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哈斯腾高勒(一)

2013-07-21 20:02 作者:孟克杭盖  | 2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原标题:【杭盖西部文学作品】哈斯腾高勒(一)

哈斯腾高勒

孟克杭盖

“觉悟”一词来源于宗教,对该词进行望文生义的生硬注解也似乎能讲得通:匈奴人对中原王朝的冒犯,让汉人的触角扩展到西域与北海之地。衍生出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之伟大壮举;传说朱棣自幼在军中长大,是个文盲皇帝。说明成祖目不识丁,大抵是受孔孟之害的儒生之言。就是这位文盲帝王却倡导编撰了一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永乐大典》,他又干了一件搅动了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大事:郑和下西洋。让汉人的触角伸展到南海之东南亚诸国,穿越印度洋看到印度、锡兰以及西亚和非洲大陆。

这些都是进一步搅动世界文明衍进、发展趋势的伟大壮举。

可,多少让人苦涩的是:汉人很早就认识了北海,发生在那里最感人的故事是:苏武牧羊。然而,随着历史的衍进,出现了许多吞吐大荒的举世英雄:李世民、成吉思汗、朱棣等等,可人们对北海的认识,却依然停留着“苏武牧羊”阶段。(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江格尔吃了一片树叶,

站起来奔跑,

江格尔跑到树旁,

没找到树叶。

江格尔只得往上爬,

爬到一棵树杈上。

从这枝树杈爬到另一支树杈,

江格尔从这些树杈上,

找到二十片树叶,

江格尔心中无限喜欢,

把一片树叶放进嘴里。

这是蒙古史诗《江格尔》中反映出的早期“林木中百姓”采集、狩猎的大致状态:食物短缺、饮水短缺、生活艰难。他们主要从事采集、狩猎和渔捞。然而,他们的生活资料是匮乏的。穿兽皮、喝树汁。但,他们并不愿意放弃这种生活:父母亲常常会对自己不听话的女儿说:你如果不听话,就把你嫁给那些放牧牛羊的草原人。姑娘们听说要离开定居的小木棚,要丢弃取之不尽的森林,孤零零地一个人到遥远的草原上放牧,捡动物的干粪便取暖做饭,住永不固定的蒙古包,就会嚎啕大哭。

这些生活在森林里的“林木中百姓”,就是早期的“斡亦喇惕”和“克列特”,――卫拉特蒙古人。

在北亚、东北亚生活的文明民族:蒙古人、汉人、朝鲜人和日本人,对自己所处的近邻之地,北海――贝加尔湖之北,几乎一无所知:第一幅《西伯利亚地图》是由彼得•戈杜诺夫在1667年绘制的;1684年又有人绘制了《西伯利亚全图》。在这些地图上可以找出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北,勒拿河、堪察加河以东的清晰水域。在图的右下角,标注着“中华帝国”。在这些地图上可以寻找到伏尔加河、乌拉尔河、鄂毕河、叶尼塞河以及勒拿河的准确地理位置。还可以看到很多陌生的用人名命名的地理位置或者岛屿:科尔古耶夫岛、梅日杜沙尔斯基岛、利亚霍夫岛……以及切柳斯金角、杰日尼奥夫角。从欧洲大陆越过乌拉尔山脉(俄罗斯人称呼为:石头山)之后,几乎所有地区的城市,一般都要加上“斯克”二字。充分的体现了斯拉夫语的特点:马格尼托格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汉特―曼西斯克、鄂木斯克、托木斯克、涅夫捷尤甘斯克、梅日杜列琴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中国的海兰泡)、哈巴罗夫斯克(中国的伯力)、乌苏里斯克(中国的双城子)……可惜,在众多的人名命名的地名中,却找不到蒙古人、汉人、朝鲜人和日本人的身影。

