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探古寻幽三道拐

2013-07-15 15:04 作者:水云间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探古寻幽三道拐

文//白莲(何从花)

长江滚滚向东流,流不尽千古传奇万古风流。 神州绵绵西延川,道不完大好江河秀丽蓝天。一草一木皆具风华,一叶一花都有灵性,何况一座房屋、一条古街。

位于长寿老城区西南部的三道拐,沿着岁月的足迹从长江岸边顺着长寿梯(指三道拐的梯步,因为现在这些石梯成了城市居民漫步健身的最好锻炼场所,所以人们都称它为长寿梯。)一步一步向人们走来,述说着它过去的芳华、现今的流年。

三道拐的由来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国之初(公元1363年),设置长寿县,县址在如今临江一带的河街。当时,河街是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繁荣昌盛。明代中叶,扩建了后街、上鱼市街和上后街,就是现今的和平街。到嘉庆四年(1799年),由江苏状元石韫玉迁址凤山新署,但河街仍然是长寿重要的商贸窗口。为方便凤山新署与河街的往来群众,修建了三道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和平街的建筑多数建于明清时期,其中四合院及穿斗式结构的房屋颇具特色,特别是木雕艺术、镂空装饰、阁楼分层、一进两分式布局,很有历史韵味和观赏价值。

三道拐是一条大约五里长,用五百多级青条石板连接河街和凤城主城区的古街。沿山势而筑 ,蜿蜒曲折向上延伸。从下向上走,大拐小拐很多,但是有三个急转弯拐的幅度比较大,因而人们习惯性的把这条街称为三道拐。

建成之初的三道拐,具有晚清时期的民房式风格,典型的巴渝特色,属竹木夹壁结构,与和平街房屋类似,由于三道拐的特色,便于游客记忆,人们便把和平街归为三道拐的一部分,统称三道拐。因它是河街通往城内的唯一路径,而成为连接政治、经济两个中心的重要纽带。 现今三道拐保存完好点的建筑多修建于民国时期 。

三道拐的拐在哪里呢?处于和平街31号处为第一道拐,40号处为第二道拐,58号处为第三道拐。

记忆中的三道拐

在一般人眼里,三道拐只是一条坡陡难走、破败不堪的老街,城市改造遗留下来的一处尾巴而已。然而它蕴含的厚重文化和承前启后的历史遗迹,经过岁月的打磨,呈现新旧交替的容颜,无不昭示着它曾经的昌盛与富饶。

一 东武西文

家住和平街34号、今年82岁的邹吉元爷爷,9岁(他父亲早逝)的时候随没出五湖的同姓伯父,从江北隆兴迁来长寿定居 ,如今健在,耳聪目明,健谈。邹爷爷是久居在三道拐的工人,对三道拐的一些历史很清楚。

现今,邹爷爷因为有37年的工龄,领着两千左右的退休金,很清闲自在的在此养老。 邹爷爷直夸共产党好,想当年,国民党抓壮丁是强迫性的让人去当兵,而共产党的兵是自觉自愿去当的。所幸的是他在1949年只当了一年的国民党义务兵就解放了。当时在现在河街城西边,城二小滩子岩的地方建得有一座文庙(即尊孔礼文的地方),庙旁有一尊亏心菩萨,两眼圆睁,一手高举,一手作低舞状,一脚站立,一脚作势向前踢,甚是威武。亏心菩萨站立在亏心楼,亏心楼由八根一人合抱大的木柱合地围成。亏心楼是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做亏心之事,菩萨的眼睛是亮的,做了亏心事要遭报应,起着教人行善的作用;也是用来供游客商贾游赏之用的。

