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起了父亲

2013-11-17 09:54 作者:渐进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为宣传文明创建,县文明委组织各单位观看电影《雷锋在1959》,电影票每张票20元,由各单位自行购买,票数由县办按各单位人数统一发放。时间在本周六的下午三点。单位领导安排将票分给单位的个人,票款由单位买单。要求凡是领到票的同志必须参加观看。我是分到票的人之一。

到了星期六的下午,我在家先是睡了会午觉。后突然想起看电影的事,想想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去看看吧,不能因为不去看电影,受领导的话巴。于是我先是到了单位,票在办公室里,拿了票,然后直接到电影院,时间已是15:05,到了电影院内找个位置坐下,周围黑黑的,影影绰绰看到稀稀拉拉的不多的几个人。同时在入口处有三三两两的人进来掀开厚厚的棉帘用手机的微弱灯光照看着路。

电影已经开始,我随之进入了电影的情节。电影院的入口处仍不时有人进来,但是多数是女同志带着小孩子来的,手里拿着吃的爆米花之类的东西。

我看了看前面,见前面有好多空位,于是我离开走道位,来到前面找个位置坐下来,想把它认真地看完。这时电影里放映着这么一个情节,雷锋的师傅(著名演员冯国庆饰)徐师傅在工厂里的食堂里把精粮省下来,调换成三个白面馒头揣在怀里带回家来,家中三个年幼的孩子欢呼雀跃地迎接着回家的父亲,徐师傅带回来的三个镘头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徐妻接过来放在锅台上。把其中的一个馒头分成两块给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人一块,没有给大孩子。得到馒头的两个小孩子则欢天喜地地跑向了屋子外。另一个大的孩子则眼巴眼望地望着那锅台上的馒头,但徐师傅的妻子没有理会,而徐师傅看在眼中,则是直接拿一个馒头给了大孩子,大孩子这才高兴地拿着馒头跑了出去,但是大孩子也没有自己独吃,而是又把馒头分给了另外已把馒头吃完的弟妹。

看着几个年幼的孩子分吃馒头这一幕,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的父亲。当年,我家是农村,父母皆是农民,家庭里的生活还不如雷锋的师傅家。雷锋的师傅家毕竟是工人家庭,虽然艰苦但还有白面馒头吃。我记得有一年的一天,父亲里披星戴月从上河工(当年的水利工程)的工地上回来,给我们姊妹几个带回工地上发放的花卷子馍——父亲没有舍得自己吃节省下来。回到家时我们姊妹几个皆已睡着,母亲把我们从睡中叫醒,让我们吃那父亲从怀中掏出的还带着父亲体温的香甜的馒头。所谓花卷子馍也就是用小麦面和高梁面拌在一起做成的馒头,它的本意是想节省小麦面。因为我们在家里平时只能吃用红芋加工黑乎乎很难吃的巴巴子。

后来听母亲说父亲的上河工地离我们家有六七十里路,他要放了工才能回家,然后趁夜路赶到家,第二天天不亮还要赶回工地。而且全部是步行。所以我看雷锋的师傅把节约下来的白面馒头偷偷带回家给家人吃的情景,很自然地让我回想起了我的父亲,使我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再有工厂在组织看电影的时候一幕,让我想起了我童年所看的电影,在村头简易地两棵树之间拉一个白幕,用大桌子作为放映机的工作台。然后观众自带凳子,我就看过那样的电影,有时在自已庄,有时还要跑上几里路到别的村庄去看。

还有就是在上大学时,在学校里,每逢周末才能在露天的广场上看一场电影。

《雷锋在1959》里的第一个情节都充满着让人感动着。

而现在,单位给购的票子,影院的音箱设备又是那样好,坐椅则是沙发的座位,就这么好的条件居然没有几个人在看,这样做明显是浪费了国家的资源、金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当政者不会想一想吗?能不知道吗?

但不管怎么样,电影《雷锋在1959》的剧情是感人的,演员的表演是很优秀的,拍摄是很成功的。但是这样的条件却吸引不了人去看。

借用公权力行政的干预手段,让人去看,我们的政府还能干什么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7164/

想起了父亲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