1618年5月9日,以伊凡•佩特林为正使,安德烈•马多夫为副使的俄罗斯使团,从托木斯克出发,抵达中华帝国――大明王朝。在中国境内,先后经过了张家口、宣化、怀来、南口和昌平。于同年9月1日到达他们眼中所谓的大中国城――北京,明朝官员将他们安置在国宾馆内,俄罗斯使团一行人在北京停留了四天之后,带着万历皇帝致沙皇的国书踏上了归程。

期间,还有人从北冰洋一直破冰远航,进入太平洋,撞开通往了中华帝国的东北方的大门。仍然遗憾的是:中国人依然无人去关注这个潜在的巨大危险。此刻,用那个颇具神圣色彩的词语“觉悟”,来注解就是:中国人“觉而不悟。”

在中国境内,曾生活过匈奴人、大月氏人、坚昆人、柔然人、突厥人……他们最终都离开了神圣的九州大地,在同一块土地上彼此生活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他们至少是中国人的近亲旁枝。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族群,有多少人关注过他们的喜怒哀乐、生存命运?那就更不消说:那些长着红胡须、蓝眼睛的欧罗巴人。

由此而言:中国人的“觉而不悟”绝不是信口开河。

打开世界地形图,从东向西呈现子啊面前的是辽阔广袤的原野:蒙古草原构成了亚欧草原的主体,俄罗斯草原是亚洲草原的延伸,而匈牙利草原却是俄罗斯草原的延伸……

在这一块块碧绿、坦荡、无垠的草原上,一条条河流就象长生天飘飘洒洒的把洁白的哈达,随意洒落在绿色地毯上: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鄂毕河、叶尼塞河、额尔齐斯河、锡尔河、伊犁河、塔里木河、黄河、长江、乌拉尔河、伏尔加河……

以及被欧罗巴人称之为:伏尔加河的额济勒河。在这一条条河流流经的两岸,居住着被人类学家被划分的所谓:通古斯人、蒙古人、突厥人、斯拉夫人、斯基泰人……

人类文明从诞生之日起,就得知:一些种群一直守护在孕育他们文明的河流两岸。还有一些种群,则从问世之时起,不断从一条河的流域徙迁到另一条河的流域,而飘忽不定。由于文明发展的程度不同,一些小的种群到头来连同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从哪里来,还要到哪里去?

然而,无论怎么讲:进入文明生活的人类种群,都不约而同地把各自赖于生存的河流,称之为:哈斯腾高勒。——汉语称之为“母亲河。”

在中国版图相对稳定的政治清明时期,曾经活跃过几个对整个民族大家庭产生过影响的族群:匈奴人、大月氏人、鲜卑人、柔然人、吐谷浑人、吐蕃人、突厥人、党项人、蒙古人、女真人和中原汉人。

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版图上的原住居民,而回族人则是蒙元时期,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之后,大量阿拉伯人涌入中国,与当地中国人融合后重新诞生的一个新民族,它既不是原来的阿拉伯人,也不是土著中国人,而是中国新产生的一个族群。

对于匈奴人、鲜卑人、回纥人、突厥人、蒙古人、女真人的等游牧部族入主中原,一些狭隘的中原汉人错误地认为:是外敌入侵,这个观点显然是荒谬的、糊涂的、错误的。真正可怕的是一些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这么认为。孙中山先生、鲁迅先生是清末与民国初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是那个时期中华民族群体中最优秀的几个代表人物之一。也竟然这么认为,那是十分可怕的。

一个民族的精英人物在民族动荡的关键时刻,也竟然会犯这种认识上的错误,那么,这个民族被奴役的日子绝不会遥远。

一个小小的岛国倭寇也竟然敢犯我堂堂中华,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把自己的兄弟民族当作外敌、大概是西方企图分裂中华的反华势力最希望看到的。