和平街东边五百来米的地方有一座武庙,就在老长一中旧址现在的红房子处。其时,森繁叶茂,林幽树密,是战时藏匿伤病员的最好场所。红军伤员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里疗伤养锐,武庙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战地医院。现今红房子旁边的树林里都能看见很多的坟丘,真正埋人较多的是一个个小土丘,而不是有坟头的地方。那时候,伤病员里有一些胆子大的,三五几个约起到街上来混东西。因为制度原因,不敢明目张胆的拿,就让一个人去看东西,另一个人趁老板不注意拿了东西递给第三人,第三人再传给第四人、、、、、、,这样的手法老板是不容易发现的,往往事后才知。然而这样的情况多了,就致使商家发现了问题所在,联合向时任长寿第一任县长的卢启勋告状。卢启勋下令严惩犯事伤兵,责令商家发现类似情况绝不姑息,可以当街暴打,如此一来,街面不再发生混乱现象,治安状况也改善了很多。

二 商会、街业

河街老电影院前身是长寿商会(长寿工商联)。商会名称来由,是因为它是由长寿商业部门,以维护商家的商业权益不受损害而成立的。商会的成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解放前二十年,国民党士兵扮着土匪,把当时长寿有名有钱的富豪名绅绑票(俗称拉肥),其中就有长寿商业首富杨伟洲。杨伟洲是当时的煤油大王,成立了亚细亚煤油公司(煤油俗称洋油,是从国外进口由长江船运而来),由于他垄断了煤油的批发还兼零售,银元赚了七八万。绑票事件,让杨伟洲萌生了成立商会的想法,他联合大商家们投资买枪买设备,请壮丁,建房屋,在最短的时间成立了长寿第一个商会,由他暂任第一任商会主席。

三道拐第二拐的侧面坡上有一个洞,曾经住过土匪(棒老二),山洞设施简易齐全,右边有石桌、石凳,左边有锅台、水井和厕所(茅房),外洞壁上还凿得有放置火枪的方孔,用来防卫的。由于洞口隐秘,土匪经常出来偷鸡摸狗,让百姓苦不堪言,解放军来清剿后才让居民商户安生了许多。

邹吉元爷爷没当兵后回到三道拐干起了做秤卖的行业。还参加过度量衡合作社(组),和缝纫社、铁器厂、五金厂、竹器编织合称为手管局,后来,铁器厂、五金厂脱离手管局归工业局管辖,长寿铁木社和长寿城关铸件厂也是比较有名的。当时的三道拐有盐糖一条街之称,也有手工一条街的雅号,这都是来长游客片面的看法。其实,三道拐不单是做盐糖、手工生意,从山下到山顶,照相馆、川剧院、电影院、布鞋厂、酒馆、茶肆、水局、饭馆等星罗密布,还有卖竹器和瓷器的,数不胜数,热闹非凡,一片繁华的盛大气象。

三 “背夫”、“磨坊”

87岁高龄的王贤淑婆婆也是一本三道拐的活字典。王婆婆从小在三道拐生长,打得一手好快板,能现编献唱。年轻的时候做杂货生意,她说三道拐依山傍水、梯多路陡,从长江水码头泊来的货物运到长寿各地,必须经过三道拐。那时候的盐糖贩运至垫江,都全靠人力挑夫和背肩工,需花上三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背肩工也被称为背夫,他们背东西渴了,就会歇气,用随身带的帕子揩揩汗水,喝一个随身带的生鸡蛋,解渴生津,起身再走,往往会吆喝一声,“嘿着咧,前面的,看到起,后面的,注意来也,走着的游客散开来、、、、、、”,其吆吼之声洪亮有力,让人不得不注意让道闪避。

曾经长寿到重庆的每一张船票都要抽一角用来修建长寿到垫江的公路,但是在国民党一天一个价(昨天十元法币能买的东西,今天用二十元法币都买不进屋,货币制度的不稳定,也是加速国民党政权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下,最终没修成,直到解放后才修通。

“磨坊”,这个名字让人想到的是磨面、推豆腐、榨油汁的地方吧?可是,在当时的三道拐,“磨坊”却是娼妓藏匿的场所。王婆婆称,她记忆最深刻的是解放后,毛主席下令娼妓从良,不许“磨坊”再营业。“磨坊”的女人被大麻袋笼住,每只麻袋上面写了张字条,姓名xxx,年龄几何,是某个地方的人。然后,政府让还未结婚的单身男子(都是些不好找老婆的单身汉)来认领,瞎猫碰死耗子,逮着谁是谁。

