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足迹(十六)

2014-03-26 15:28 作者:红叶  | 2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第十六章

张伟没说二话了,安安心心的在大姐家住了一

第二天,张伟刚夸进家门,妈妈就告诉他:“落星,你昨天怎么没回家呀!人家珍珍领着那姑娘来过咱家了!”

“那姑娘咋样?”张伟问。

“人倒是不错,还在咱们家过了一夜呢!”妈妈回答说。

“怎么,这么大方,还在咱家里过夜?”张伟大吃一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有珍珍做伴,珍珍又不是第一次来我们家。”妈妈解释道。

“房子都推倒了,哪有地方睡觉?”张伟问道。

“你二姐睡的床让给她俩,二姐睡地舖,这样不就解决了?”妈妈回答说。

“后来呢?”张伟问。

“第二天,她俩吃了早饭,你二姐送了她们一点礼品,她们说等你回来以后再联系,就走了。”妈妈回答道。

原来,张伟家与立清家商量,要把同住的那栋老房子拆掉,两家在各自的屋基上独自盖房。目前老房子已经拆除,只等入后再建,只留下各自的围屋。所以,住得很拥挤,四周满地都是墙土和瓦砾。

后来才听说,珍珍带着凤英来张伟家,只跟凤英的妈妈招呼过,但是未作具体说明。两个未婚女子,贸然去男方家相亲,又在男方家吃饭、过夜。这让凤英的哥嫂吃惊不小,凤英的嫂子竟破口大骂,说凤英不要脸,大吵大闹地吵着要与她哥哥离婚

这事,倒也事出有因。说到凤英的家,当时的社会背景实在是太差,父亲年轻时贪玩,当过伪保长,做过纸将,演过花鼓戏,和当地的那些“头面人物”有些交往。“清匪反霸”、“三反五反”时被人民政府送去劳改农场劳动改造,至今还在农场劳动。因此,这个家庭自然是反革命家庭,子女也自然就成了反革命分子的子女。反革命分子的子女虽然不是专政的对象,但是在生产队没有地位、也没有发言权。虽说生产队都一门姓文,在那抓阶级斗争的年代,凤英一家没少受人家的欺凌。

父亲劳改时,留下孤儿寡母,凤英上有哥哥三个,大哥当时才九岁,凤英不到一周岁,二哥让人抱养,家中还有一个七八十岁的祖母。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落在母亲一人的身上,这么多年来,母亲吃的苦、受的累,真是数不尽、道不完!为了维持生计,减轻母亲的负担,大哥吃得苦最多,十岁就耕地……

凤英在本队里谈过一个对象,名叫叫雷云,此人高大个,黑皮肤,蟑螂肢,驼背子,高鼻梁,三角眼。人长得丑陋不说,还老实巴交的,与人交往时,石磙都压不出个屁来。偏偏这雷云就看上了她,便委托媒人进屋提亲。

因为雷云出生好,根子正,自己是生产队民兵排长,叔叔是生产队出纳,在当时可以说是个红得发紫的人物。雷云认为自己与凤英谈婚论嫁,是瞧得起她,是对她家的抬举。没想到媒人进门一说,妈妈和哥哥虽然起初有些想法,但是经不住媒人地开导和劝说,哥嫂,特别是嫂子,为了改变在生产队的地位,也就答应了。可是凤英却不满意这门亲事。

为了成全这件事,不少的人没少出过馊主意。

有一次,妈妈、哥嫂都外出不回家,凤英吃完晚饭,叫来了邻居姑娘德珍来做伴。突然,雷云弓着背,从远处慢吞吞地向她们走来,径直走到了她家的大门口。

凤英吃惊地问:“你来干什么?”

“听说你一个人在家,我来给你做伴呀!”雷云低声说道。

“谁要你做伴,快走!”凤英大声地说。

德珍听说雷云是来给凤英做伴的,便很知趣的对凤英说:“既然有人来给你做伴,那我走了!”说完就往自家屋里走。

凤英慌神了,追了过去,一把抓住德珍说:“你敢?还想做朋友的,就老老实实地给我回去!”死拉硬拖地把德珍拽了回来。然后指着雷云的鼻子,冲着他吼道:“还不快滚!”说罢“咣当”一声,气愤的把门关上了。

事后经打听,才知道嫂子和雷云的婶子是这件事情的主谋:趁妈妈有事出门不回家,嫂子便提前把信息告诉了雷家,雷家便特意支走凤英的哥哥嫂子,安排雷云来做伴。

里应外合,逼人就范,真是用心险恶!凤英对此事更不满意了。

后来雷家不知托了多少人,接二连三地来说情,凤英就是死活不同意。

为摆脱雷云的纠缠,凤英便和珍珍商议,才想到了张伟。

嫂子吵了、闹了、也骂了,凤英不同意,也没办法。可是,有嫂子横着,凤英也未能如愿。

这年冬天,焦枝铁路动工修建,珍珍和凤英随着建设大军一同投入了修建焦枝铁路的战役。

碰巧顺意小学缺少办公桌椅,当时附近都买不到。大队吴运山主任特意派张伟去县城看看有没有。张伟受命后,步行几十里,来到洋沙镇,好不容易才挤上了一趟开往县城的班车。经过几个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了小县城。

