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江的一瞬间

2013-10-11 09:23 作者:柯萍源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当耳畔再次响起丽江小倩的《一瞬间》时,西江的一切已经渐行渐远,仿佛是一瞬间的事,还没来得及定格的一瞥,便消失不见。

一行人在贵阳漫无目的地闲逛后,背上行囊,冒着小坐上列车赶往凯里,习惯了那种早已熟悉了的颠簸。路上,总是喜欢透过车窗看沿途的风景,以此来填补心灵上的空缺。

列车到站,已是近午,雨仍然淅沥地下着。为了节约时间和方便,在广场上叫了一辆出租车到西江。车驶出市区,在蜿蜒的山路上盘绕着,向外看时,外面被雨淋湿了的世界,近的清晰可见,远的朦胧一片。打开车窗,寒冷的空气袭面而来,轻吸一口,清爽无比。路遇堵车,延长了路途,也增加了路途的艰辛,无奈,只好卸下包袱,耐心等待,为的是能走得更远,见到更多鲜为人知的风景。

长途跋涉,最终带着一颗憧憬的心,背负着不知轻重的行囊站在西江千户苗寨入口,轻舒一口气,缓下激动的情绪,买票入内,不愧是“天下西江”,真的是“用美丽回答一切”。连江遍麓的古旧木屋层层叠叠,与这里的山水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多么和谐啊!想必这便是吊脚楼了吧?为寻住处,踏上石板路,游窜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里,陌生的场景透着熟悉的气息,这不正是儿时老家古厝胡同里的那一场景吗?沿着潮湿的石板小路继续往上,敲开一户农家的门,走进仰望已久的吊脚楼,踏在咯吱咯吱作响的木板上,闻着木头散发出的香味,是件多么难得而惬意的事啊!

晚饭叫了一盘闻名已久的凯里酸汤鱼,菜如其名啊!闻着酸,吃着酸,回味起来也是酸的。经历一次味觉冲击的大体验后,我们决定重新走了一遍来时匆忙走过的路。暮色渐浓,家家户户的灯火纷纷亮起,这灯火交相辉映的西江,更显示出它的特有魅力,虽然山里天气极冷,但在这一场景下,却让人倍感温馨。漫步的行人也多了起来,比来时更加拥挤,想是奔着西江景而来的吧?热闹,但并不嘈杂,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走着自己的路,唯恐惊吓了这和谐的一切。街道两旁是具有苗家特色的小店,卖着各种苗家饰品和小吃,让你见了有种只苦囊中羞涩的感觉。

夜幕深沉降临,灿黄的灯火点亮山头。为一见西江夜景,我们往山上的观景台赶去。从风雨桥走过,犹如走进西江人又一庇护所,这木质结构的风雨桥不知为西江人承载了多少风风雨雨,如今仍然屹立不倒,静静地同我们见证西江的古往今来。顺着水泥路旁的木质行人道往山上走去,路过酒家,里面传出笙歌,过去探头一看,个个载歌载舞,苗家阿姨端着酒壶和酒碗,边舞着边向来吃饭的旅客敬酒,真是好一幅“芦笙响,歌声起,苗家女子端酒来敬你,你显豪情把酒饮”的热闹画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路上收藏着那些精彩瞬间,登上观景台,极目眺望,那满山昏黄的灯火,宛如夜空中的星火,点亮了整个西江,站在山顶,山下的小溪依然清晰可见。回想时,恍然醒悟,这一路收藏下来的,才是西江千户苗寨真正的夜景,它的美来自于你的每一次回望。

第二天清早,被一阵咯吱作响的脚步声叫醒,睁开睡意浓浓的眼,注视着未经粉饰的木板浮想联翩。背起行囊,辞了农家,走出吊脚楼,放眼望去,清新朦胧的西江晨景,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再看着那吊脚楼时,让人有几分不舍,我想这大概西江的魅力所在吧?

从山上下来,买来纯手工做的手打糍粑当早餐,甜中有咸,这古老的味道似曾相识,再想想,这不正是儿时有过的味道吗?闲逛在行人稀疏的街道上,又是那首在自己脑海留下痕迹仍不知名的歌曲,寻音过去,走进一家叫“石语轩”的小店,向店主询问,他只将我引到货柜前,并不作答,我看下CD,只见上面写着“丽江小倩”四字,无奈,寻求无果,便带着失落的感觉走出小店,与好友走进西江露天博物馆,一件件陈旧文物串连出西江的历史,我知道,此行一去,我必定会再回到这里的,因为我还没完全地了解过西江。

走出大门,见到了本应在来时就有的“拦道劝清酒,闻歌见美颜”的场景,不曾想,此时却成了我们的欢送仪式。在嘹亮的芦笙歌舞中喝过清酒,这一瞬间,多么想再看你一眼,才发现,原来你就在我眼前,只是忘了自己,忘了你。

好山痴情,好水痴意,好人家痴旅客,回首一瞬间,失去了你的容颜,真是“痴情痴意痴旅客,好山好水好人家”。 ——后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86935/

西江的一瞬间的评论 (共 6 条)

  • 平凡是福
  • 晓梦芳菲
  • 三月雷
  • 雪儿
  • 記憶De痕跡
  • 仰望月色
    仰望月色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欢迎来访互动学习!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