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街破落户

2014-02-02 19:39 作者:茶语清心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写下这些,绝没有嘲笑讽刺之意。正好相反,心里很难受。

                                                  ——题记

          

                            老街第一商铺

    

  近三十年前,老街几乎家家都是商铺。剃头的、打铁的、卖豆腐的、煮粉的、卖猪肉的、做衣服的、开小旅馆的、卖日杂服装的,不一而足,可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怎么说呢,毕竟也是家乡的经济中心嘛。每天早上,河对岸以及下游河滩上种菜卖的人会天未亮便挑着菜来老街卖,只需一个早上便可卖完,再挑着空篮回家。大路上,买东西的,卖东西的,虽算不得川流不息,倒也是络绎不绝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老街上店铺虽不少,但以中街周家店铺生意最红火。周老板生意经不错,虽然也是老房,但他却很会设计,在大家都没有所谓装修意识时,他家的店铺已经是别具一格了:当街两个门面房,里里外外粉刷一新,添置了好些玻璃柜台,在那几乎都是木柜台店铺的老街一下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一个专卖吃货,一个卖日用百货,货物可说是应有尽有,而且分门别类,摆放得井井有条。那时乡里有供销社,供销社内货物按理更是齐全,应该说他的店铺是小巫见大巫,难得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可他硬是夹缝中求生存,凭借小本微利,和良好的服务硬是打下了一片天地。

  周家老板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比小儿子要大很多,应该不只大十岁。大儿子像他,长得高大魁梧,一表人才,那时应该已经成年,几乎承继了他老子所有的优点。小儿子像他老婆,长得瘦小单薄,那时还是个孩子,大概刚刚入学。这个家里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老婆,也不知她是患了什么病,很瘦很苍白,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后来听说怕风,不能出来见人,因此很少露脸。和他老婆截然不同的是周老板,他在老街该算得上是一出众男人,人高大不说,头脑还很活络,嘴巴又挺能说,人貌似也能吃苦。大概也是这些原因,他家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除了在外面发展的人,他那时应该算是老街第一首富。很多漂亮的姑娘都想傍他儿子嫁进他家,儿子也成了大家眼中的周公子,即使有点贫嘴花心,大家照不烦的。

  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初,周老板从城里把一个年轻女人领进家里来,和他大儿子差不多大,开始大家都以为是给他儿子找的对象,可是很快大家就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这件事没多久硬是活活把他那病妻气死。可那女人除了年轻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姿色,而且很懒,不爱操持家务,每天不是东家出就是西家进的,除了打牌就是搓麻将,但是嘴巴很会说,大概就是因为这点会哄人的本事把个周老板给钓上了吧。奇怪的是那周老板以前好像不抽烟的,可那女人却抽烟,而且听说还要抽好烟,抽起烟来比男人还熟练。后来又有传闻,说这女人本来是一个妓女,俗称“马婆”的。也不知怎么的,这女人后来居然和他儿子也搞上了,父子两人共享一个女人,这在当地成了一个笑话,一个丑闻。家里店铺也没怎么打理了,原本红红火火的生意没多久就撑不下去了,关了门,周老板好像一变老脸上的皱纹像是皲裂的树皮。现在也不知当年的首富周老板还在不在,前些日子去老家时,在路上碰见一个人,拄着拐杖,像很多偏瘫病人一样拖着一条腿,头发都花白了,当时没反应过来,后来才知那居然是周老板的儿子。

  到老街周家店铺前转了一下,发现门上挂了一把锁,往里面好奇的瞧了一眼,发现应该还是有人住的。本来很想问问大姐的,可是我刚一开口,大姐便一声叹息,说一言难尽啊!我心里装着太多的疑问,但大姐似乎不爱说这类事情,我也不好多问,只得作罢!

                    

                       令人羡慕的外迁户

    

  老街有不少人在外工作,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我那时年龄尚小,又属于不怎么管事的小憨女,所以这类人在我心里是很神秘的。只是有一点很清楚,这些人不管在外是干什么的,回家后都极受尊重,毕竟吃着国家粮,比吃居民粮的要高人一等(我们管那些有工作单位的称吃国家粮的,没有工作单位的非农户口人员称吃居民粮的),比起单纯农民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当年在老街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只要你不是农村户口,就可以嫁给城里人或者是跳出农门的读书人。一般情况下,吃居民粮的若嫁给了吃农村粮的那叫下嫁,吃居民粮的一般是不会娶一个吃农村粮的。总之,吃居民粮本身便是令人羡慕的事。

