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净慈内外·雨

2013-11-30 10:01 作者:托彭科盖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净慈内外•

作者:冯时

下了车就是另一个世界,环绕着绿的世界。小踱几步见黄墙青瓦,参天古木厮守着。都打着伞,因为雨从未停过,天不是青色,是银灰的,其实没有所谓的青色的天,也许这通透的银灰便是传说中的青色。淋着雨的天空下稳稳地坐着“敕建净慈禅寺”。

墙外一群上了年纪的女人穿着黑色的袍子,唱着神秘的音符,在雨里点蜡烛,恭恭敬敬地摆在三洲感应大殿门外。我作为周围稀稀落落的观众好奇地欣赏着这场仪式,并一手打着伞一手端着DV记录下这一道风景。

面对古老的净慈寺,并不斑驳的墙,颇有古韵的瓦,扎根了百年的古木,面对着这一切,我的一切似乎都是年轻的,何止是年轻,简直不足一提,像一道稍纵即逝的光,然而在佛面前我又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是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道渺小的光,也许这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差异,物质始终不可能是永恒的,然而精神是永恒无限又是独一无二。

我端着数字时代的产物,镜头、CCD、LED、芯片,站在一个古老的庞然大物前,我并没有感到不适。一边是现代科技的成就一边是传统的精神象征,这两者在我身上叠加,也许这是讽刺的,但我已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似乎更讽刺的是,古老的精神堡垒,庞大的寺院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装进了小小的DV里,看似是这样,其实没有,DV里永远只是一个表象,一堆石头与木材,宗教、信仰、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一团气,看不见摸不着,有点像老子讲的“道”,这团气是拍不出来的,这也许就是科技的悲哀,这里并没有否认科技的意味,我讲的只是一种区别,一种遗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走进古寺,如果不是人头攒动的场面,心中难免会生出一阵感动,说感动似乎还有点轻,应该是敬畏与崇高,以至于自然而然的忘记了怎么说话怎么发声;不是因为周围安静才故意使自己安静,而是一种自觉,无意识的自觉,似乎灵魂已经散掉,被无形中的一团气吸收,连脚步都不知不觉间慢了。之所以先加一个前提“如果不是人头攒动”,这不难明白,像寺庙这样的地方,如果把它当做旅游景点去游玩,看到的注定只是石头木头青铜,满足一下视网膜的好奇,这也正是为什么寺庙也可以像游乐场一样人头攒动的原因。相较于灵隐寺,净慈寺可谓冷清,这也正是我喜欢的原因,再加上不逢节假日和这无尽绵绵的雨,终于可以纯纯正正地在寺庙里静一静心,洗一洗尘。

虽是初,依然很冷,但寺里青翠欲滴毫无枯萎的痕迹。立在浓密的古树下可以不必撑伞,站着看巨大的香炉周围氤氲缭绕,随处都可闻到香味,独特的中国的香味,嗅着这种味道愈发令人想要静下来。

大殿角落里,一个年轻的师傅盘腿坐在蒲团上,腿上缠了一块粗布褥子,被小小的电热扇照亮,身上红彤彤的,他闭着眼不停诵经,身子微微晃着,颇有小时候听大人们讲的故事里小和尚诵经的感觉。我本想录上一段,可由于光线昏暗只能作罢,心想也好,诵经之人心与佛通,与天相接,我这样强拍下来怕是不敬。大殿十分冷,阴森难耐,角落更甚,这样一个诵经的和尚着实令人敬畏。当我走进另一个大殿时,角落里同样是照着电热扇的一个和尚,在玩手机。也许这就是万物有别,同是修行,诵经与手机却通向了不同的世界。经文通着佛通着天,手机通着山上冰冷的发射塔。芸芸众生远望去是一样的,都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大同也仅仅可以做到这一步了,所谓的大同是很基本层面上的同,稍微论及个体,“同”便无处寻觅,大同世界就成了大千世界。灵魂和肉体的融合,这是众生最基本的同,即便在这大同之上也不尽完美,有的人肉体完好,可已经毫无知觉灵性全失,好似植物人;有的人肉体随灭,灵魂却长存不竭,影响世代。站在这点上,我开始怀疑大同,我更愿意相信大千世界。一个诵经一个手机,我不得不相信大千。

我不喜欢雨,但在杭州这个地方,没有雨着实没有味道。最近这些日子,经常有人抱怨长久的雨,调侃称杭州一个月就下了两场雨,一场十四天一场十五天,我也会抱怨阴雨连绵,因为出行不便洗衣不干。但现在我开始理解这雨,杭州的雨就像伦敦的雾,少了它,就没了味道,就不是杭州不是伦敦。也许抱怨多雨的都不是杭州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应该并不讨厌这无休无止的沥沥的雨。没有这雨,也许就没了杭州的灵秀,西湖也不会是这样的温润,一草一木也都不会是这般生气。所以,雨在杭州是件宝,是它的灵气,是生命的源。感谢不停滴着的小雨,打在我的伞上都像音乐一样。

