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乡﹒那水﹒那鱼

2013-08-13 11:31 作者:宁采臣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故老相传:

“涝了文安洼,十年不回家”,爷爷的爷爷如是告诉爷爷;

“涝了文安洼,照样种庄稼”,爷爷如是告诉我;

“涝了文安洼,还能把鱼抓”,我又如是告诉女儿。

窗外的从早晨下到了晚上,又从晚上下到了清晨。压抑的天空,潮湿的空气,看不出任何放晴的迹象。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之阵仗的女儿不免平添了几丝忧虑:“该不会要发洪水了吧!”毕竟当下电视与网络上什么洪汛、泥石流的消息铺天盖地。

我摇了摇头:“这才哪跟哪啊,就这点雨水和我们小时候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看见女儿有些疑惑,便接着说道:“我们文安县自来地势低洼,雨水丰盈,沟渠星罗,陂塘密布,可是个捕鱼捉虾的好地方,遥想你老当年,还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鱼鹰呢。”

听到捕鱼,天性就吃鱼的女儿显然来了兴致,缠着我非要我讲一讲当年捕鱼的那些事儿。我不想打消她的兴致,索性就打开了话匣子,于是一些尘封已久的陈年旧事历上心头。

1

说起最原始的捕鱼方式莫过于叉鱼和摸鱼,叉鱼就是将树枝削尖或者用金属质地的鱼叉直接去命中目标。叉鱼对水域要求很高,首先是水质要清冽,其次是不宜太深,这样就能很清晰的观察到鱼的活动又不给鱼太多的转还余地。另外由于光线的折射,真正鱼所在的位置要比你所看到的鱼的影像位置偏下,出手时还务必要稳准狠,这样才可能将鱼叉到。

和叉鱼相比,摸鱼不需要任何工具,完全凭借两只手将鱼从水中捞起。摸鱼时选择的水域最好深不及膝,太深反而不易将鱼捉到。像《小兵张嘎》中嘎子那样一个猛子扎下去抱上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的本事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没见过。邻家的二哥即便能在水中憋气5,分钟,一个猛子扎下去能游出百米开外,也就是能在水底摸上一些小鱼小虾。嘎子的本事鱼鹰倒是可以,渔人用竹篙将鱼鹰们哄下水,稍候片刻鱼鹰们便会扑楞着翅膀飞出水面向主人请功,由于渔人事先在鱼鹰的脖子上上了卡子,鱼鹰不能将鱼吞下,渔人则会喂鱼鹰一些小鱼以示鼓励。

摸鱼时也讲究技巧,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鱼的藏匿之处。大多数的鱼虾很喜欢在人们从水中踩出的脚印或者水草里面藏身,了解了鱼的这些习性你只需顺藤摸瓜便可手到擒来。有时摸上一些小虾,我们就会一手执头一手持尾残忍地将其撕成两段,然后用力一挤将晶莹剔透的虾肉挤到嘴里,这时你的舌尖甚至能感受到新鲜虾肉的律动。如果水域过于狭小,我们就会在水中又蹦又跳尽力折腾,将水搅得浑浊不堪,那样鱼在水中就会呛得难受而自动地浮上水面,更绝的是我们还会把水淘干,这时你只需到烂泥里面将鱼捡起就行了。

记得那时小学里有一位老师也是个捕鱼高手,经常在下午上课之前带着我们几个野小子去游泳,尽兴之后如果时间宽裕就去浅水区摸鱼,待到晚饭时教工宿舍常常会飘出诱人的香气。多年以后那位老师进了城,又是多年以后在一个酒席宴会上和他偶遇,他的两鬓已然苍白但精神仍然矍铄,他凑近我的耳朵跟我说:“冰镇啤酒,熬小鱼,那是一段令人终生也难以忘却的时光。”其实我知道因为他带学生去游泳摸鱼没少挨校长的批评。