显然,我们不能把汉民族集中的区域、称之为中国。不但汉民族不会答应,恐怕其它兄弟民族更不会答应。更何况远在西汉时期,中原汉人就开始有人移居新疆、内蒙、青海、东北等地。尔后,南北朝、大隋、大唐……。又有多少少数族裔定居中原?——很简单,在中国的版图上土生土长,又生活了几百年的游牧民族,有资格、有权利、有责任认为他们也曾是中国人或者是中国人。

至于在游牧文明之间、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中,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奔走异地,并不能就说他们曾经不是中国人。至少,我们应该同情当年那些离开自己故乡的匈奴人、大月氏人、突厥人、蒙古人……虽然,一些部族只是出走了其中的一部分。

可以说:从南宋开始,中原汉人里就没有再出现过能够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重量级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和大军事家。这也是对封建社会制度落后的最佳注解。但,这也与民族精英们的思想懒惰是紧密相连的。

如果一个民族在思想上不思进取,那就会被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边缘化。因此,才会出现自己的部族不断被外敌欺辱。从再一个角度上讲,这大概也是自作自受,用善良去抱怨强盗是荒唐的,也是滑稽的。一个部族如果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强盗的良知发现。那么,这个部族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

这个关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在毛润芝先生诞生之前,一直没有人能够具备解答这道难题的能力。一个目不识丁的蛮族酋长——成吉思汗竟然作出了汉武帝刘彻、贞观圣帝李世民都没有做出的事情,不知那些精英有何感想?一个乳臭未干的蛮族酋长康熙帝对汉族文化的精通,竟然超过许许多多的汉人博学鸿儒,那些精英们又该如何回答?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只想给那些精英们留一些可怜的自尊。

我们还是把目光指向中国明末清初的这个历史时期,关注一下那些曾威震四方,可以左右千万普通民众命运的政治强势人物:努尔哈赤(清太祖:天命帝)、皇太极(清太宗:崇德帝)、新觉罗•玄烨(康熙帝)、范文程、朱翊(明神宗)、朱由检(明宗祯帝)、袁崇焕、洪承畴、林丹巴图尔(林丹汗,明史误译为:虎墩免汗)、李自成、吴三桂、图鲁拜琥(顾实汗)、巴图尔•珲•台吉、噶尔丹、阿旺•罗桑嘉猎(五世达赖喇嘛)、桑杰嘉措(西藏第巴)……

一直想给这些强势人物各自画一张脸谱,并根据他们各自的政治修为,进行一次顺序排列,却不止一次的宣告失败。因为,对这些政治小丑:朱翊、朱由校、朱由检、张献忠、桑杰嘉措……实在不知该放在什么历史位置?

估计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割据在中国版图上那些最强大的政治势力都纷纷倒下,退出来历史舞台。最后只剩下弱小的卫拉特盟主噶尔丹和已成为中国大清皇帝的女真首领爱新觉罗•玄烨去逐鹿中原……

第一章 文明的跨越:俄罗斯人的探险与扩张

十五世纪是所谓的文明人类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其主要成就是发现了:美洲大陆、征服了太平洋、大西洋。那些能载入史册的探险家有: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和卡伯拉尔等,这个时期的探险唱主角的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号称地理大发现的第一阶段。从十六世纪起,荷兰、俄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世界的探险舞台上唱起来了主角的,号称地理大发现的第二阶段。

中国号称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可对西伯利亚等广大地区的认识,却一直停留在“苏武牧羊”的认知层面。在俄罗斯人进入西伯利亚之前,全世界几乎都不知道:外兴安岭之北、蒙古草原之北、巴拉巴草原之北……是何地?那里的陆地怎么延伸?更不知道北亚之北是北冰洋,北亚之东是太平洋。还有和北美大陆比邻是白令海峡。

离北亚最近的文明民族有:蒙古人、汉人、朝鲜人和日本人,生活在这里的所有文明民族,没有一个能画出北亚之北的地图,也没有能够提供任何具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俄罗斯人的进入,让这里彻底变了样子。