修路的大军可说是人山人海,县城东边的半山坡上,自北向南,蜿蜒伸展几公里,到处人头攒动,运送石块的人群川流不息。机器声、铁锤声,人们劳动的号子声,汇聚在一起,仿佛一曲动听的音乐声,在东宝山谷回荡。

张伟穿梭在人群中打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顺意连的施工段面。

爬上工地,人们正好在歇息。张伟与熟悉的人点头示意。二姐、姐夫见张伟到来,吃惊地问:“弟弟,你怎么来啦!?”

张伟说明了来意,姐姐又问:“咱妈还好吧?”

“好都还蛮好,就是经常惦记着你们!”张伟回答道。

姐姐、姐夫又问起了家中的还多事情,张伟都一一作了回答。

不知不觉半小时已经到了,劳动的号角响起了,张伟站在工地中间,环顾了一下四周,顺着坡道提前下山去了。

顺意连和澎湖连的施工段面紧紧相连,这个未曾谋面心上人——张伟,突然地出现在工地上,让凤英眼睛一亮,她凝神地遥望着张伟,仿佛黑暗中见到了一缕曙光;张伟的离去,更是让凤英丢魂落魄。目送着张伟远去,凤英的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她暗下决心,即便不能与张伟携手,也绝不嫁给雷云!

凤英表情的微妙变化,早被细心的珍珍发觉,珍珍走到凤英的身边,悄悄地问道:“怎么啦,是不是刚才见到了张伟,心里有想法?”

“没有哇!”凤英强装镇定地回答。

“没有吗?你骗得了别人,还骗得过我!”珍珍又说。

“就你聪明!”凤英冲着她做了个鬼脸,闷闷不乐地干活去了。

凤英与雷云的事又僵持了几个月,但又无法摆脱。长期僵持对双方都不利,总得有个办法来解决呀!

凤英的父亲就在彭塚湖对岸的黄土坡农场七中队,听说女儿决意不与雷家谈婚,现在经人介绍了一个未曾见过面的郎君,便想亲自考察后再作决定。

于是他想到了与张伟同队、以前曾有一面之交的邢启炎。便决定择日去前去启炎家拜访,特地见见这个准女婿。

次年三月的一天,张伟被约在启炎家与准岳父见面。那天,张伟正在学校上课,接到会面的消息后,他便请了假,径直去了启炎家。

张伟穿着学校上课时的衣服,上着黑色的中山装外套,下穿深蓝色的裤子,一双半新的解放鞋,显得既朴素又大方;他中等个儿,虽然不是人高马大、健壮如牛,但是白里透红的脸颊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格外的精神,如同白面书生,也不失几分英俊。

经过简短的见面交谈,老人家满心欢喜,连连点头。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便转道回到自己家中,安排订下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嫂子虽有意见,但是也只能把意见藏在心底,借机来发泄!

转眼已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经启炎与双方家庭联系商定,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去女方家认亲。这天黄昏,张伟用箩筐挑上家里准备好的油条、食糖、猪肉等物品,在启炎的引领下,前去认亲。

彭塚大队地势低洼平坦,他俩沿着大路南行,大路两旁的广阔的田地里是新栽的禾苗,远处座落着一排排的村庄。他们穿过一条小径,来到一处村落。苍翠的绿树掩映着十几户人家。村子坐北朝南,场地并不宽敞,房前屋后不到20米就是水田,新插的秧苗刚刚返青。村子中间有一口较大的堰塘,嫩黄色的荷叶伸出水面,圆盘的舖在水上、尖尖的玉立水中。蜻蜓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有的挨着水面盘旋,有的则在尖尖上歇息。

堰塘边狭小的场地上,有一盘石碾。紧靠着石碾的一家便是凤英的家。布瓦、土砖墙,后面是三间正房,中间是堂屋,两边作房间,房间南边各有一间厢房,厢房之间撘一个塔,雨塔下安着两块双合板门,正屋和雨塔围成了中间的一个天井。屋面上的布瓦比较凌乱,飞檐边的椽子已经露在外面,墙壁上摸的泥巴大部分都已脱落,看上去不免有几分的凄凉和萧条。

一阵狗叫声,把来客人的信息传递给凤英家,凤英的哥哥出来瞧见来了客人,立即跑进屋去拿出一挂鞭炮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打破了乡村黄昏的宁静,同时也给队里人传递着一个信息——妹妹谈对象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3894/

足迹(十六)的评论 (共 2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