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咬春

2013-06-24 13:11 作者:紫色烟霞  | 2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当巷子口或村头地边,响起了叫卖声:罗卜——罗卜来,青茬的罗卜,卖罗卜来——,立刻心儿暖暖的,感觉空气一下就也温暖起来,寒冷被那暖暖的声音压了下去,好似花儿含苞,好似燕子也已在飞来的路上了呢。

人儿们顿觉汗毛孔也开启,晚的天空里遥遥的看:斗柄东指,一夜间天下皆。春气生,寒潮退,万物复苏。哦,春天来了呀。

那声音就接上了那一声声的罗卜的叫卖声,似莺声燕语,也将人们的生活伴奏的温馨起来。

早耐不住那叫卖的声音的并不只是些孩子,而是那些上岁数的老年人,最是那些家庭的主妇和老人家,会拿出几元钱来喊着身边的孩童,叫着孩子的小名:嫚儿(或小儿)去买几个罗卜来。

那孩子应着,还口里直喊着:我好热了,要换掉棉衣了,老人们就阻止着笑说:打了春你也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天气呢。

记得孩提时的我,每每此种时候,就会被母亲制止:听话,千万不能这么早脱下棉衣来,春焐秋冻,还要再等等才能换下衣来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住在北方的我,感觉人们更加的重视立春,在立春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卖上几个罗卜,将那经冬储藏的罗卜用清水洗的干干净净,再用小刀子从头至根竖着割开。

立刻那只罗卜似一朵花儿似的一瓣瓣盛开在眼前,青青的茬泛着春天的色彩流光,就如一场小后的草地茵茵的漾着春意,一派细雨湿流光之景色

一家人围在一起,再将一撮茶泡在紫砂壶里。切开罗卜的人就用手最先举给家里的长辈,有邻里在就在举给邻里,家里其他的人就自己从那手里拿上一小块,那似花瓣一样的一小块罗卜,吃上一口,脸上满是欢喜的说:春,我咬到你了。

这就是咬春的习俗,在立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罗卜,那罗卜的滋味,有些辣辣的一丝后,是微微的苦,还有点点的涩,但最后却是缕缕的甘甜,这不正是春天的滋味,也正是生活的原滋原味吗?

于是会想起一首诗来:“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响动牙唇;帝城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由才此不难想像,那时咬春的风俗就非常浓郁的。一个“咬”字,是恬净的一份心情,是怡然开怀的心境,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也是咱国人传统特有的一种风俗。

在老家还有吃香椿的习俗,将那头茬椿芽采摘下来,只是看着那紫色鲜嫩的芽儿,使人未曾尝鲜就齿颊留香,也是最先放清水里洗,边洗边忍不住拿一颗放嘴里咬着:哇!好香甜哦!洗好后再加盐揉匀,蘸上面糊,放进油锅里炸黄,便是有名的“炸香椿鱼”。

眼看着香椿鱼儿在滚滚的油里炸的金黄金黄的,在油锅里翻滚着,好似一群金色雁儿们在春水里欢快的嘻戏。顿感春意融融, 春气顿升。

等到都漂起来时就捞出来,一家人也是围在一起,各自的咬上一口,那真是满口流香,那香甜的滋味也恰如春天里的百花的香百草的香,缕缕的在人们心底、肺腑里弥漫着荡漾着。那般的温馨抒怀。

咬春,人们都喜欢也一直保留着这个习俗,其实更多的还是对春天更多的美好向往,总是想把春天留下来,希望春永驻人间,不想让春就这么匆匆的走掉。

儿时的我很喜欢同小伙伴们一起咬咬春,几个一般大的孩子在一起各自拿着罗卜又蹦又跳的咬着青青的罗卜,说着笑着唱着,叽叽喳喳,似一只只儿在歌唱着春天,似一朵朵花儿在妆伴着春天,又似一只只飞行在蓝天下的紫燕,投下来的一剪剪紫色的影子,蔓妙地穿行在春地上。

春天是美好的,生活更是美好的,谁又不想与春同住呢?咬春的习俗还将流传下去,若果有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习俗,真的有些遗憾呢。

又一次听到街头巷尾的叫卖罗卜的声音,那叫卖的人儿把那叫买词谱上了歌词:青青的罗卜哎——青青的味儿,咬一口儿呀,美美的春滋味儿——

听到那叫买声,早已不是孩提的大人们老人们,依然有着孩子般的心动与喜悦,依然会兴奋,呼着小儿女或孙男孙女,去街头上去巷尾找那买罗卜的,寻到了远远的,就故意的大声喊着:给我来要几个,也咬咬春呢。”

接着一家又一家,一户又一户的人家都从家里出来,说说笑笑的,你一个他两个的买着,都欢喜的说着:咱也咬咬春,又是一年春来到。那个也回说:今年的春真早,那收成一定不会错不了,现在的生活呀,那真是要多好就有多好呢。

是呀,谚语说的好:“咬春咬春,咬出黄金!”那么我也要说:生活生活,就是美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40113/

咬春的评论 (共 2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