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陇东年俗

2014-02-12 09:18 作者:闲云野鹤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陇 东 年 俗

闲云野鹤

刚进入腊月,陇东人的年似乎就开始了。到了腊月,还在干农活的人,被称为懒汉,计划周到的过日子人,早就安排妥当了一切农活,自己放假准备过年了。

酿 米 酒

秋后收获的酒谷(专门酿酒的一种红颜色谷物)被倒腾出来,在煨了几天的火炕上焐干了。村头闲置了一年的石碾整天都在忙碌,石碾咯吱、小孩喧闹、姑娘媳妇的欢笑,使平时沉闷的村子一下子活泛了起来。红红的酒谷蜕了皮,金灿灿的,就象天边太阳的笑脸。场院里架一口大锅,将淘洗干净的酒谷米煮到七八成熟,盛出来晾在案板上。“九月九”用麦麸酿成的酒麯被细心的砸成小块,三伏天从山里带回的野菊、玫瑰、甘草被一一翻腾出来,一起下锅熬汤,晾凉备用。这些都是女人的活计。男人们则想法腾出一口上好的大缸,用植物秸杆细心箍上一圈,象穿了一层厚厚的棉衣,箍好的缸安放在厨房温暖的地方,煮熟晾凉的谷米还有事先熬好的汤、酒麯一起盛入缸内,用草秸编的盖子或破旧棉衣棉絮捂盖严实,单等二十多天后开缸。

腊月里的日子,就像脱缰的马,眨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神、扫房子“掸尘(穷)土”的日子。有心急者首先开缸,盛一碗 “浮酒(没有过滤的酒)给灶神献上。“掸尘(穷)土”有个讲究,房子里的尘(穷)土打扫下来,堆到一起,解狠一般地用响炮炸开,在孩子们的欢笑和“二踢脚”清脆的爆炸声中,“穷土”四散开来,预示着穷根被除,来年好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些天,是那些嗜酒者的好日子,他们往往成了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品酒“专家”,“他二大,尝尝我家今年的酒咋样”土墙豁口、村口道边到处听见这样的招呼声,那些被称为他二大(叔)、他大爷的人,常常像模像样的端起酒碗,抿一口,咂咂嘴,眯起眼回味一下,然后给虔诚地候在一边的主妇们一个评语,“这个味儿,够劲”,“劲道不足,再捂捂”,“ 过了,有点酸”……得到评语的主妇们有的眉开眼笑,有的跺脚埋怨,之后,风急火燎地想办法补救。这时所品尝的酒,直接取此酿酒缸中,如果味纯劲足,加温水过滤后烧开即可饮用。滤第一遍,算是头麯,发酵好的酒,要滤两遍,可称得上二麯了。那年月,很少有人买酒喝,都是自家酿酒。酿一缸好酒,似乎是对一年辛苦的最好总结,这家的主妇也因此光彩一个正月。如果酒酿“塌火”了,那这个年也就过的好像缺了点什么。这些天,那些品酒“专家”们常常喝的东倒西歪,找不着家门。

门前的场院里、柴垛旁,晾晒酒渣的地方,偷食了酒渣的麻雀、野鸽吃醉了,扑楞着翅膀飞不起来,很容易就被孩子们抓住,系了线绳满村子跑,儿扑楞着翅膀,想要挣脱,孩子们的心被撩拨着,象盛开的花儿。

杀 年 猪

糠糠皮皮、俾粮野草、残汤剩饭将就着竟也养成了一头大肥猪。这两天,肥猪不用圈着,迈着从容的步伐,四处优哉游哉,向人们展示着健硕的肌肉。其实它哪里知道,出出进进的人们正在品评着它的膘色,危险也在一天天邻近。

一把玉米粒就被哄骗到早已磊架好的砧板前。激烈的挣扎伴随着垂死的哀嚎,一股血腥弥散开来,猪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两条后腿被挑开个口子,穿上木杠,四个小伙抬着塞进一口事先准备好的盛有开水的大缸里,咕咚咕咚漂烫。烫过后再抬到案板上时,七手八脚一整忙乎,猪毛便很容易的褪去了。一头大肥猪一丝不挂的躺在案板上。

忙乎了半天的人们歇下来,抽会烟,编阵闲话,接着才开膛破肚。

褪毛洗净的猪倒挂在木头杈的横杠上,开膛了。随着匠人刀子的游走,一股热腥味腾腾漫开,两个小伙各执一木盘,端走了花花碌碌的肠肠肚肚。这边在分割猪肉,品评膘色。另一边在翻肠洗肚。长嘴的茶壶里装满兑了食盐的温水,灌进猪肠里,鼓鼓囊囊一大堆,反复搓洗后,再用清水漂洗两遍,洗净了的猪肠准备做血灌肠。

