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11-07-15 13:25 作者:文慧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从前有一群渔夫到海里捕捞沙丁鱼,可是他们捕到的鱼总是还没有到达岸边就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想了无数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然而,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死鱼的价格贵出好几倍。这是为什么呢?这条船又有什么秘密呢?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鲶鱼,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鲶鱼,鲶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鲶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下来了。这就是“鲶鱼效应”的由来,其中的道理非常的简单,无非就是人们通过引人外界的竞争者来激活组织内部的活动。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竞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如果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和企业之中没有了竞争,这样的话企业也就没有了创新的意识,这样的企业也活不了多久了。无论是一条鱼﹑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如果经常处于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境地,那他就不会有所发展,只能在悠哉游哉的环境中“安乐死”。

古代的大思想家孟子,我们都知道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其中有几句十分值得大家知道,现在引用下来供大家分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古代的思想家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戒。从古代至今天,大多数成功的人士都出至于贫困的家庭生活中,他们从小就立大志,他们并不以贫穷为耻辱,贫穷反而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例如中国古代的欧阳修先生,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穷困生活困苦,家里没有钱财钱供欧阳修念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画画,并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四书五经类的文章和篇目。到欧阳修年龄大一些了,家里还是没有钱供他读书上学,于是欧阳修先生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害怕读了忘记了就进行抄写。就这样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另外还有我们《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先生,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家里生活的很困苦,有没有什么亲人可以依靠和投奔的,于是其母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随着范仲淹越来越大,(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童年的事情以后,于是就想回自己家乡去,于是范仲淹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也不知道疲惫夜以继日的进行苦读。五年中范仲淹先生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为了是节约时间免得早晨起床时穿衣服浪费大量的时间。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还是不去睡觉,于是他就端起一盆水往自己的脸上浇去。(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除学习以外什么事情也不敢,因为家里穷,他就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了饿得实在是不行了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范仲淹成功的,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成功的人士,正是因为他们吃得苦中苦,才成为了人上人。家庭过的好只能为我们的成功助一臂之力,根本的成功还要依靠我们自己。成功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成功,成功是为了我们自己以后有更好的日子过活。有的孩子认为,我爸或则我妈妈是什么什么大官或则是什么大老板,自己以后不用努力就可以生活,爸爸妈妈给我留的钱够我花一辈子了。这样想的孩子一般不会成为什么有用之人,顶多成为一个小混混什么的。有的还成为犯罪人员,成为社会上的“人渣”。到如果你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会说:“爸爸妈妈从小不管我们,他们成天忙工作只给我们钱花,要多少给多少,我们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于她们有关。”钱在生活中没有真的不行,但是并不是钱就能解决一切事情。在安逸的环境中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自己有力的家庭环境,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而不是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要成功成功是每一个人的想。所以安逸的环境更利于我们的成功,但是就在于看你怎么用。

在我们的团队中其实也要注意这样的苗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要忘记这句古训,既然安乐是死门,我们就不要去走这个死门,我们就走忧患这个生门。在一个成功的企业中,它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如联想公司还有海尔公司,他们并没有因为在中国的企业中独具鳌头而停滞不前了,而是更加努力的去创新,取出的更大的成绩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吴晓波的《大败局》中他给我们讲述了许多的失败企业,其中的一个亚细亚本来经营的那么好,可是后来也破产了。在新世纪之初兴起了那么多的企业,可是他们好景不常就多败走麦城,实在是让人心寒。

福特曾经说过:“在我的头脑中,最害怕的就是安逸享乐了。”福特经营的福特公司之所以经历那么多年还依然独领风骚,原因就是福特懂得,过分安逸享乐会成为一个人或则一个企业的绊脚石,不会用什么大的帮助只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人生在世不要过分的安逸享乐,过分的安逸享乐终究会把自己葬送火海之中。

从“鲶鱼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发展。这也不正好印证了,达尔文的那句话“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吗?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似乎过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当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时候中,我们还在悠闲地研究故纸堆研究那些毫无疑义的东西,始终恪守着儒家的那一套“三纲五常”什么的。后来在与西方竞争比较中我们以失败而告终,在其中中国人饱尝了羞辱﹑辛酸,从此国人发奋不在研究什么故纸堆了,要向西方学习了。终于在今天,觉醒的中国已勇敢地打开国门,实现了改革开放,努力并主动的去迎接竞争的考验。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好处多多,让国人看到了光明,焕发出新的活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21世纪的知识性的社会,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的主旋律,像《装在套子里的人》那样,把自己束缚在自己的世界中已经不可能了,如果在那样我们已有死路一条,最终我们会以失败告终。正如那呆滞的沙丁鱼群,因为没有竞争处在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所以终于在安逸的环境中死亡。后来出现了沙丁鱼,沙丁鱼虽然是他们的天敌,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却帮助了它们,给它们提供了生存的机会,所以我们不要不欢迎竞争,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勇敢地投身到竞争的海洋之中吧,只有竞争才能给我们提供大的生存生存发展的机会,这样我们才可以活得更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3379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评论 (共 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