在北亚、东北亚的所有文明民族,对俄罗斯人的进入的历史记载,多数是和杀戮、征服、吞并和入侵连接在一起。却有意无意的忽视了一个严肃的科学事实,甚至只字不提:俄罗斯人的探险、冰海航行和地理发现。

十六世纪初,英国人想挑战西班牙人在西部海域的统治权。由于势单力薄,他们发现了北部海洋。引起英国人的真正动力是:十六世纪中期,英国商业陷入严重危机,贸易额急剧下降。他们希望寻找一条穿越冰海,绕过北亚,通往东亚海岸的航路。

在卡博特的倡议下,伦敦的一些受人尊敬而富有才略的人,于1548年成立了“商人探险学会”,“目的是探索和发现人们至今未知的地域、陆地、海岛、国家和领地。并通过海路航行到人们还未访问过的地区。”

1555年,英国人在莫斯科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俄罗斯人受到了刺激和启发,也开始了自己的探险之路。

俄罗斯人对东方的认识是痛彻和清晰的,那是蒙古人入侵并建立了钦察汗国留给斯拉夫民族以及中西亚和南欧各民族无法抹去的沉痛的心理阴影。他们也很早就知道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文明强盛的中国。从那个时候起,就想从海上、陆地上开辟去中国的道路,与中国建立起联系。这是包括沙皇在内的所有俄罗斯人的真实想法。

1483年,莫斯科军官费多尔•库尔布斯基•乔尔内等人,对西西伯利亚进行了首次远征。1499年,伊凡三世装备了当时著名的军事贵族谢明•库尔布斯基等人为首的远征探险队。1499―1501年,鄂毕河下游地区并入俄国。至此,俄罗斯的版图越过乌拉尔山脉,开始向东扩展。这次的地理发现:欧洲人至少是俄罗斯人知道了乌拉尔山脉呈南北走向。

俄罗斯人发现并抵达亚洲的北部海岸的西端后,迪米特里•格拉西莫夫设计了去东方的新航路。

1553年,英国人成功开辟英俄新航路。在这条新开辟的航路上,英国人把呢绒、服装、武器、硫磺、硝石等运到俄国。俄罗斯人则把亚麻、动物油脂、毛皮以及蜂蜡、焦油、贵重金属输出给英国。

西伯利亚汗国是俄罗斯人东扩过程中,进入强大民族文明圈(蒙古人、中国人、朝鲜人和日本人)之前,遇到的唯一一个有国家、有民族、有文明的对手和抵抗者。从兼并西伯利亚汗国的那一刻起,俄罗斯人实际上打开了通往东方文明世界的大门。

1552年,俄罗斯人占领了钦察汗国残存势力之一:喀山汗国之后,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获得沙皇的荣誉。他不仅被称为“鄂毕多尔、孔金和其他许多地区之皇帝陛下”,而且还被称之为“整个北方沿岸地区的皇帝陛下。”1557年,他进一步延伸了这个称谓的内涵:他被尊称为“鄂毕多尔、孔金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的皇帝和整个北方地区的最高君主。”沙皇尊号所隐藏的含义:虽不是实际占领了某些地区,但意味着将要占领这些地区所拥有的这种权利。

心智强大的伊凡四世,不需要任何人赐予自己这种权利,哪怕对方是他们神圣的上帝。他只是自己给自己赋予这种被认为是为了俄罗斯伟大利益的崇高的特权。

说起俄罗斯民族,可能每个中国人的感情都非常复杂。在傲岸的欧洲人心里却不怎么样。甚至,那些自负为上等人的欧洲贵族,有时可能都懒得正眼瞧他们一眼:俄罗斯人是只会酗酒、打老婆、种庄稼的劣等种族。

当希特勒军团的战靴踏进法国、波兰、奥地利、捷克、匈亚利时,让那些傲岸者斯文扫地、淋漓尽致的暴露出他们各自的虚伪、自私、狭隘、庸俗和愚蠢。在德国人的坦克履带下,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毫无战争意志可言。