一群小孩踢着充了气的猪尿泡满场院里跑。馋嘴的猫吃了一口丢弃的下水之类,蹲在炕头或桌凳下咪咪叫着舔嘴唇。大黄狗也得到了半截猪肠的奖赏,吃完了,还站在不远处摇着尾巴看着这里的一切。

厨屋里案板上切好了一大堆红白萝卜片,粉条也泡了一大盆。接来的猪血,用纱布滤过,和上蒜瓣和各种调料,用白面调制,灌进洗净了的猪肠里,上锅蒸熟,便是自制的血肠。一切都准备好了,专等晚上那顿刨汤肉。

帮忙的,还有村子里年长的都被请了来。闲置了一年的煤炉子搬出院子,红红的炭火燃起来,醉人的米酒滚烫滚烫,倒进粗瓷大碗里还冒着白沫。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来说,一年四季,难闻肉味,杀了猪,真正的年就开始了。就着猪肉炖粉条,红的血肠,白的豆腐,几碗米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谈天说地,家长里短,地膜化肥,菜蔬时价。交流挣钱的信息,营务庄稼的经验。有时常常会因了一些远年的话题争得脸红脖子粗。女人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叹息劳作的辛苦,数落自家的男人或孩子。姑娘们三五成群,说着悄悄话,嘻嘻哈哈笑个没完。

吃喝完,猪肉被剁块归置,留够自家吃的,其余的拿到集市上,换回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顺便置办些年货,过年的大幕正式拉开。

上 坟 祭 祖

不知不觉,就到了大年三十。大年三十上坟,正月初一祭祖。这是每年节最为重要的两件事。

上坟在年饭之前,常常是男人们领了孩子到祖坟上烧纸钱,献上吃食,祭奠酒水,有的还要挂盏灯笼,大概是过年了,也不能让逝者寂寞的意思,灯笼要一直亮到正月初七。女人们则在家里准备年夜饭,上完坟后才可以开始吃年夜饭。

祭祖在正月初一。有的地方叫“拜影”,有的干脆叫“拜老先人”。

正月初一一大早,家族的人们相互招呼着,提着自家炸的油食,还有买来的鸡蛋糕、点心、水果、火腿等稀罕吃食来到供“影”的人家。主人家早早设好供桌,燃起了香烛。来人按辈分依次跪拜,烽烧纸钱,献上带来的吃食,最后还要放一挂鞭炮。

这“影”在平常是盛在一个十分考究、油漆彩绘的“影”匣里,一般不示人。除了每年正月初一,再就是家族里谁家去世了人,需要祭奠时才“供”出来,单从一个“供”字,就能看出人们的虔诚和恭敬了。拜“影”也不能说成“看”影。记得有一次一个兄弟问:“影”挂出来了吗?就被长辈们一顿臭骂。

第一次拜“影”,是在大家,大婶去世,“影”才得以被“祭”出来,“影”其实是一张微缩版的家谱。一方长约九尺,宽约六尺的画布,整个画面是一个巨大的牌坊造型,画面左右两侧的廊柱上,彩绘了松鹤灵芝百寿图纹饰,柱上的楹联清晰可见,上联是:修影图原为追念先祖劳动精神,下联是:设祭仪本是寄托后辈无限哀思 横批:奉贤思。画面正中上方是一厅堂,同样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木分千柯无二本 下联是:水流万里总一源。却没有横联。厅堂正中阔大的古式靠椅上,并排坐着男女两位长者,男的鹤发白须,右手搭膝盖,左手执一长烟斗,做抽烟状。女的宽衣阔袖,双脚缠裹如莲,两手并拢于膝,目光淡定。长辈告诉我,按辈份,我应称他们八太爷(太太)。修影时间在光绪18年(距今约118年)。有人推算,从他(她)们算起,我们这辈是韩姓在当地的第七代了。除两位长者的坐像外,其余的人按辈份以壁贴排布,从画面上看,“壁贴”就是一方微缩了的牌位。人活着时,壁贴上的名字用一片红布条粘着,叫“×××之神位”神字右边的“申”字中间一横是空着的。逝去的时候揭开,在“×××之神位”的“申”字上用朱砂点一红点,表示这个人已不在人世了,这个过程叫 “红影”。“红影”是一个家族中的大事,家族中谁家老人去世,过 “官”、 “兵”俱全的大事,在祭奠逝者的同时“红影”,“红影”庄严而隆重,有很多繁琐的议程。修影也有很多讲究,家族里没有高中毕业生,是不能修影的。“红影”也是一样。可见,在传统的家族观念中,治学是最崇高的,连修影祭祖这样的事情,也要设上学业的门槛。还有,女孩子不能出现在影上等,这却有些“男尊女卑”的意思。从这影上看,父生子,子生孙,一辈辈人书在影上,极像一幅管理树形图,奇怪的是,这影上果真没有出现女孩。

