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车桥小吃处处香

2013-08-07 08:02 作者:车桥小生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苏北平原,有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车桥镇,她不仅有“五桥十三庵、一百单八巷”的集镇规模,还有很多美好的传说,更有香喷喷的各类小吃让人流连忘返。

行走在车桥的街道上,街道两侧的店铺传出柔柔的音乐声,或高山流水,或打芭蕉,伴着人们熙熙攘攘的说话,透出生活的富足与甜美。正思绪飘飞时,一阵烧饼的酥香飘来,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已来到位于集镇中心的富福桥头。在车桥,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朝牌”,仔细端祥,确与古代大臣进殿面君时所持的“笏”有点相像。散着热气的烧饼炉旁,既是老板又是师傅的男人在案板上麻利的劳动着,一团团白面,在他的揉搓下,很快有了模样。将面团拉开平铺在案板上形成一根长条,麻利的用右手掌心三两下将其压扁,撒上芝麻、葱花,拿起菜刀一划一划,一个个朝牌的面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男人用左手拎起面记的一角,右手迅速的用掌心托起,并旋即弯腰低头将面记粘贴在炉子的内壁上,约莫四五分钟的功夫,站在一旁的女人用一个扁口的火剪熟练的一块块铲出朝牌,趁着刚出炉,咬上一口,酥而不脆,香而不腻,一两个芝麻仁随着嘴角咬劲掉在你的掌心,放进嘴里,细细品尝。

涧河边上的馄饨店留给我太多的记忆,从富福桥继续沿涧河北堤西行,三三两两的馄饨店便进入你的眼帘,这些经营的店家基本都是祖传的手艺,保持者车桥馄饨的传统风味。偶尔心情愉悦时,约一两个好友,偷片刻清闲,端一碗馄饨,坐在临窗的桌边,耳边涧水流淌发出欢快的声音,馄饨的香气从鼻进入直至心肺。做馄饨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从我们进店开始,她就一刻未闲,一边招呼着客人就座,一边在手里包着馄饨。这做馄饨可真是费力的精细活,选料也颇有讲究,它的馅都是选上好的猪蹄膀的瘦肉,用刀背或细铁棒斫成泥,尽管现在绞肉机非常普及,可以绞出各种肉糊来,但为了保持车桥馄饨特有的韵味,车桥所有做馄饨的人家依然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制作肉馅,精挑细选,慢慢闩击,直至瘦肉全部成糊状方才结束,每天做肉馅的时间要占去准备工作的大半时间。馄饨皮也很讲究,薄而不漏,拿起一个,用打火机可以点燃,店家也是用足了功夫。馄饨下锅,约莫五六分钟的功夫就可出锅,洒上点芫荽,一碗香喷喷的馄饨就端到了面前,先闭上眼睛,闻一闻那个香味,再用汤匙舀上一点汤,送进嘴里,满嘴香气,那个感觉美妙至极。车桥的朝牌和馄饨成了很多车桥人的记忆,他们无论如今生活在哪里,只要谈起家乡,总忘不了老涧河边那飘着香味的朝牌和那香喷喷的馄饨,我的许多在车桥中学读过书的校友们,每每相遇,总是忘不了询问我车桥的朝牌和馄饨是否依然,我总是不忘热情相邀,回车桥看看母校,见见老师,品尝朝牌和馄饨,同时也不忘为我捎来发展车桥经济社会的信息和支持。

每天的早晨或傍晚,在车桥的烧饼炉旁或馄饨店里,总能见到三三两两的人们在等候。烧饼的醇香、馄饨刚出锅时的热气、一边在等候一边在轻声闲聊的人群,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永久的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通 联: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人民政府 黄善忠

电 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61869/

车桥小吃处处香的评论 (共 5 条)

  • 剑客
  • 纤纤柳絮
  • 流年咖啡
  • 雪儿
  • 婉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