然而,斯大林却率领那些经常东倒西歪、着迷于伏特加的俄罗斯醉鬼和乡巴佬,竟然把在欧洲战场不可一世的日耳曼人扼制在苏联战场。才给了那些可怜的盟军以喘息的机会,俄罗斯人给烟鬼丘吉尔、瘸子罗斯福提供了一个登场表演扬名立传的机会。

我估计:如果没有俄罗斯人踏上战场,那些无耻的欧洲政客们在德国人面前,两腿之间的那根阳物都不敢硬上一次。

1939年9月1日清晨4时45分,德国人投入58个师,2500辆坦克、2000架飞机、闪电般攻入波兰。波兰人却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盟国英法“采取联合行动的手端去制止战争”。

而英法却把希望寄托在与德国的和平谈判。当波兰全线失守,数以千计的波兰军官、专业人员、知识分子被驱集在一起处死的时侯,德国西线的空虚已经暴露出来,法国有110个师、英国有数千驾飞机,但是英法却没有投入地面部队作战,空军、海军也按兵不动,这就是所谓的盟国。

在德国人占领挪威、丹麦,入侵波兰的七个月里,英法都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却在形式上保持着战争状态。因此获得“奇怪的战争”之美誉。英法缺乏进取精神的失败,引起诸多希望保持中立的小国极大的恐惧: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土尔其、挪威、瑞典、比利时、荷兰都幻想持中立而避开战祸。这无疑、给德国坦克的驰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机。

欧洲各国象一只只温顺的羔羊,任由希特勒的屠刀随意宰杀。

人们常说:历史不会重演。然而,欧洲二战的这些情景实际在中国版图早已发生过多次:秋战国的时期、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明未清初时期……

忽然,我感觉到:有时那些不可一世的政客们真象一只狗——记吃不记打。甚至连狗都不如。因而,历史悲剧才会被一次又一次的复制。

公元九世纪,东斯拉夫人开始以城市为中心,形成一些小的公国。公元882年,诺夫哥罗德王公奥列格率兵南下,征服了基辅和弟聂伦河西岸的几个公国,出现了罗斯国。

十三世纪,蒙古军队入侵罗斯,罗斯王公开始被迫向术赤建立的钦察汗国纳贡。蒙古人起先自己向各罗斯公国征服贡物,那种征税是残酷无情的。

金帐汗国每年都要派出大量的武装征税队,向各地的俄罗斯人征收重税。武装征税队唱的小调让俄罗斯人听了都会不寒而栗:“哪个没有钱,就要他的女儿;哪个没有女儿,就要他的妻子;哪个连妻子也没有,就把他的脑袋留下吧。”

同时又采取怀柔、安抚和分化政策,保留各个小公国王公的特权和地位。要求他们效忠金帐汗的统治,从金帐汗那里取得“册封书”,才得以在其公国内继续行驶统治权。为了分化罗斯人,有利于对其各部的统治。金帐汗国从罗斯的王公中间选择一人,将他册封“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授权他代替金帐汗国统治罗斯各部,下令罗斯人服从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统治。

这个特殊的职位成为各个公国王公们的荣耀目标。1325年,伊凡一世以逢迊,贿赂钦察汗的汗妃及近臣,受到册封。伊凡乘机扩充势力,让莫斯科公国成为全俄罗斯最强大的公国。

十五世纪,统治俄罗斯及周边诸国多年的钦察汗国却衰落分裂成克里米亚、喀山、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等几个小汗国。伊凡三世利用钦察汗国分裂的机会,积极扩大自己的领地,俄罗斯国家的雏形出现了。