我常想,这样一件极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在文化大革命中,却被当成“四旧”查处。由于大队书记是我们本家人,加上家族中堂哥的机灵,搜查时,我们家族的“影”,被藏到柴草跺下,才得以被保存了下来,听老辈人讲起这事,还真有点惊险。

拜 山 神

正月初二拜山神。

村子北边的山峁上,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庙,座西朝东,新翻修的,平日尘土狼迹。正月初二这天,有人打扫了一番,贴了对联。上联是:“上天言田事”下联是:“下凡送吉祥”横批:“风调顺”,这副对联很好诠释了人们祈神的缘由。进了庙里,并没有神像,只是一个牌位,上面写的什么记不清了,牌位前一个小方桌,桌上一个砖雕的香炉,香烟缭绕,拜山神的人们供奉了许多吃食,油炸馓子、番花,蛋糕、苹果、橘子,甚至还有火腿肠,看来这山神也过上了现代人的日子。进来的人,都恭恭敬敬,烧香、叩头,最后放一挂鞭炮,门口的鞭炮屑落了厚厚一层。我也叩头作揖,心中默念,但愿山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好光景。

就在大家恭恭敬敬叩头作揖的时候,不知谁响响地放了一个屁,后面几个小家伙笑出了声,前面几个年龄大的憋着没笑出来。出门后谁说了声,在这地方都敢放屁,小心屁股生疮,大家一起放声大笑了起来。落在最后的几个小家伙乘大人转身的机会,偷偷拿了庙里供奉的蛋糕、橘子,很快塞进嘴里,腮帮鼓鼓的出了庙门。

窑洞里的灯影戏

正月初五,“麦王爷”大寿。听老人说,“麦王爷”是掌管庄稼收成好坏的“仙官”他老人家过寿,是得好好祝福。供品要皆尽所有。虔诚一些的,还要到麦地地埂上挖个小窑洞,供上供品,点上香烛。长寿面自然少不了,吃完了长寿面,还要唱几天戏。正规的大剧团、戏班请不起,能为“麦王爷”祝寿的只有 “灯影戏”戏班了。其实从正月初二开始,就有“写戏”(戏班经纪人)的人出入乡里,游说于各村的“会长”家(全村最有威信,会为大家办事,能说公断直值得信耐的人)。一切谈妥了,正月初五便开锣唱戏,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十甚至十五。

正月初五这天,太阳还没落山,村里人早早就喂饱鸡猪,圈好牛羊。天擦黑,铿铿锵锵的锣鼓声将人们集中到村子里一家宽敞的大窑洞里看戏。两盏清油灯照在一张一米见方的纱网幕上,一个“挑线”人在幕布后面熟练地操纵皮影,生旦净丑,坐念唱白,杂耍武打全由一人承担。后台有四五人伴奏,身兼几职,手脚并用,板胡、干鼓、锣、摖,一唱众和,粗犷高亢。有时也有一名专唱女声的演员,兼了打摖。后台的一根铁丝上,悬挂了一出戏所需要的全部皮影人物,按照出场顺序由挑线人调度。出现在幕布上的,不仅门窗围墙、山石、树木等场景转换,就连鸡鸣、狗叫、武打空翻等都十分逼真。帷幕外,一张张被生活揉皱了的脸上绽开了菊花瓣儿一样的笑容。看戏的老人居多,年轻人虽然也有,但大多不专心,乘了看戏眉目传情或是偷偷约会。演出的剧目通常有《三滴血》、《铡美案》、《寇准背靴》、《辕门斩子》等传统剧目,用庄农人的话说:不是相公招姑娘,就是奸臣害忠良。记得还演过一出古装的家庭伦理剧《墙头记》。老年人喜欢熟悉的戏文。嘴里叼着烟斗,闭上眼睛跟着哼唱,那句词唱错了,他会立即站起来纠正。有时还有许多逗趣的插科打诨,一出《辕门斩子》,唱到佘太君有八个儿子时,下面便有人问,佘太君有八个儿子,为什么没有计划生育。唱戏的人用唱腔回答,管计划生育的是佘太君的表兄。这种亦庄亦谐的互动,更是凭添了一种别样的乐趣。