四 滑竿和号子兵

眼看着百年老树枝繁叶茂的伸向天边,把王贤淑婆婆的记忆拉得老远老远 ,仿佛那一匹摔死的骡马就像她自家的一样:那一年秋,一匹骡子驮着货物,非常吃力的走着,走到现今31号第一拐的这棵老黄桷树前,它主人狠狠的抽了一鞭,骡子疼得跳了起来,不小心摔下悬崖(那时候没有护栏)死了,从此政府下令骡马不准进城,当然这只是一个引因,主要是骡马的通行给街道造成的拥堵,在当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那时,有钱钱一点的客商进主城,就花两毛钱坐轿子或者滑竿,由两个轿夫抬上三道拐。当时的人力挑夫担重物从长江码头经过三道拐陡坡到凤山新署才一毛钱,挑夫的伙食一般就四分钱吃一顿饭,一个小菜,饭管吃饱。

说到时间的掌握,就不得不谈到号子兵。当时的号子兵分为几种。四点左右起床吹号(放醒炮)的兵称为号兵,也叫醒床兵。有事兵,是在有事情需要传达,纠集人员开会的时候才吹号,一般为义务兵。配备得有枪枝的号兵一般是由商会发放津贴,请的警察兵,专门在街道巡逻,维护治安。号子一响,滴滴哒哒,哒哒滴滴的在当时是最影响人们神经的一种声音。

五 牛克明与八角井

和平街15号横向望江躺着一条小巷,通往缆车滑道半山腰处有一口深十米左右的八角井,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当地居民常使用的古井,里面盛满清冽、甘甜的泉水。这口井因其井口呈八角状而得名,至今仍在使用。

因八角井的水质好,在解放前是当时有名的大商人牛克明的专用井。

牛克明是太平下牛家湾人,和至今尚健86岁的周方云老爷爷是同乡。 周爷爷讲述:牛克明现今若在世应该有一百零六岁,小时候到洛綦打工,老板开的是油坊和酒厂。那年土匪进厂来抢劫的时候,所有工人都被赶到院子集中,土匪喽啰到处搜索、打砸,却没有抢到一个大洋。土匪走后,老板很吃惊自己五六麻袋的银元不翼而飞,难道是不在场的小牛卷款逃逸了?于是命令工人四处捉拿。话音刚落,小牛出现,申辩道,老板,我没跑。看见土匪来了后,我赶忙把你的大洋全部丢进牛屎坑去了,让他们找不到,不信你去瞧瞧。老板方知幸亏小牛的机警,他才躲过了损财之灾,从此重用牛克明。

在老板大力提拔和支持下,牛克明在长寿现今八角井处开了一家酒水批发部。选址就是看中了八角井的水质,他用一根铁链锁住井盖和井身。不许当地人在此井挑水,称自己把这口井买了的。除非他允许(大家都望他开恩放井,不但是因为水好,还因为省了到很远的三洞沟沟边去挑的挑力),打开井盖,不然人们很难喝到八角井的井水。牛克明把在老板那里进来的原酒参如一定比例的井水,再出售批发,赢取暴利。

发财之后的牛克明在八角井附近陆续置办了泰康面粉厂、碾米厂、纱厂和织布厂,成为长寿城首屈一指的大商家。

今天的三道拐

1964年,政府为了节省来长游客和商人的进城时间,修通了连接河街到望江路的缆车站,就有徬江码头旁的河街是老城之称,三道拐走完之上方高楼耸立之处为新城;如今,昔日的新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城,称桃花新政府中心广场、阳世达世纪广场那边(包含正在建设的北部新城)为新城。