十六世纪早期,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形成了。1547年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举行加冕仪式,这位雄主决定以恺撒大帝为榜样。自称“沙”皇(沙。恺撒的俄译)。1552年攻陷喀山,以后又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占领了西伯利亚汗国。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喜欢唱烈性伏特加的俄罗斯人,也好象特别喜欢伏特加一样的强势政治领袖。每次出现这样的政治人物,俄罗斯的国力就开始上升。伊凡四世就是这样的强腕人物,他性格狂暴、手段凶狠、反复无常,用残酷手段剪除了反对势力,无情镇压了贵族叛乱,确立了沙皇专制政权。

幸运的俄罗斯民族,在相对连续稳定的历史时期,出了伊凡一世、三世、四世、彼得一世,叶卡特林娜二世这样的强势人物,使俄罗斯不断走向强盛。

彼得一世在自己传记的扉页上,写着“水域是俄罗斯所需要的”。因为,当时俄罗斯还是一个内陆国家,为了在欧洲扩张,强霸世界,出海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出海口的问题,彼得一世在1700-1721年与瑞典进行了长达21年战争,1722年参政院授予彼得一世“皇帝”称号。从而沙皇俄国被称为“俄罗斯帝国”。

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政变取得女皇之位,这位年青美丽而冷酷理性的日尔曼女人,忠实的执行了彼得一世的侵略扩张政治蓝图。膘悍的俄罗斯男人是不好驾御的。然而,她自己两腿之间的那孔美穴却成功的做到了,并为此付出了的自己一生。

叶卡捷琳娜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智慧不但驾驭了众多能征善战的将军,也驾御了波兰——这个欧洲的毫无民族自信的国家的国王,使其成为自己的傀儡。

然而,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男人都没有资格嘲笑这位叶卡捷琳娜女皇。因为,俄罗斯在她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特别是中国版图上处于这个时期的任何一个政客们,都没有资格来嘲笑,因为他们根本不配。他们不但没有从别人手中获得一寸土地,也没有能力保留住自己祖宗留下的一片一片国土,反而还让它不断的丢失和缩小。长生天给男人制造了三条腿,比女人多出的那条腿首先是让男人去顶天立地的,其次才是去和女人交合享受的。

长生天对俄罗斯民族是特别眷顾的,佑护到让其它民族嫉妒的程度。从伊凡三凡创建俄罗斯之后,俄罗斯的疆域在一尺尺的不断扩大,却从没有丢失过一寸。俄罗斯是一个令所有对手都不敢小视的民族。

当俄罗斯人为了实现雄主说过的“水域是俄罗斯所需要的”这句话,可以不断和瑞典鏖战,叶卡捷琳娜时期,又和土耳其人苦战不已时,中国版图那些貌视雄烈的强主悍将们又在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又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呢?

第二章 林丹汗与蒙古诸部

公元十六世纪,卫拉特蒙古人游牧在广袤的额尔齐斯河与叶尼塞河流域。这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无疑是十分美丽的。这里一直是卫拉特人牧马放羊、安居乐业的家园。

上溯到成吉思汗的时期,人们也知道南至贝加尔湖,北至叶尼塞河,西至额尔齐斯河之间的辽阔草原,一直是以忽都合别乞为首的斡亦喇部族及秃麻都,布里牙惕部、巴尔浑部的家园。他们在这里或游牧、或狩猎、或捕渔。

这是长生天赐给他们的美丽牧场。那个让世界都曾颤抖的成吉思汗也没有把它夺走。斡亦喇人就是今天准格尔部族的先祖。

蒙元政权在朱元璋贵族势力的打击下,退出中原,重新回到蒙古草原,史称北元。形成一个新的政治势力,一直与朱明王朝的汉人政权对持着。也就是说:“在当时的中国版图上,实际存在着两个最大的政治割据势力:北元蒙古政权和朱明王朝汉族政权。随着其它封建势力发展壮大以及北元蒙古政权的分裂,形成了青藏吐蕃贵族势力、西蒙古卫拉特贵族势力,东蒙古鞑靼贵族势力和建州女真贵族势力等地方割据势力。

