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书相伴很幸福

2011-06-13 18:19 作者:映山红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喜欢看书,是我一生的嗜好。记得看的第一本书是小说《苦菜花》。那时候刚上小学三年级,认不了几个字,姐姐从一个朋友那里借来了这本书,看见这么厚的大部头书,忍不住好奇,每天趁姐姐不在我总要翻上几页。后来,渐入佳境一发不可收拾,整整看了一个多月,新书被我翻成旧书。看着渐渐变了面貌的书,姐姐发现倪端,狠狠训了我一顿。“书成了这样,让我怎么还人家呀!”我自知理亏,任由她教训。上小学五年级,来到县城。这里的学习条件很好,每周都以班级的名义可以去学校图书馆借书。每到周末,我和班长就去图书馆里抱回厚厚的一摞书,当然连环画居多,也有一些中篇和短篇小说,全班同学每人一本。那时候没有什么家庭作业,我总是看完自己的那一本,再用这一本和其他同学交换。一周下来,全班同学的书差不多我都看过了。同学们惊异,忍不住问我“你是翻书啊,还是看书?”后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才知道,我像鲁迅批评侄女的那样,叫做“囫囵吞枣”。就这样在小学阶段一目十行的看了许多书。第一次做读书笔记是看同桌拿来她哥哥的一本《中学生作文选》,我如获至宝。人家哥哥第二天还要用,我只好连看,一边看,一边把好的词句段落抄了下来。直到归还人家时还觉得依依不舍,有许多精彩的片段没有抄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文革期间,丢失了一个本子心疼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有了自己买的书,笔记渐渐记得少了。

看书最多的是文革期间,学生不上课,除了开批判会和写大字报就是学“毛选”了。当然学校的图书馆也贴了封条,是不允许看的。《毛泽东选集》四卷和里面的注释我都一字不落的认真读着,除了和同学们背诵毛主席语录外,从那些字里行间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一个机会使我看了许多的书。那时候县里的图书馆正好搬家,弟弟和馆长的儿子是好朋友,每天去那里帮着搬弄书籍。这样每天都有机会往家里带几本书,可把我高兴坏了。古代四大名著都是那时候看的。记得那年过节,弟弟正好把《三国演义》带回了家,我谢绝了伙伴们的邀请,和《三国演义》一块儿熬夜守岁。整整两天功夫,就把《三国演义》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好几天时间都觉得眼睛发酸。一个正月,又细细的读了一回,一些情节至今记忆犹新。对小说人物印象最深的是《水浒》了,读完书能够把36天罡,72地煞按顺序如数家珍。如果说《三国演义》是因为故事情节记住了人物,而《水浒》却是因为人物记住了故事情节。说来惭愧,看了很多书,却没看过外国名著,所以每当人家说到名著,我是没底气的。外国书印象最深的是《简》了,看过令人久久回味。有一部书忘记了书名,隐约记得那是一本很政治口号、很俗气的书名,但内容却不俗,从那本书里第一次知道了西方社会的选举规则和政治家、商人的关系。无论人物形象还是对社会生活的解读,和几十年后这个世界给我的印象差不多。

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有机会读到上世纪初的一些文学大师的作品,看到了胡适、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郑振铎、老舍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二三十年代的文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此前,只知道鲁迅,一些文化名人也大都是从鲁迅的文章略知一二。看林语堂的散文,发现他和鲁迅的文风大相径庭,难怪他们后来分道扬镳;看胡适的《人生大策略》,才知道他不光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也是一位青年人可敬的导师和长者,是啊,他原本就是北京大学的校长。看唐浩明写得《曾国藩》,对近代史有着不一样的解读。书看的多了,就难免有些挑剔。喜欢读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喜欢读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喜欢读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读徐志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也许自身缺乏艺术细胞,欣赏不了浪漫。

我喜欢床头放许多书,临睡前总要抽出一本看上一会儿,要不很难入睡。小时候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不喜欢吃的窝头看着书不一会儿就吃光了。这种习惯保持了很久,直到有了电视。临退休前,有同事问我:“你退休后没事干,寂寞呀。”我说“看书啊,有书不寂寞。”那时候我还不会上网。凭以往的经验,无论是失意潦倒的日子,还是忙碌艰难的岁月,有书相伴就感到满足,感到幸福。记得初中毕业回乡劳动的日子,我还是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有一次,正好一位亲戚在,她略带不屑地说:“你还看书啊,那有什么用,我们的孩子不看书现在也工作。”她说得没错,她那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女儿刚刚当上了教师。她的话也戳到了我的痛处,差点当时就掉下眼泪。这句话也使我耿耿于怀了好多年,直到十多年过后,自己也干上了教师这个行业。“如果你童心未泯,厌恶世俗的纷争又想保持心境的和平,最好去当个中学教员。如果你珍惜人身和思想的自由,又没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官至少做到市委书记那么大,我劝你去当个中学教员。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政治才能比如说善于组织群众,又无意于升迁和明争暗斗,你最好去当个中学教员并兼上班主任。如果你有点学问,不想教它沤在肚子里又写不出人们愿意看或不愿意看的著作,我认为当个中学教员将是最明智的选择。”二十多年前,作家韩石山《幸运的发落者》里的这段话令我自得其乐傻乎乎的在教师这个行业里干到退休,至今无怨无悔

大概是小时候家境贫寒的原因,我没有自己买书的习惯,大部分都是借阅,看到喜爱的地方总是忍不住记录下来。我总是小心翼翼的翻阅着借来的每一本书,归还人家时也再没了姐姐当年的尴尬。直到孩子们渐渐长大,家里的藏书才逐渐多了起来,《读者》《意林》《中国通史》《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明心宝训》《佛法与人生》等等,孩子们买来的文、史、哲各种书刊应有尽有。看着整个书柜里看也看不完的书,感觉真是奢侈啊!现在不需要借阅了,想看什么书都可以自己买来,孩子们也不停地给我往回带,但看的书却没有过去勤快了。当今的世界诱惑也多,电视,网络各种媒体总是很难使你静下心来,一本书要看好长时间。特别是在网上,许多东西使你目不暇接,而且可以倾诉,可以互动。但时间久了,感觉网络有些吵杂,没有捧着书那种平静的感觉。如今虽然大部分时间在网上,但书还是每天必看的,无论是起床时,还是睡觉前,总喜欢看上一会儿书。捧着书踏实,平静。有书相伴很幸福!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5502/

有书相伴很幸福的评论 (共 1 条)

  • 笨小孩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