现今住在三洞沟的多数是佃客,少数是房主。原本的房主多数已经搬迁,把这里租给了来自不同地域的打工者。留在这里的少数房主都是些老年人,他(她)们舍不得离开生他(她)养他(她)的老地方。

绵延的长寿梯尽头就是繁荣昌盛的长寿主城区,梯上(城里)、梯下(三道拐)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大相径庭。梯上:人口密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灯红酒绿,高楼林立,商厦遍布。梯下:风轻林幽,道阔人稀,房屋矮陋,瓦舍木檐,百年老道,古风依旧。

在佃客眼里,三道拐无疑是一方世外桃源。首先,三道拐两旁树茂林深,古木参天,枝繁叶茂,绿意满目,藤蔓伸张,庭院幽幽,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其次,这里离城很近,对于打工一族来说,方便,当然,房租低廉也是一个隐性选择;第三,佃客们大多数来自五湖四海,虽然各自来长的目的和职业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佃客)而有着相似的生活历程,因此产生了共同的生活语言,就没有太多的尊卑世俗偏见,相处融洽。

和平街143号的李老今年73岁了,他在三道拐租住房子干的是替人磨刀打剪的活。磨了三十几年的刀,走街串巷,见了不少的人和事,感觉三道拐是当时长寿城最繁华热闹的地段,而且战争也没打到长寿来,长寿是块福地。现在,李老爹感觉生活很满足,称比解放前幸福几十倍。自己多少能够找点零花钱,闲时种菜卖,还有国家老年人生活补助金 。不比解放前,饭都吃不饱(他的住址名叫“叫花院”,原本住的是叫花子些,解放军来了,叫花子些就翻身变成有土地的农民。),衣也穿不暖。现在三道拐虽然比以前冷清,治安状况却好,不像过去那么多的偷鸡摸狗事件发生,这里进城方便,到寿星广场只需十分钟左右路程,走起也不累,当散步。

三道拐古街经过七百多年的风沧桑,至今保存较好,林葱树密,环境清幽,古旧混搭的别致建筑,风韵独特。

左边文庙右边武庙,紧邻三洞沟森林公园,倚西岩观瀑布,连接龙舌梁、定慧寺及詹家沱白塔等景观,和怀清台遥遥相望,是三道拐开发旅游的最好资源,而且三道拐的原风原貌,没有半点的做作的原生态,也是人造古街难望项背的一大特色。三道拐将原有的空间形态和人情风貌保留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纯自然感受 。

题后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 不回顾历史,怎知道今天的辉煌来自何处?记忆的片段,零零星星,点点滴滴 ,难尽三道拐昔日的风采。就像一棵树、一个人、一段岁月,皆是历史的足迹,虽然已随风化去,却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了永远也抹不去的痕迹。

顺着排列有序的青条石板铺就的石阶,一步一步向上缓行,看着三道拐两旁土木结构的古老建筑,你仿佛就在聆听他们述说过去的繁华,流逝的岁月。对照今天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回望三倒拐的陈年旧事,重要的交通位置,让人不得不惊叹历史、不得不佩服历史。今天的三道拐现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已经终结,然而在成为全国十五大历史文化名街后,将成为了三峡旅游线上一大靓点,继续它新的历史使命。

举动轻轻的双脚,踏上青青的石板,顺着石阶步入三道拐,缓缓上行。慢慢的欣赏古式房屋,聆听江风的声音,偶尔传来几声孩子的嬉闹,静谧,惬意。

落地的三角梅绽着紫色的光芒,流进眼眶。猛抬头,遮天蔽日的三角梅藤蔓铺满在用几根大竹筒搭架的空间,努力地伸展枝条,开放着娇艳、魅惑的紫色花朵。满含笑意的花儿们仿佛在说:欢迎大家到这里来,这里的风景最安然,看我的花儿有多美,我喜欢这里,你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0885/

探古寻幽三道拐的评论 (共 4 条)

  • 纤纤柳絮
  • 浅笔抒写
  • 小人物
  • 着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