北元蒙古政权退守北方草原后,蒙古本部分裂为两大政治势力:东部蒙古鬼力赤废除故元称号,改称鞑靼;西部蒙古为故元强臣孟克铁木尔所立,称为瓦喇,即卫拉特。

东蒙古鞑靼势力仍内乱不止,在巴图蒙克的统治下,出现短暂的统一。巴图蒙克就是鼎鼎大名的达延汗。达延汗将漠南蒙古分为左、右二翼,设六万户。左翼三万户,察哈尔、乌梁海、喀尔喀;右翼三万户,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达延汗驻营于察哈尔部。

达延汗之后,喀尔喀部因人口繁衍、蓄群壮大,一部分迁于兴安岭及辽河流域,成为内喀尔喀部;另一部分西迁和林,处于色楞河,阿尔泰山一带成为外喀尔喀部(为今蒙古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克铁木尔之后,瓦剌分裂为马哈木、太平、巴图孛罗三部分。归顺朱明王朝,册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巴图孛罗为安乐王。托欢时期,又统一瓦剌各部,也先时期进一步统一整个蒙古诸部、势力东达高丽。

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蒙古民族步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转折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蒙古诸部各自为政,割据一方。漠南蒙古与卫拉特蒙古虽不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而漠北喀尔喀蒙古与漠西蒙古卫拉特却矛盾重重,纷争不已。

这个时期的各个封建割据势力的领袖人物,没有一个发现雄踞俄罗斯的强酋伊凡四世的凶残目光,彼得一世举起的铁剑,叶卡捷琳娜伸出的魔爪……蜇据东北一隅而虎视眈眈的女真人,而那个奄奄一息的朱明王朝的达官贵族们还在女人的肚皮上发泄着自己的余威。

那个聚众闹事的盗马贼李自成,就不值得在这里出现一笔了吧?

朱明王朝末期,蒙古社会的政治格局逐步稳定为互不统属的三大区域:漠南蒙古、漠西卫拉特蒙古和漠北喀尔喀蒙古。名义上的政治中心仍是蒙古大汗的所在地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

长期的封建割据助长了蒙古各部分裂势力的不断坐大,各部贵族首领纷纷自称为汗。甚至,一个小小的鄂托克之长,也不知好呆的敢自封为汗了。

就在这个阴云密布、风飘遥的政治时期,蒙古黄金家庭——察哈尔部的林丹呼图克图登上了历史舞台。少年林丹汗继位后,企图强化名存实亡的汗权,委任特命大臣,奉扬黄教、兴修寺院。并没有让蒙古诸部形成的割据形势得到丝毫改观。

女真人却在努尔哈赤的经营下,实力迅速膨胀,明万历二十一年的1593年,击败蒙古九部联军,1616年建立后金国。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首先和政治幼稚的林丹汗开始争夺政治势力:蒙古科尔沁部、内喀尔喀五部。

——1614年,喀尔喀扎鲁特部贝勒钟嫩以女妻努尔哈赤子大贝勒代善;扎鲁特部鄂托克之长“内齐汗”,以妹妻莽古尔泰贝勒;科尔沁部的莽古斯贝勒也以女妻努尔哈赤之子;

——1615年,科尔沁贝勒孔果尔以女妻努尔哈赤;

——1617年,努尔哈赤以侄女妻喀尔喀巴岳忒部台吉。此时,科尔沁部三首领、内喀尔喀五部的二部首领都与努尔哈赤结了姻亲;

——1619年,努尔哈赤对不肯听命的其它各部采取兵威之法,击溃以宰赛为首的内喀尔喀联军。并俘获了主帅宰赛——北喀尔喀三部的盟主,努尔哈赤巧妙以此盟主为人质,使喀尔喀五部不得不听从于女真人。

