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担水的日子哟

2011-11-30 15:05 作者:南山刺槐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的家乡宽川有“礼县粮仓”之誉。因为宽川的气候阴湿,土壤大多是红壤和半红壤,适宜种植耐旱作物,即使遇干旱少的年份,粮食也能稳产增收。所以周围人有“成了两傍山,歉了两道川”说法。

在这么一个旱涝保收的山区生活应该是幸运的了,但对我们村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幸运了!

我们村坐落在半山腰上,疏疏落落的人家,远看去就像横着长短不一的诗行。记忆中的每天早上,天刚麻麻亮,村里人就起身了,第一件事就是担水。于是,村庄就醒了,就有了人影的绰约和水桶的晃荡,活像一个个标点符号游离于诗行。多少年来,祖祖辈辈就这样用双肩担起了水担,担起了太阳和月亮,就有了担水的日子!

不早起不行啊!诺大的一个村庄,全村百十户的人畜用水就靠那两眼山泉,起得迟了就没水了,就得在泉边“守株待兔”,要不就得去山下的小河里担水。一遇天旱,泉水干涸了,也只能到河里去担水了!

到河里担水可不是件轻松的活计。从村里到山下至少要走二十分钟时间的坡陡路,下去的时候轻松,回来的时候,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担上那么两桶水,又窄又长的水担压在肩上,每走一步,肩膀就会锥心的痛。找个地方歇歇吧,山路凹凸不平,水桶落地就会倾斜,好不容易担上的就会漾出来,看着怪可惜!索性不歇了,咬一咬牙,憋一口气,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一步一步地往上挪吧!阴雨天气,路上满是泥水,抑或天下后,路上积雪不化时,担上一担水就能体会什么叫千斤重担,什么叫行路难,既要身体前倾踩稳脚跟,步步为营,又要保持水担平衡,防止水漾出来。这时候脚上必须要套上“脚爪”一类的防滑器具,否则,脚下一滑,一个趔趄,那肩上的担子就会滑落,水倒了不说,水桶也会四分五裂的。

不过,对大多数身体健壮的庄稼人来说,担水不仅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享受、一种情调。很难想象,一个人肩上压着担子,却在山路上走得不急不缓,气息均匀,两只手悠闲地拢在袖筒里,任水担和脚步平行起落,桶里水平如镜,不会溢出一点来,偶尔不太自信,只需摘两瓣菜叶浮在桶里,这一路上就不用瞻前顾后了。有些年轻后生还一路走,一路南腔北调地哼着只有自己明白的曲调,举重若轻地一路婉转而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就有了生命。真佩服我的先辈、我的乡亲们的坚韧和刚毅,在这条路上,多少年来担着两只水桶,担着艰辛生活,担着蹉跎岁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走得那样稳健,走得那样执着、平淡而又坦然,就像肩上的那两桶水一样充盈而波澜不惊。

因为担水比较费力,稍有不慎会摔坏水桶,所以大人们一般不让孩子担水,可是一到酷热难当、虎口夺食的农忙季节,人畜用水大增,大人们又都在地里忙碌,孩子们理所当然地成了家里的“水手”。

这时候我也加入了“给水”队伍。最初几年由于个头小又没力气,所以我只好和二哥一起抬水。两人抬一桶水也不费力,但需要两个人同步协调、缓急相和,不管哪个走得太快或太慢,桶里的水就会漾出来,洒人一身。那时候二哥总是让着我,让我走在前面抬得轻。可我还是斤斤计较地耍赖皮,把水桶不停地往后移,弄得二哥没辙了就会揪我的耳朵,我也就借题发挥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那时候,天天盼着自己长大,挑起担子给家里担水,减轻父母的重负。

后来我长大了,去了外地上学、工作,能挑起担子的我,却没有在那条山路上走下去,没有学会在雨雪天气路面泥泞冰冻时担好两桶水,走好每一步路。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担上一担水,走不了几步便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两步一停,三步一歇,肩上担子左摇右摆,上下颠簸,桶里的水咣当作响荡漾不休,一路飘洒,到回家时已没有“满载而归”的感觉。一路上,恐怕村里的人在暗地里笑话我吧!

说来也真该让人笑话,多少年了,我连一担水也担不好,高一脚低一脚,肩上的担子晃来晃去,怎么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稳、走的好呢?自己怎么就那么浮躁、那么幼稚呢?我想,还是得学学父辈、学学乡亲,学会担着担子在山路上行走,学会他们的稳健、执着、和坦然,走好自己的路。

如今,党的政策惠风和畅,山区变了样。老家的村庄用上了自来水,拧开水龙头,水哗哗地流出来,山村平平仄仄的日子里就有了欢唱,和担水有关的诗话就在记忆的深处流淌。

缺水和干旱给了老家村庄不幸和缺憾,有了这些不幸和缺憾,村庄里的人才有了坚韧和强壮,村庄的炊烟里才升腾出希望!谁说村庄是不幸的呢?

那担水的日子哟,怎能让人忘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37290/

那担水的日子哟的评论 (共 5 条)

  • 疯狂侠客88
  • 梦天之蓝
  • 赛飞
  • 依儿
  • 剑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