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象山港大桥

2013-09-03 13:56 作者:边远的路人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象山港大桥

“文革”的第二年,父亲为躲避红卫兵的“麻烦”,一气之下,带领全家由安徽回老家象山 “避难”。那年我十岁。傍晚,在宁波客运码头,母亲疲惫的脸上显得轻松了许多:儿子,过会儿坐上海轮,明天天亮之前可以到象山,到你姑妈家了。我的天呐,象山到底有多远啊!我在心里嘀咕:出来时坐“丰收”拖拉机到铜陵,坐江轮到芜湖,搭长途班车到杭州,再转火车到宁波,晚上还要乘海轮,这不,按当年的交通工具,就差飞机了。

因为是四等舱,又无甲板走廊上可赏景,加之旅途劳顿,上船不久我就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被母亲叫醒。只听父亲催促到:白墩码头到了,拿好东西,跟在妈妈身后,你姑夫已经在岸上等我们了。天还没亮,一弯明月象被水洗过一样,斜挂在天空。我问母亲几点了,回答是里三点多钟。上了岸,见到了姑夫,他身边还有一辆手拉车,后来他和父亲的对话我象是在听天书。父亲把行李放在板车上,回头招呼我:儿子,坐上去,要不就躺着,还要走十多公里的山路呢!那一刻,我差点崩溃了。躺在车上,伴随车轮吱吱扭扭的转动,望着水洗的月亮:老,你可真会选地方,这隔山跨海的,你就是把红卫兵杀了,也不会追到这里把你揪回去批斗了。

八十年代初父亲离休后,萌发了回原籍定居的念头,不久得到了组织的批准。根据当时的政策,我也可以随父调往象山工作。1985年的5月,在办理好一切手续后,单位派专车,又指定一位驾驶技术过硬的周师傅,连同家俱直接送往丹城。在翻越海岙岭盘山公路时,周师傅和父亲调侃道:严书记,为什么要回到这种破地方来哟(他还特别加重了“破”字的语气),这弯弯曲曲的山路,别说开车,就是坐在车里也是让人提心吊胆的。就这地方,可以肯定地讲,我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啰。说实话,我也不敢长时间看着窗外,偶尔看到悬崖峭壁上那白化化巨大的“佛”字,只在心中默默祈祷所有的人和车,让他们平平安安通过这里吧。

这便是我“跨海”和“翻山”对象山交通的原始印象。

跨海也好,翻山也罢,毕竟历史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如今,在波光粼粼的象山港湾,象山港大桥以其优美的雄姿,象一道彩虹把两岸人民祖祖辈辈的百年想,幻化成了现实。殊不知,假如三十年前,你站在西泽某个地方,遥望着对岸自言自语:象山港要是能造一座桥就好啦。别人就会指责你是“痴人说梦”,或者骂你是个“神经病”。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我怀着对大桥的特别情感,相邀好摄影的朋友,特别选在大桥通车典礼前,上桥拍照。从桥头堡的南头一直走到桥头堡的北首,又折返过来,使出浑身解数,一口气按下快门数百次,把大桥的点点滴滴悉数收进单反机里,以满足我三十多年的情怀。尔后,又经过精挑细选,用了28张做大桥的专题影集储存于电脑,取名为《象山港大桥》,并把最得意的一张设为电脑桌面背景,当同事和朋友惊讶地问我:这是你拍得吗?我沾沾自喜:你说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5531/

象山港大桥的评论 (共 3 条)

  • 梦之语
  • 孤帆鸢影
  • 剑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