  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一个在铁业社打铁的邻居就是这样。家里二男四女,老大是女孩,根本没读过什么书,大字不识,就因为是居民户口,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读书考学在城里分配了工作的年轻人,让人羡慕不已。之后的情形是,老二嫁给了城里的一个纺织工人,老三嫁给了一个锰矿工人,老四嫁给了一个电厂工人,都很快从家属变成了工人。大儿子当了煤矿工人,二儿子参军三年,回来后也分配了工作。这当中到底是怎样做的,我并不清楚,但在老街,很多吃着居民粮的人家都是这么出去了,而能够走出去显然是成功人士。比起那些考出农门的凤毛麟角,这些人的工作似乎来得太容易了。所以在我们那里的人心里,只要是吃了居民粮,不怕没有工作的。

  老标的父亲也在外面工作,听说是煤矿工人。老标和他三个妹妹随他妈妈都是农村户口都吃农村粮,老标一家大概做也想着像老街另一位在煤矿工作的人一样将家人的户口都迁往矿上。似乎只要那样,他们就也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

  其实,老标家经济还不错。分田分山到户那阵,因抓阄运气不错,他家分到了队里最好的田,最好的山,可以说只要稍微勤快点,便可衣食无忧。就像大家说的那样,他家的田,即使不下什么肥,都能丰收;他家的山离家近竹树又多,还一大片都是,好多人嫉妒羡慕。也不知是做了手脚还是真的运气好,反正有一点就是,老标这辈子吃穿都不用犯愁了。大家都笑说,老标啊,等你几个妹妹都嫁了人,他们的山就都归你了,到时你会吃得胡子都翘起呢。

  但老标一家当然不这么想。不是有人因为想嫁到没有田种的地方,即使嫁到更深的山里也乐意吗?不是有人只要嫁到城里了,管他是矮子还是瘸子也不吭声吗?真的,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那时我们那里的人呢,就是那么想摆脱种田的命运,就是那么想要走出那道生他养他的山沟沟,就是那么想要走出那条青石板铺成的老街。如果你命里不是文曲星,没办法通过读书走出去,那就只好通过别的方式了。爷老子在外头,能把儿女们弄出去,那可是本事。

  终于,大概是九十年代初,老标爸终于把一家子都迁往矿上了。迁走的那天,队长告知他们,那些山田都得收回了,恭喜你们!

  可是,没过多久,老标独自回来了。据说他不愿呆在他爸那个矿里,更不愿接受那个去矿井里挖煤的工作,说这次出来就算打死也不去那个矿里了。他的妹妹们没有回来,陆陆续续嫁出去了,嫁到外地了,据说也是嫁到了什么矿里。

  老标真的没再回去。起初他跟在老街的叔叔家,叔叔家打铁,他才不愿学那玩意,索性就在街上混。一天到晚,在外打牌,以赌为生。一晃几年过去了,爸妈见他不肯去矿里,自己年纪也老了,眼见这根独苗成天不务正业,像个流浪儿一样,只好也搬回老街来,陪他一起住。只是原本高大甚至可说俊朗的六十几岁的父亲已经老了,老得好像一个八十岁的人,没过多久,父亲便撒手走了。他几乎身无分文,父亲是在几个妹妹的合力帮助下才下葬的。

  又是几年过去了,老标都过了四十了,尽管长得是眉目清秀,可他一无所有,不说没那个姑娘愿意嫁他,就是他自己也不敢成一个他根本无力负担的家。后来在亲戚们的努力张罗下,老标终于在四十二岁那年结婚了,娶了个据说小他十几岁的女子,那女子据说在外是坐台小姐,不慎落下了不能生育的毛病,在当地也是人尽皆知。有人说,若不是这样,谁会嫁给他呢?

  上次在老家,见到他母亲,问起他的近况。他母亲说,他结婚三年后领养了一个婴儿,如今已经两岁多了,一个女孩,两口子都在外打工,孩子放在家里,由她照顾。他母亲大概也快七十岁了,满头银丝。尽管说话时老人极力用平淡的语气,但很明显,她并不愿深谈,我也不好多问。

  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他母亲很是无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7728/

老街破落户的评论 (共 10 条)

  • 晓晓
  • 荷塘月色
  • 婉约
  • 清霜
  • 昨夜星辰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审核通过并说 好
  • 茶语清心

    茶语清心“老街第一首富”,应是“老街第一商铺”

    赞(0)回复
  • 茶语清心

    茶语清心还有要改动的地方,可惜太草率了,又不能继续修改!

    赞(0)回复
  • 茶语清心

    茶语清心“老街第一首富”,应为“老街第一商铺”;“几乎都是木柜台的老街店铺”,应为“几乎都是木柜台店铺的老街”

    赞(0)回复
  • 如一

    如一好作品必须顶,不仅我拜读,还要推荐给更多人欣赏!给您拜年了!祝阖家幸福!马年吉祥!万事如意!马上成功有财!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