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电视情缘

2012-02-28 19:41 作者:清风细雨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三十多年前,在我不到十岁的时候,家里人口多,劳力少,每年年底生产队决算的时候,我们家都要欠队里一大笔缺粮款。有一年节前夕,父亲和我把家里母亲用一瓢水、一瓢糠辛辛苦苦喂养的家里唯一的一头大肥猪,赶往20公里外的县城去卖了,给生产队里上交口粮钱。记得那天,我们起的很早,费了好大的劲才办完事。

歇息的时候,我这个乡巴佬在县城最大的百货商店里,看到了一个头上长着两只角(天线)的木匣子。它们不但会说话而且还会唱歌跳舞,感到非常神奇。售货员阿姨告诉我,那个东西叫电视机。记得当时我硬要缠着父亲用全家令我的口粮钱把这个匣子买回家。为此,不仅挨了父亲辛酸的责骂,还挨了父亲心痛的巴掌。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看电视。

回家后,我把城里的见闻讲给村里的小伙伴,大家都还以为我在白日说话呢。以后的每年春节,我都要缠着大人一起去城郊的亲戚家拜年,因为在那个镇上有我日思想的电视机。

那时候,电视机是件非常奢侈的东西,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一般一个集镇上才有那么一两台,而且还是黑白电视机。如果谁家播放了电视,左邻右舍都会凑来瞧稀奇,常常是挤得水泄不通。尽管那时候的电视信号非常不稳定,播放的时间也不是天天有,而且节目内容很少,屏幕上还常常会出现花、横线现象和一阵阵咝咝的杂音。可我们看电视的劲头依然丝毫不减,有时候哪怕只有模糊的伴音声都要听听过过瘾而不愿离开。节目中一个个不太生动的黑白形象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大约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已经享受到生产承包到户硕果的农民们,一个个丰富文化生活的愿望十分迫切。乡政府的领导在大家的呼吁下,便动员村民集资在乡政府背后双龙寨的山顶上修建了一个电视信号差转台。记得当时为了选址找信号,我在隆的天气里帮忙给城里来的技术员背仪器整整跑了三天,双脚都打满了血泡还不叫痛。

那时候,我家终于买了第一台14英寸的黄河牌黑白电视机。当我们搭上天线,终于坐在自己家里,享受到了城里人才有的快乐时,全家人就像过喜事一样,甭提有多高兴了。尽管当时只能收看到市里转播的2套节目,而且在遇到了刮风和下天时,设备还常常罢工。但这却是我们那个贫瘠的山乡中除了偶尔一两次电影之外唯一的文化生活了。从那个时候起,我们从电视上了解到了新闻趣事,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好精彩。记得村里有对小夫妻成天呆在家里看电视连续剧,竟然半个多月不愿下地干活,年迈的老父母批评他们,没曾想父子二人竟干起了架,差点闹得家破人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遗憾的是,由于质量的问题,那套插转设备只维持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坏了。自这之后,老家好几年都看不到电视节目。这种光景一直延续到十年前有线电视光缆线通过村里,特意给我们开了个口才解决问题。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社会中,电视机已经成了每个家庭必备的日用品。记得1998年初,我咬牙花了差不多一年的工资买了家里第一台2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那也是我结婚时置办的唯一一件值钱的家当。为了看上更多更好的节目,我到市里电视台通过熟人关系安装了有线电视。从此以后,一家人好多个开心的日子,都是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中获得的。

大约是在2008年,突然接到有线电视台的通知,市区的电视节目信号将全面升级,除保留中央一套、陕西一套等几套模拟信号节目外,其余的将逐步进行关闭,如果用户不购买数字节目信号电视就看不成了。当时,广电网络公司还承诺对初装数字信号的用户免费提供一个机顶盒。初开始,我们家属院的大多数人住户都对广电网络的做法表示费解,一个劲地责怪广电网络公司这种行为霸道且不地道。后来通过认真了解,又在别人家看到了数字电视节目后,前后相互一比较,才感受到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好多了。节目内容更多了,画面质量也清晰了,而且还增添了电台节目等许多新的功能,于是乎便毫不犹豫地纷纷开通了数字信号。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年初我又新添置了可以收看网络电视和高清节目的电视机了。收视的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图像质量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不仅给我们全家带来了视觉盛宴,而且还能辅导孩子学习呢!

如今,电视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了,它已经由原来文化生活日用品摇身一变而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中时刻都离不开的第二个伴侣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3128/

我的电视情缘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