2

有一种捕鱼方式无需你进入水中,我们只需把一些用凉布和铁丝制成的捕鱼工具(我们称之为虾篓或鱼篓)放置到水中,过上一段时间,用带有弯钩的竹竿将其从水中提起,我们把这种捕鱼方式叫做熏鱼。当然,要想请鱼入篓就必须事先在鱼篓内放上一些诱饵,可以是残渣剩饭,也可以是猪羊骨头。一般的鱼篓四周都留有四个口,口由外向内收拢,那些小鱼小虾一旦进入,就休想逃出生天。

残渣剩饭经水浸泡容易发散,当时的庄户人家难得吃上一顿肉,故猪羊骨头又不易得。这时我们就自己发明了一种饵料,我们把白面、玉米面、酱渣(芝麻炼油后的残渣)按一定比例用水调匀,制成丸状,上笼屉去蒸,旺火十分钟后这些黑黢黢的东西倒也热气腾腾喷香扑鼻,年仅七岁的堂妹还以为是什么美味佳肴,拿起就吃,引得我们笑了个前仰后合,直笑得堂妹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真没想到小鱼们还没有尝到的“美食”先给人尝了鲜。这些小丸冷却后会变得异常坚硬,即便入水很长时间也不易发散,一项不经意的“小发明”却大大提高了捕鱼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下篓的水域不宜太深,小鱼小虾不喜欢到深水区去,一般的大鱼又非常狡猾,轻易不会入篓吃食,所以我们会将鱼篓下到一些特定位置,然后去树荫下打扑克、下棋,有时也会从邻村扒些瓜果或玉米棒、落花生而大排筵宴来打发时光。

熏鱼时还需要安静,稍微一些风吹草动都可能会惊走小鱼。一次一个外地的瓜农到我们熏鱼的水域淘瓜子(我们当地产一种类似于西瓜,但籽要比西瓜大的打瓜,打瓜不如西瓜好吃,但它的籽却很有价值,或煮或炒都很好吃,一般在晒干之前都要在水中淘一下,滤去杂质和瓜瓤),把那片水域搞的一片狼藉。

这一网注定要颗粒无收,因此小伙伴们都很生气,存心要惩治一下这个“不合时宜的莽撞人”。我们几个一合计,一不做,二不休,扳不倒葫芦撒不了油,来就给他来个绝的。我们派出了三个人蹑手蹑脚的来到那人运瓜子的农用三轮车之前,每人拿一根小木棍抵住三轮车轮胎的气门,叫齐了1、2、3一起给它撒了气。待到那人发现时我们早已跑开跳进了另外一片干净的水域。那人气急败坏,跳着脚在岸边放声大骂,我们在水中一边嬉戏还一边挑衅“你敢下来吗?”“有种就下来”,这一幕倒像极了《水浒传》里的黑旋风和浪里白条。那人经不起挑逗,脱下衣裤下水捉我们,我们却早已从另一边游上岸拿走他的衣裤并挂到了树上。

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唐五代时期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儿垂钓》,这首诗真实细腻而又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初学钓鱼的少年形象。

钓鱼的确需要静,但更为重要的是钓鱼人的心要静。急性子、暴脾气是钓不得鱼的,心事重重或者三心二意同样钓不得。另外钓鱼还需要境,一顶青箬笠,一袭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独钓寒烟是不是能给人一种脱尘出俗的感觉?至于那愿者上钩的姜太公则又是另一番境界了。

钓鱼很有讲究,关键是要了解不同鱼种的生活习性,也就是要“看鱼下菜碟”,具体垂钓时还要考虑季节、天气、水质、水域等客观因素。有一则垂钓谚语说得好:钓滩,夏钓潭,秋钓荫,钓阳;春钓雨雾,夏钓草,秋钓黄昏,冬钓草;雨天鱼靠边,钓鱼应钓边。

钓鱼以春秋两季为最佳,春天万物复苏,鱼也不会例外,在漫长的冬季里消耗了大量能量的鱼群亟需补充营养,另外春天大多数鱼类还会到岸边的水草中产卵,这样也给垂钓者钓鱼提供了绝佳机会;秋季的鱼最肥,它们需要摄入、储存大量的动物蛋白来迎接严冬,这时的鱼食欲最为旺盛,自然最为容易上钩。