演出结束往往到了夜里十一二点,唱戏的人会被安排到一个指定的人家去吃“派饭”(夜宵),他们管这叫“喝汤”。有一回轮到我家“管饭”,乘搬道具背戏箱的机会,我问那个“写戏”的人,《白蛇传》、《杨家将》这些戏都是你写的?“都是的”。“那《墙头记》也是你写的”?“这几天演的戏全是我写的”。我佩服死了,端饭时,将端给他的面条多窝了两只荷包蛋,后来才知道他所说的“写戏”,不是创作那些戏文,而是帮忙联系演出,用现在的话叫“经纪人”。

据《汉书•外戚转》记载,汉武帝刘彻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过度思念,常常茶饭不思。有一个叫李少翁的方士在夜间设一帷帐,请武帝观看,果然看见李夫人姗姗而来。这便是最早关于皮影的记载。可见皮影戏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在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蓬勃开展和批判封资修的运动,这种集剪纸、幻灯、秦腔于一体的的民间文化艺术渐渐销声匿迹。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熏熏之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皮影戏又开始活跃于陇东的山山岭岭,沟谷卯梁间,成为陇东人年节婚庆、祝寿祭祀的保留节目。

现如今,随着电视的普及,“皮影戏”没了市场,一些皮影艺人已渐渐老去了…

正月十五闹花灯

从正月初十开始,家家户户都在扎灯笼,准备过灯节。那时候,十五的灯全是自制的。用竹苇、高粱秸扎成的各种动物、瓜果的骨架,用彩纸或者白纸糊上,有的彩绘各种图案,有的贴上惟妙惟肖的剪纸,这样的制作要持续许多天。家里的每个小孩,不管刚会走路的,还是抱在怀里的,每人必须有一盏灯笼。

十五这天,所有吃的东西必须是带馅的,以包子、锥把(一种动物外形内包馅的面食)为主,还有荞面凉粉,说是在这天吃了能明目的。另外,就是肉丸子烩菜炖粉条。热的、凉的、甜的、咸的吃了一肚子。还有一种风俗叫“偷”锥把。主人家在案板上备好一碟各种馅的“锥把”,当年刚结婚或者结婚多年没有生下孩子的媳妇夜里去偷,偷回家后丢在水缸里,看 “锥把”在水里是躺着还是趴着,以此来判断生男生女。说是“偷”,其实是心照不宣的,但这样的风俗,还是让那些初为人妇的女子们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陇东的乡下有这样一句俗语:五月端午耍线哩,正月十五耍面哩。五月端午耍线说的是“绣荷包”,这是展示妇女特别是待嫁女孩针线手艺的好时机,在陇东,特别是庆阳一带至今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承,每年五月端午还有一个“荷包节”。而正月十五耍面则是展现妇女捏面灯手艺的时候。用一种“黏糜子”磨的面,蒸熟后,捏成十二生肖的模样,各种肖像头顶捏成一盏型,盛上清油,棉线的油捻子,可以点燃。按照属相,家庭里每个人一盏面灯。

掌灯时节,屋子里水缸、粮囤、面缸、箱匮到处都燃上各种面灯,磨坊、甚至牲畜圈都要点上蜡烛。用老人的话说,这个晚上,不能有一处黑的地方。随着“面灯”的亮起,元宵的气氛一下子点燃了。各家的小孩用长杆挑着各种灯,兔、猴子、公鸡、西瓜、茄子或是宫灯、四方亭等自制的灯笼,相约一起,簇拥着、吆喝着挨家挨户去看放烟花,村子里一片通明。对面山上,也出现了一条“之”字形灯的长龙,穿行在山间沟壑和卯梁间。

“宁贫一年,不穷一天”。平时量油、买盐都要考虑半天的人家,今晚好像中了头彩一样,解恨一般的燃放起了各种烟花。彩珠筒、万年红、天女散花 ,好像要把一年的烦恼、不快统统幻化成多姿多彩的烟花,抛撒向遥远的天边。

也许明天,他们又要为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而煎熬,许多人又要浪迹天涯,打工谋生。但至少今天,他们那沧桑的面孔上,盛开着的是灿烂的笑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9971/

陇东年俗的评论 (共 13 条)

  • 崔秀
  • 婉约
  • 春暖花开
  • 晓晓
  • 荷塘月色
  • 雨袂独舞
  • 龙飘飘
  • 残留的回忆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审核通过并说 好
  • 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感谢崔秀、火淼、婉约、春暖花开、晓晓、荷塘月色、心静如水、丫丫几位会员的推荐阅读和鼓励,希望共同学习,切磋,提高。

    赞(0)回复
  • 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回复@丫丫:感谢崔秀、火淼、婉约、春暖花开、晓晓、荷塘月色、心静如水、丫丫几位会员的推荐阅读和鼓励,希望共同学习,切磋,提高。

    赞(0)回复
  • 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请教各位:这里发表文章,为啥不能排版???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