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太效应”与“腐败通吃”

2013-08-27 17:11 作者:三月雷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成为竞争中的胜者而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以后就有机会且更容易获取所需。这种社会现象被成为“赢者通吃”或者叫“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 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归纳定义的。它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去做生意。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我已赚了10锭银子。”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说:“我已赚了5锭银子。”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说:“主人,你给我的银子我怕丢失,一直包在我的手巾里存着。”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它的本意指的是一种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激励创新的经济现象。却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一个关于个人和团体资源的重要法则:成功者享有更多的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失败者却变得一无所有。

马太效应自古而然,可反映在当今腐败现象中,却实在有些令人警醒之处。

在当今社会,一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在事业上有了突出的成就,职位高升,官居要职,就可能带来多方面的成功,包括金钱、特权、荣誉、地位、影响力、人际关系等等, 而且由于名声在外,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传媒更愿意采访、报道他,商家更愿意邀请他参与合作,他也会因此而越自信更加出名高升。这时大家就会发现,他们办什么事情都会简单得多。因此,这些人的个人品牌和知名度成为他们走向理想的通行证。“权力、金钱、知识、声望和地位等各种社会资源在个别人身上出现合流的倾向或趋势。某些腐败分子不仅自己而且其家属和朋友都可以凭借其政治资源经商、敛财、拿文凭、买官卖官。这便是“赢家通吃”,而且是“腐败通吃”。这种“腐败通吃”一旦形成一个相互联盟,大众便被剥夺了许多基本权利,“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在“赢家通吃”的情形下,游戏规则往往都是赢家所制定。换句话说,那些已经占据着要害职务和部门的人,可以不必考虑与别人兼容,而别人一定得考虑和他们兼容。理性的生存空间就十分有限,进一步演化下去,将面临大家最害怕看到的结果;社会公平、公正将远离大众,职务犯罪会大行其道,改革开放就严重受阻。

因此,从马太效应的法则中,我们可以悟出几点启示。其一,我们在鼓励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激励创新、荣誉追加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优胜者们的自律要求和教育,防止其被荣誉、地位、获胜冲昏头脑,进而被糖衣击中,利用自己努力换取的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去做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其二,要特别加强对社会精英人物的制度监督,遏制“腐败通吃”的社会现象。及时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2121/

“马太效应”与“腐败通吃”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