夏天鱼类生长迅速,但却难以钓获。和人一样,温度太高,鱼儿也没有什么食欲,所以夏季钓鱼最好在早晨或者傍晚,这样既避免了酷暑的干扰,鱼儿也较易上钩;冬天垂钓的难度最大,但却最有情调,柳宗元那首“千山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就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我们也曾有过冒着凛冽的寒风在池塘里钓鱼的经历,我们先是在冰面上砸出一个个窟窿,然后将杆架好,双眼盯住浮漂,那个浮漂就像冬日的死水一样,半天也不会动上一下。有人沉不住气会去溜冰,一次我弟弟不小心竟然掉进了冰窟窿里面,好在发现的及时,我们几个人七手八脚的把浑身湿透的他捞了上来。不敢回家,生怕妈妈责备他弄湿了新做的棉衣,我们就在岸边生起老大一堆火,一边取暖,一边帮他烘烤衣服,看着嘴唇发青,瑟瑟而抖的弟弟心里是又爱又疼。

钓鱼选饵也至关重要,有句俗话说得是:“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唯有用红虫。”当然这绝非绝对。关键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饵也要因鱼而异:一般情况下钓鲶鱼、黑鱼要用荤饵,钓草鱼则需要面食,鲫鱼、鲤鱼的食性属于杂食类,荤素皆可。

钓鱼钓得是乐趣,有的人辛辛苦苦一整天却会将劳动成果白白送给别人,更有甚者,他们还会把鱼儿放生回水中。

4

话说某年夏季,连日的暴雨下了个沟满壕平,一些老房子不堪其扰,墙倒屋塌。泄洪道附近的一些村子一之间就变成了水底世界。一日,县城某照相馆来了两个妙龄少女照相并约定数日之后来取,相片洗出来之后人们发现上面竟然是两只王八,待到那两位女子取相时伙计谎称上次相机出了点故障,要求给其重照,结果照片出来后竟然还和上次如出一辙……

故事荒诞的要命,但却没有人去质疑故事的真实性,父老乡亲们只会用最为质朴的语言去讲给别人听。乡村没有什么夜生活,人们只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摇着蒲扇讲述着一些张家长李家短。当时我们村子也有一个传言,说是村北的池塘里有一条大黑鱼,能一口吞下一头小猪,能一头将一个成年男子撞翻。对于什么黑鱼我倒是不怕,我最怕的还是蛇。听老人说蛇这种东西最有灵性,遇见后要么别惊扰它,要么就干脆把它打死,否则他会数清你的头发记住你的容貌,伺机寻仇。每次在水中发现水蛇,我都会退避三舍,半天不敢再下水半步。

一般下雨天鱼儿都会躲藏起来,不轻易出没,但在小河沟里有活水的地方则是另一番景象。有的鱼喜欢逆流而上,但更多的鱼儿喜欢顺流而下,你只需在小桥的洞口支上一张网,自然就会有鱼来自投罗网。雨过天晴,鱼儿开始出来活动,你可以下上几条粘网。粘网的网丝又细又密,鱼儿在水中不易察觉,一旦撞过去,网丝就会锁住鱼儿的腮鳍或者鳞片,这时就像给鱼儿施了定身法,再也动弹不得……

捕鱼的方法还有很多:有的人用柴油机发电用电极将鱼电晕,有的人用炸药将鱼炸出水面,还有的人用蚊香、安眠药等配制成鱼药将鱼迷倒……不一而足。但这些近乎残忍的捕鱼方法大多为大人们所为,和儿时的我们已经毫不相干。

有人说过去了的事就是故事,我们无意中竟也在自己的故事里做了一回主人公。“一网不逮鱼,二网晒晒网,三网逮住一条大红鱼……”那熟悉的歌谣又依稀回响在耳边。

后记:

时光匆匆带不走永恒记忆,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他的根,不会忘记生他养他的那乡那水,那土那人,以及曾经无比快乐幸福时光。可惜的是,从小就在城里长大的女儿是很难体会到这些的。

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张晓辉 撰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64879/

那乡﹒那水﹒那鱼的评论 (共 4 条)

  • 诗飏
  • 凯
  • 云清
  • 剑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