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一种“谢谢”—— 一个时代的悲怆之声

2011-11-07 09:10 作者:黄文俊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又是天了,我永远觉得冬天最好!

每天忙忙碌碌,公交车!学校!宿舍!可能是妈记错了,其实我真是属马的,要不然也不至于如此“疲于奔命”。是啊,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每个都似乎在奔命。在这个城市除了书本上记载含糊又不抽象的人文气息与和谐之外,在现实中我找不到半一点人情味。宁愿相信自己太过于封闭,缺乏情调,否则的话真的是一个城市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前些天北京比较冷。我在西苑站等车,寒风中夹杂细,不听使唤的身体一直哆嗦着。等着808路着实体会了望眼欲穿的痛楚。看见一位老者陀着背衣裳已然湿透,蹒跚在等车的人群中,一手握着一个塑料杯子直哆嗦,见人就说“谢谢”,很明显他是想人家要钱。尽管他步履蹒跚来回无数次;尽管像嘴里一直叨念着毫无新意的对白“谢谢”;尽管可能还有很多尽管,可是终究是没有一个人在杯子投币。或许是他乞讨的手法太过于业余,或许是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对于这些群体对于这些事实已经是习以为常了。都说这些事见多了,哪怕有满腔同情心也不会去施舍出绵薄。

我上了车后找了最后的一排座位坐了下来,才发现这位老者已经坐上了车,总之我没有注意到他什么时候上的车。但我可以肯定乘务员的眼睛比我的好使,毫不费力就能发觉他没有刷卡就上了车。乘务员走到了老者面前甩出一句京味十足的“你干嘛不刷卡,没卡买票”,老者嘴唇机械的动了动“谢谢”“谢谢”。“你老说谢谢干嘛啊,你甭给我说谢谢,买票啊,不买票你就下车”老者仍是一个劲的“谢谢”,车一直没有启动,两人一直在干耗着,车里的乘客也在观望着车里变得安静很多,说白了就是一块钱的事。几分钟乘客们不耐烦了开始“沸腾”了,公交车司机最终没能犟过乘客的沸腾和老者那连串“谢谢”,勉强的转动了方向盘。

一路上我一直观察着那位老者,我发现他似乎对窗外的雨景非常向往,隔着玻璃“欣赏”熙攘的北京大街!车子经过了中关村,经过人民大学,还经国图。我试着猜想老者的目的地,他似乎对每个地方都充满新奇,可又似乎不愿离开这刚坐热座位。或许他和很多人一样没有自己的目标,一切随缘该下就下吧!我只是没有想到他会在繁华的西单大街停下,朝纷扰的人群中走去,最终消失在这大城市熙攘杂乱的人海中。

雨停了下来,我还没有到站,嚼着嘴里槟榔一直到苦涩。一路上我想了很多,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同老者一样遭遇,忘了带钱或是压根就没有钱坐上了公交,尽管有万遍“谢谢”人家也不领情。会不会也拿着破碗穿梭等车的人群中让人避之不及。看着老者选择在繁华的西单大街下车我顿时明白了,其实谁都有权利去坐公交,逛商场,品国图……尽管乞丐也如此。可现实总会告诉你不配或者是连自己想象这些都觉得是奢侈了。他向西单大街的人群中走去,没敢想去享受逛商场购衣物的“品味”,只是因为在人群中作揖多道“谢谢”就能够多接受乐施者的一块半块而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繁华首都缺什么,难道谢谢吗?尽管要谢,为什么要谢,谢谁?是不是也应该学学某运动员要先谢党和国家,然后谢领导?是不是像老者一样要谢着“打赏”的人,谢谢施舍座位的乘务员。我霎那间觉得这“谢谢”二字有时候不但不是文明用语,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想想在大街上、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多少人磕着头,哭着重病的孩子或者是露出残缺的四肢如复读机重复着“谢谢”“谢谢”。这“谢谢”谢得太挣扎使我们听得也太挣扎。于是我们收藏了仅有同情心,装作视而不见,让他们去谢国家。如果不是今天的人们太讲求礼貌的话,我只能相信这些无奈的“谢谢”是被生存或是生活的残忍所逼出来的!

常讲“谢谢”是文明的表现,可有些“谢谢”就直接证明一个社会不安和一个国家的悲哀。理性一点说“谢谢”一词不仅折射和谐同时体现很多不和谐。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位刚出院的老太太面对镜头“谢谢党的政策,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我的阑尾炎一辈子就不得治,是党救了我啊!”悲哀!真是悲哀!谢得不费力却很彻底。只是辛苦大辈子,一次医院都上不起,能怪谁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26518/

有一种“谢谢”—— 一个时代的悲怆之声的评论 (共 4 条)

  • 水水
  • 泉水叮咚
  • 疯狂侠客88
  • 依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