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别做生活中的“祥林嫂”

2013-06-05 08:27 作者:夜雨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那个女孩儿叫张静,我现在还清楚的记起她的名字。

那时,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我,因工作需要,调入到了一个新的小学。学校安排我教毕业班语文课。

如果不是那篇作文,我怎么也不会特别注意到这个有点普通的女孩儿。我一直都要求学生有写日记的习惯。那次,作文课上,我不再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自己从自己的日记里挑选出一篇自己最喜的誊写在作文本上,就是这次的作文。或许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这篇作文写的都出奇的认真。

批阅时,我见到了那篇作文,现在,已经不能记起整篇的文字,而它当时带给我心灵的震撼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一篇记叙了和一个在年幼时抛弃了自己的妈妈见面的经历。文中从幼时对妈妈的怨恨、思念写到真正见到妈妈的悲喜交加。有自己的委屈、有对妈妈不尽怨恨、有自己的撒娇、有对妈妈的无限依恋,无一处不是出自心声,发自肺腑。读下来,我仿佛感觉自己身边就站这一个正在哭诉的小女孩儿。真的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之手。

于是,我开始注意这个女孩儿,一个张白白净净的脸,一双水灵的大眼睛里透着淡淡的哀伤,短短整齐的剪发头使她透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从她同村的教师的口中,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父亲很早就到南方打工,竟然在外边又有了女人母亲一气之下离了婚,把两岁的她独自撇给了外婆,远嫁他乡,坚韧的外婆忍着艰辛和悲伤将她养大。我顿时理解了她的成熟,也感动着她的懂事。

在征得她同意后,我把这篇作文作为一篇真情实感的范文在班内进行了朗读和评论。她赢得了同学们的一阵羡慕,也换来了同学们的一片同情。我看到她那充满着忧伤的脸上泛出了少有的笑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她引起了我的重视,从此好像也一发不可收拾,每一次作文,她不再按照我布置的题目去写,整篇整篇的记叙有关她和妈妈的一点一滴,有离别的思念,有重逢的喜悦,但更多的是被抛弃的怨恨,她不恨爸,因为对于她,爸爸已经成了一个名字,除此,再无任何印象。但她恨妈妈,怨她心狠的抛弃自己。

一篇,两篇,三篇,每一次都是一样的基调,一样的语气,情也是真情,感也是实感,而且愈来愈浓烈,更多的是对妈妈长时间不来看她的怨恨。我突然感觉好像有点问题了,她不是在写作文,而是通过作文在控诉,她想通过控诉引来妈妈的关爱,老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的同情,而恰恰这时,同学们似乎对她的控诉麻木了,也不再羡慕她的真情实感了。

我感觉应该和她谈谈了。我找来自己读师范时的一本文选书,因为里面有一篇鲁迅的《祝福》。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把书递给她,然后交待她,回去看看这篇小说,特别认真读读我划横线的部分。她很不解,可是还是接过书走了。我划的是祥林搜重新返回鲁镇一遍遍泣不成声讲述自己的阿毛悲惨遭遇的那部分描写。

第二天,我又叫住她,问她书读过了吗?她点点头,然后说,不太懂。我想这是真的,因为这是鲁迅的作品。可是你知道祥林嫂重新回到鲁镇后讲自己的孩子阿毛的悲惨命运的时候,开始是人们给予她的是出人意料的同情,而后来却变成了“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再里也见不到泪的一点痕迹了”吗?我问她,她摇摇头。我接着说,就是因为她第一次给人讲过之后,发现效果出奇的好,博得了人们的同情,于是她反复的讲起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但话讲过一遍,就不是新闻了,讲了两遍、三遍,就是重复了,重复的东西就没人愿意再听了,人的同情心是有限的,于是就会有“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再里也见不到泪的一点痕迹了”。听完,她点点头,好像是懂得了我的意思。

我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我们可不要再做生活中的祥林嫂,你想到自己离开妈妈后的思念之苦,也应该想到一个妈妈离开孩子的思念之苦。你还应该看到年迈的外婆独自抚养自己成人的艰辛和毅力,更应该为自己离开父母后的自立自强,成长的健康感到自豪。这些不也是更值得倾诉的吗。听着,她懂事的点点头。

我想办法通过她的外婆联系到了她的妈妈,我请她到学校来,我给她看女儿的倾诉,她看得痛哭流涕,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告诉她,现在说对不起已经有点晚了,既然不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就应该给她一个完整的母爱。妈妈点点头。我们约定,一个月一定要回来见一回女儿。

我知道,她除了残缺的母爱,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关注。上课时,我赞扬她的文笔优美,引导她去发现生活中更美的事物去描写、去记叙;我表扬她感情丰富,总是指定由她去朗读那些充满感情的课文。她每次都不负众望。在班级举行的一次课文朗诵比赛时,一篇《凡卡》,她朗诵的全班都是抽泣的声音。作文中除了对妈妈的思念,更多的是生活的充实和美好,有对外婆的赞美,有对自我的肯定,她又拥有了同学们的羡慕。她渐渐的回归了,她带着她的阳光和自信融入到了同学们的中间。

期中考试之后的家长会上,我出她意料的把她的妈妈请到了班里,给了她一个惊喜,当我当着全体家长的面,把她半期获得的奖状颁给她的妈妈时,她们相拥喜极而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44501/

孩子,别做生活中的“祥林嫂”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