显然,少年林丹汗的处境是极其艰难的。他不但要面对蒙古诸部的内部纷争,女真人的攻略、朱明贵族的骚扰、俄罗斯人的掠夺……他几乎没有一个值得依赖依靠的政治盟友,那么就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在这种政治情势下,林丹汗开始了企图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1625年,东征开始。首先围攻格勒珠尔根城,科尔沁部拼死固守,相持数日,女真人派出援军,林丹汗久攻不克,又恐腹背受敌,撤军而返。随着时间的推移,征讨科尔沁部失败的负面影响显露出来。特别是1626年4月,女真人以喀尔喀贝勒背盟通明为借日,强兵攻打洪巴图鲁所在的南喀尔喀部,穷途未路的洪巴图鲁只好投奔林丹汗。作为名誉上的蒙古大汗,实质上的左翼诸部之首,对洪巴图鲁这位喀尔喀总盟主的独断专行、自行其是的做法早已耿耿于怀,自然不会放过报复的机会。乘机兼并了他的余部,喀尔喀一代强酋、身经百战的英雄竞落到如此下场,让其它各部首领疑惧丛生,避之不及。

1627年,林丹汗又开始西征,在他领军西顾与右翼诸部激战之机,女真人乘机在蚕食辽东察哈尔部。林丹汗内部出现厌战情绪,属部乌珠穆沁、苏尼特、浩齐等部众先后逃至外喀尔喀。

1633年,皇太极组织女真、蒙古联军远征林丹汗,林丹汗败走大漠,次举又联合漠北争雄中败走青海的绰克图台吉,是年秋之际病亡于甘肃大草滩。

林丹汗的败亡,对蒙古诸部的打击是很大的。虽然诸部各自割据一方,但察哈尔作为蒙古诸部的精神支柱作用是其它部经所无法取代的。它是成吉思汗直属部族后裔。察哈尔部的溃散彻底折断了蒙古民族灵魂深处的那根傲举了数百年的精神支柱。

林丹汗为统一蒙古诸部所作出的努力是值得赞赏的。时势把他推到蒙古大汗的地位,但他却没有具备一个成功政治家的韬略和胸怀,东征西讨的结果是左翼各部不是投向女真便是叛逃朱明王朝,把最可能成为自己政治盟友的部族,一一推到了对手的怀抱,分析其失败的根原,其一,北元时期蒙古诸部长期存在的封建割据势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化解;其二,女真,明朝、蒙古三方角逐格局,也制约了蒙古社会的发展;其三,林丹汗实行高压武力手段,只能激化同蒙古诸部之间的故有矛盾。也对中国版图上的政治格局产生极大的影响。

林丹汗是一个具有政治理想的可汗,在十多年的蒙古统一战争中,对女真——努尔哈赤,采取坚决抗御政策;对内庸惩叛逆,先后征讨科尔沁,喀尔喀、土默特诸部,直到征讨自己的所属部族,为的是实现重计统一的蒙古各部,他曾说:“南朝(朱明王朝)止一大明皇帝,北边止我一人。使得处处称王,我当先处里,而后处外。”

显然,林丹汗也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蒙古大汗,一个部族的割据势力,而不是在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他统一蒙古诸部的失败,受伤害最深的是蒙古民族自己。西征前,辽东还活跃着喀尔喀五部和察哈尔八大营几个抗御女真的军事力量,而强大一时的喀尔喀五部,在女真和林丹汗的交替打击下,土崩瓦解了。这使蒙古、女真、朱明的政治格局,明显得朝着有利于女真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林丹汗的败亡其最大受益者是蒙古和朱明的共同敌人——女真人。

在中国版图上三大政治势力的互相角逐以及内部纷争,让中华民族忽视了另一个虎视眈眈的强大对——俄罗斯人。殊不知,中国封建贵族的内讧,最大的受益者是叶卡捷琳娜女皇。封建割据势力的政治短视,在客观上帮助了俄罗斯的不断东扩。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3529/

哈斯腾高勒(一)的评论 (共 2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