我饶有兴味的赏着大殿前高高的石头莲花座,屋檐上流下的水珠一串串滴在莲座上,溅起水花,很是漂亮,这样的景色很常见,不仅现实中常见,影像作品里也很多,甚至被用烂,但它不俗。多不同于俗,而少也不见得雅。只要是美的东西,带给人愉悦,传达出幸福,即便它是多的,也不俗,除非看者眼里存俗。雅俗共赏,这是一个极度和谐的境界,但是我不认为这种境界是常有的,甚至我怀疑其存在。并不是说雅和俗是对立的,但我认为至少是无法融合的。雅俗共赏就像一个完美和谐的境界,是水与火的交界处,有生命的炽热也有灵魂的冷静和滋养,简直是不可企及的,如果说真有这么一个境界,我认为只有一个,那就是天然的地球,之所以说是天然的,是因为我们有目共睹,我们的家园已经满目疮痍,不再是诞生之初的那个纯净的自然的水灵灵的地球。由此看来,雅俗共赏的境界就是一个平衡,但唯一的平衡也已经被人打破掉了,这世界还有什么是平衡和谐的?有些人自命为“雅俗共赏”的境界,鄙视这个鄙视那个,说这个太俗,说那个太刺目,唯独他自己和谐地雅俗共赏着,立于不偏不倚的行为、思想、形象、性格、习惯的纯正的正统的位置上。其实,这恰恰是最悲哀的一个位置,不俗也不雅,更不是雅俗共赏,却是雅和俗之外的异类,是被自己孤傲的心异化掉的,不甘于落俗,又无胆无能达雅,所以逐渐被孤独傲慢的心异化为非雅非俗的异类。

用心领受的同时,我用影像记录着心所到之处,远远进入画框的是一位穿着雨衣手执扫帚的僧人,他在慢慢地扫着大殿后的积水,殿后鲜有人至,我也是漫不经心游弋到此,却看到了这样的僧人,实在幸运,这也许就是缘。我远远地在廊下定住机位,静静地看着画框里认真扫水的僧人。他在大殿面前是渺小的,他的扫帚和不停下着的雨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在不停地扫,扫开了,水又积起来,我不禁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个禅宗的故事,说出门前要不要擦鞋,擦了还是会脏。我已经忘了这个故事最后蕴含的理性的道理,但我感受得到感性的力量,水扫也扫不完,扫了又流进来,为什么还要傻傻地费力去扫,也许这就是过程的力量。扫水的僧人也许看重的并不是扫干净积水这一个结果,他扫水只是为了扫水,并没有太多的念想与欲望,不是为了功利性的目的而去做,所以他扫的不累;相反,倘若他为了清除积水而去扫,功利性目的性会使整个事情很累,还会把事情放大,结果只能是僧人不堪重负。想了这么多,僧人还在扫,我可能完全就是在这胡扯,也许僧人仅仅是闲得无事被师傅指派来殿后扫水,而前边的分析都仅仅是我无聊的意淫。而我相信我们看到的所谓文艺评论界到处都是这样的意淫者,比如把影片看到骨子里的影评人。

今天有幸看到了一场法事,我正徘徊在佛珠店时隐约听到了集体诵经的声音,像歌声一样,浑厚又空灵,直达天际。我快步走上大雄宝殿,大约三十几个和尚在为一个家族做法事。我只能说听诵经真的令人通体明净,我想不出怎么来形容这样的感觉,只能说一个字——空。

整个寺庙都在一个静的基调里,动的有上香的信徒,淋漓的雨,还有一群鸽子。鸽子围绕着斋房团团转,雨大了跳到屋檐下,雨小了回到门前的石板上,寻觅着游客赠予的食。这群鸽子是因生在了寺庙,而有了衣食无忧的一生,甚至“被”有了灵性,把它们放在家禽市场,无疑也是盘中餐的命运……

在寺庙的客房吃了顿斋,可以听到隔壁僧侣吃饭前诵经的声音。打饭的师傅看我是年轻人,打了好大一块米饭给我,并叮嘱不要浪费。我离开时碗里一粒米饭都没有剩下。

走出净慈寺,就好像刚进去就跑了出来一样,果然是一场“空”,好比一件很合身的衣服,穿上之后很合适,与身体完美契合,等到脱下来就好像自己从没有穿过这衣服一样;但是穿与脱之间留下的是无形无影的温暖。

从净慈寺步行到西湖,苏堤,雷峰塔,长桥,柳浪闻莺,雨。又是另一个世界。

2012.3.3 于杭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1273/

净慈内外·雨的评论 (共 8 条)

  • 春暖花开
  • 星空夜
  • 晓晓
  • 荷塘月色
  • 暖心哥
  • 心是沙
  • 今生依梦
  • 婉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