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聊“中国散文网”

2011-06-23 17:29 作者:昆仑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加入“中国散文网”有一段时日了,领略到以往少有的蓬勃气息,深为许多年轻文友的才气所震动。

我的《童年的拷贝》已连登了20篇,尽管点击率不高,喜欢听老故事的人少,但毕竟动用了玉网有限的资源和编审的劳动,借此深表谢意。

“中国散文网”以“中”字头冠名,让人敬而仰之。殊不知,她的确是一片温馨的园地,为全国散文好者提供了历练笔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有一批文学新人脱颖而出,赶超先人,刷新华文史。联系个人的写作感受,愿与文友们聊聊,仅为一孔之见。

一、文字上“按价付钱”

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对写手是功力的考验。读了许多文友的作品,其中有的慷慨解囊,扬扬洒洒,不惜笔墨。试想,多大的题材,多大的文章,你是否游刃有余,娴熟驾驭?“一字不精死不休”“字字皆血”过于苛求,可是否坚持了“按价付钱”呢?

长作不等于佳作,袖珍的不一定低劣。柳宗元的《江》、马致远的《秋思》都不长,却千古绝唱。话扯远了,咱们女特务(恕如此称其笔名)的《茶乡沉醉》,文字清新简约,细品就是一幅水墨丹青。(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结构上“心脉清晰”

“心脉不清”是作品最要命的,这也是写作的大忌。众所周知,文章(作品)是写给人家看的,你的心脉是怎样跳动?心语如何流淌?情发何因?读者必须感知,能“翻译”,否则怎么“共鸣”?满篇尽是风、、雷、电、,眼花缭乱,山重水复,有几个能心随你动?诗经、老庄、离骚人们尚可破译,徐志摩、戴望舒、舒婷、北岛够朦胧,可大家能读懂。

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读懂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水墨年华的《汨罗……》,该读懂了吧。

三、内容上“薄厚适中”

生活的积淀会直接折射在作品里。

读了文友的作品,总体感觉文采普遍不错,但普遍存在内容过“虚”,像是“神马都是浮云”。这样有益吗,就像下厨,没有“菜质”,干煸“味精”,是会出问题的。在师大读书时,成教班有一同学已56岁了。他说毕业便退休,专心写他的《山里的红叶》。并说,他有生活,那是他的专利,谁也挖不去。

文友们都有自己的故事,为何不肯在美文中穿插、点缀?不然,大家们更会说:散文无非小打小闹,“一粒沙里见精神”、“半片花瓣说人情”罢了。

四、词语上“不乏名句”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既然目标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这些句子不可谓新,但文学爱好者若说不熟,只能怨自己命苦。而我们散文网上的作品,满篇满屏,全盘扫描,类似的段子或句子太稀罕了。这是你我的遗憾和悲哀。要知道,满天星斗不及明月一轮。如同拳击,即使你组合拳打得再花哨,甚至把对手逼到台角,可对方只一拳便将你焖倒,数八不起,那个更实用?

不过,话也不要说的太严,依儿的作品中还是可以提炼出一些精华的。

酒喝多了,净装葱,胡诌一通,朋友们不必介意。

谨祝“中国散文网”越办越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7704/

闲聊“中国散文网”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