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2011-10-15 20:00 作者:zxz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记得古人曾把学习的过程总结为三个必须经历的境界,并借用诗词形象地加以描述。是为“昨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尤其是这第三境界如登泰山,一览众山小;如临佛国,彻悟如来大。由此我心生联想,教师这一职业是否也有相似的几个阶段呢?教师干到什么份上才算入至高境呢?

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一般对自己可能一辈子从事的职业充满了新奇、期待和热情。这从他们年轻的脸庞,谦逊的笑容就能看得出来,正如大四的学生一下子就能认出大一的学生。现在他们带着全部的学识和理想加入到教师的队伍中来了。

作为教师大都对自己的第一节课印象深刻。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第一次走上讲台就发生了3秒钟的“断电”,头一天背好的“台词”一句也想不起来,明明是下午的英语课嘴里却冒出了“Goodmorning,class!”,等我反应过来,下面已是笑声一片。我赶紧弥补由此带来的尴尬,整节课感觉上“刑场”;反复看教案也像演员看剧本,不敢看学生又像初次登台的小丑不敢看观众。一节课死活结束了,感觉额头湿湿的,衬衫凉凉的,坐在后面听课的“师父”脸色青青的。

不过,我发现现在的师范生的心理素质比我当年好得多,看上去老练成熟不怎么怯场,课上起来虽然略有不足却是有板有眼。但我想这时的教师对教学还是懵懂的、被动的,与其说他(她)在上课还不如说他(她)在背课,按图索骥,一丝不苟,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教法也是模仿的、刻板的。

经过三、五年的“摔打”,一个新教师就慢慢成长为一个“年轻的老教师”,这个时候他(她)的教学方法已经相当娴熟,各类课型也游刃有余、把握有度。其中不乏佼佼者会在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但这时的教师会发现自己好像进入了教学的“迷茫期”。只有教学,疲于考试,多年教学反而感到越来越不会教了;新的理论像风一样东南西北地吹过来,自己搞不清该跟哪片云。这时的教师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将教师看成一种职业,尽职就行,甘心做一个“教书匠”;一是患上职业倦怠病,耐不住清贫,经不起诱惑,或私下“搞副业”,或辞职下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而要走出职业倦怠的“沼泽”,我认为出路是教科研。当一个人日复一日重复同样地劳动时,厌倦之情在所难免。这时唯有寻找新的兴奋点、新的目标、新的高度,才能激起攀登的欲望,激发奋斗的力量。教科研无疑是一剂良方。通过教科研,教师能找到新的“战场”;通过教科研,教师能明确新的方向;通过教科研,教师能加快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通过教科研,教师不再感到教书枯燥乏味;通过教科研,教师重又拾取丢失的幸福感。这时的教师仿佛眼前打开了另一扇门,对教育的看法也与从前不一样。由被动变主动;由教学转向教育;由教法转向学法;由教材转向学生;且乐此不疲。

有了自己教育思想的教师,(哪怕这种思想是从别处借来的),他(她)就有了灵魂,有了翅膀,有了家,有了为之付出终生的理由。我想拥有教育思想应该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吧。这样的教师在哪里,远的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近的就是你本地的教育名家、报告人。当然,现在提倡终生学习,所以现在看来学习还有更多的境界,那么教师的境界自然也是无止境的。

从职称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人生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学教师有初级、中级、高级乃至到特级,现在又有了中学教授级待遇,凡此种种都是在鼓励教师不断进取永不懈怠。但我想级别的高低不应是年限的多少,论文的多少,而应是思想的比拼。

古人用诗词概括了学习的三个阶段,我这里不揣浅陋不妨套用一些当代名句来形容做教师的三个境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此第一境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第二境也;“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此第三境也。不知当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21266/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的评论 (共 2 条)

  • 赛飞
  • 羽痕丢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