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兴凯湖行(一)

2014-01-26 12:09 作者:巴吾其仁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今年是公司改制十周年,公司组织员工分五组到兴凯湖旅游,我得以第六次来到这野趣盎然的汪洋大湖边。

我出生在离湖边不足百里远的八五七农场场部,二十七岁之前没有机会去看看大湖。那个年代旅游还不是普通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儿时我向往的地方都与名山大川没关系。想去首都北京,是因为毛主席生活工作在北京;想去大庆,是因为大庆油田是当时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红旗;想去大寨,是因为一个可能终身务农的少年非常想知道国家号召学习的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是什么样的,也是想知道自己长大以后将是一个怎样的人和怎样的生活。

斗转星移。人长大了,命运也改变了。读完商校后,我意外顺利地留在了一个不大的城市工作。

二十七年前我正好二十七岁。那年八月,市第一、第二两个商业局(前身分别为行署商业局、市商业局)合并还不到一年。我和几位科长到各县搞调研。在密山,当地商业局安排我们去看看兴凯湖。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湖。在新开流的湖岗上,立着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规整漂亮的四个大字:兴凯幽清。题字人是省长陈雷。陈省长是抗联老战士,喜弄文墨,愿意给省内的景点命名或更名,齐齐哈尔的明月岛、佳木斯的晨星岛都是他命名的。据说是为了与哈尔滨的太阳岛形成日月星的呼应或系列之关系。

陈省长好题字。他的字是老百姓不用猜或者捋、读起来不困难的那种字。我们几个从市里来的,除了我因为是原一商局的,和外县熟,其他几位都是原二商局的,刚接触外县,难免有点揣的意思,就是放不开,都穿的板板的,又没准备泳衣泳裤。大家便站在湖边,礼貌地找着话题,没有人下水。湖面上也看不见一舟一帆。我那时已经是一个思考一些没用问题的严肃的“小老头”了。站在湖边,望着层层浪花扑面而来又无不栽倒在沙滩上,我竟想到兴风作浪的人最终无不栽跟头,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岁数大一些了,心境就不一样了。去年七月底,我陪同公司的优秀党员来到了兴凯湖。这是我第五次亲临大湖。这些年我累了,不愿意再去思考那些通常被认为没用的问题了,或者说,我已经纳米化了,对世间的流习已经不去感觉,或者也感觉不到什么了。——我知道:我很难真的提升到这个层次。但至少此行期间,我可以不做一个思考者,而是去做一个欣赏者,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天晚上,我们一行宿兴凯湖乡。兴凯湖乡原名马家岗乡。几十年前,因这岗那岗的有日本人命名的嫌疑,遂因近湖而改为此名了。兴凯湖畔曾有一个叫白泡子的乡。白泡子一名来自口语白炮子,即白色大烟炮(一种晴天大风吹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前些年,追随国内改地名的阵风,“花了不少钱”后,白泡子乡改名为白鱼湾镇,名字确实好听了许多。

那天吃过晚饭,我动员大家和我一起去湖边看星星。耗资四千万建造的观景台像一艘巨轮静静地泊在大、小兴凯湖之间的湖岗边。因为是夜里九点多钟了,值宿的更夫大概已经上床休息了,没有人阻拦我们。我们欢呼着登上了观景台的最高层。站在高出湖面二十多米的地方看夜幕下的大湖,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景像要比我们想象的美丽N倍。半轮明月时隐时现,变幻着湖面的色彩。湖面染上月色时,像一幅庞大的锦被铺在湖水上,浪起浪消,是巨龙在水中律动,锦被随之闪烁着灿烂的金光。湖面退去月色时,只要你定睛去看加上一点儿主观的意愿,就能看出湖面上泛着历经了千万年的古银色。我们可以把满湖的银光与其曾经盛产的大白鱼和白虾联系起来。体白肉嫩的大白鱼(即翘嘴红鲌)是兴凯湖最著名的特产,也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近二十多年来,野生的大白鱼已鲜见,偶有捕获,也都很快被送到北京了。白虾也是兴凯湖的名产,本来只是湖中出产的一种湖虾,因其体肥皮白而得了一个美女白虾的俗名。其实当地人并不认可这个俗名,他们认为兴凯湖特产的白虾“学名”应该叫秀丽白虾。记得大约三十年前,一天后,湖上刮起了西北风——这是出虾的天气。白泡子乡的付家兄弟星夜下湖,一宿的时间捕到了七百七十斤湖虾,运到县城卖了之后,搬回家一台十四吋的电视机。联想间,我独自在开阔的平台上环行着,虽然看不见湖面以外的景物,但我能强烈地感受到更多的存在。

半月,多云,显然不适合看星星,大家便到湖边去试水温。从湖边回来,开了两桌牌局——这是单位集体活动的普及性保留节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6515/

兴凯湖行(一)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