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咸阳湖畔,泪水流殇

2011-05-06 15:02 作者:隨颩&尛顛顛?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一直寂寞漂泊在这茫茫人海里——悠远的天空;;

每个城市的晚都是一样的,有着让人迷失的东西,却有那么的让我们痴迷,我们憎恨而我们却一直在追求。咸阳湖这个城市角落里本该幽静的地方却也变的如此喧杂,本该幽静的角落却也和所有南方城市一样挂起了耀眼的霓虹灯。对我去过的城市都有这很幽深的记忆,只是咸阳~西安这两个城市能给我的记忆是什么?;;;

夜晚的咸阳湖确实很美,每到晚上我就想去那,不是我喜欢那,而是夜晚的咸阳湖加上那灯火通明的都市极像九江,那个生我养我的城市。回想九江我没太多的记忆,只是每次去九江,在九江火车站下车每次迎来的都是凉飕飕的风,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切切的说有一种无名的失落和恐惧,仿佛我是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再次想起只能黯然伤神。;;;

虽然我不喜欢咸阳湖,可我还是多次的来这。咸阳湖每每吹这带有一股烂草臭味的风,那味对我是那么的熟悉。在加上那晚上通亮的灯光,很有汕头内海的感觉,汕头的内海很美,可那仅仅只是停留罢了。说起汕头那是一个充满迷茫和失落的过去,酒店成了我不可不提的记忆,在那个充满奢华淫欲并带有铜臭罪恶的地方,在那才知道想的可贵,每每去那的人大多数是内心空虚和对现实的失望。用所谓的奢华来满足自己虚荣的追求。我那是第一次去酒店,而一去就是6个月,在那有太多的无奈,也有太多的喜以悲。;;;

每每望着咸阳的大街,总是在想我们这一代人追求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用那虚荣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理想,而且说的还头头是道。在这我纠结,纠结我自己连那种虚荣的追求都没有,在这我深深的鄙视自己,在这说起自己的理想,又是一个让人心碎的过去。在我的记忆里我开始对事物有追求的时候是我5岁大的时候,或许那时的我只是一味寻求自己的快乐。小时候家里穷啥也没,看见好吃的就抢着要,这或许就是追求了。

我把这些叫作我的童年“我喜欢我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我最童贞的记忆。我依然记得我们家乡的那片竹林,每到天我们就会在里面玩耍,也只有夏天我们热的不行了就在竹林搭自己的“凉房”,也就是用竹枝在竹子上搭房子,因为在那里面是最凉快的。因此我们在这有了我们最初的梦想——有一个真正的“凉房”,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洋楼。随着我们的长大也就有不同的追求,不知觉我上小二了,又一个事物闯进我的生活。那时还没有耕地用的机器,因此靠的都是牛。从此放牛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最开始我和我的同伴依旧保持我们最初的梦想,依旧闲事去我们的竹林。后来放牛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又是成群的人在小山腰上放牛,随着有的同伴买了机器,从此告别放牛的生活,而开始我们在一起的同伴又变了我们的梦想——希望我们家也有钱,可以买机器,这样我们就不要放牛了。放牛的生活走过了我大多数的童年,也继续着我最初的理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总是要长大的,就这样到了初中,到了初中我也没时间放牛,因此放牛的生活从此就这样结束了。我们江南有的是水,因此玩水是我们这个年龄的最大好。然而对我来说确实一个不可碰及的梦,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我爷爷有了那么一个迷信,硬说我18岁以前不能玩水,这把我纠结到了高中毕业,才得以玩水没被我纳入理想之列。其实在当时理想就这样产生了——一个最初的梦想,有个小洋楼;后来就是家里有钱了,我就可以不用放牛;还有就是可以像我的伙伴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然而这三个简单的理想实现的太慢了,慢的我的理想越来越多。在这依旧有个记忆,在我十岁那年我和我姐姐第一次去汕头,这个沿海的城市,或许是去那以后我的理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那才发现我的哪些理想压根就不是理想,简直叫幼稚。汕头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繁华,到处是高楼,满地是汽车。在那我依旧产生了我的理想就是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这个城市的人,而不是过客。

在高中是我最人性和人生价值思考的重大时期,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变得爱看书,不喜欢读课本,讨厌考试,也就是在这种半反抗半接受的情况下接受了应试教育的毒害。我依然记得一位作家说的话:“二十年前我是个天才,经过二十年的教育我被很成功的培养成一个庸才。”在那时我对教育很是反感,再次产生了对我人生很大思考的理想——从事教育,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然而我确不喜欢做老师,最终这个理想一直纠结的我到现在,或许还会更久。在读书的时候我很是后悔我都理科,而不是朝我的爱好而去,现在想起依然感慨。

大学对每个人是一个诱惑,我也是。因此在高中除了那个虚无的理想外还有大学这个目标。

想起高中那些错把倾诉冲动当作创作才华的无知年生,在兵荒马乱的晚自习上,在熄灯的宿舍里,我们总是在一堆堆耀武扬威的习题和试卷的缝隙间,在应急灯渐渐微弱下去的光线中,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写下无处倾诉的话。

那是一种盲目的、消耗的状态,照管自己的生活,打理那些千头万绪的杂念,喝自己冲的咖啡,睡自己铺好的被窝,吃自己餐盘里的饭菜,写自己的作业,考自己的试,做自己的梦……世界的悲伤与灾难都太多,我们活在平静遥远的角落,无力怜悯。人间既非天堂又非地狱,末日尚远,我们惟能维护着自己的天地,“埋头做着功课做着世间的荣辱”……就算是洪荒滔天,也总有他人去担当……文字成为内心的形而上的依靠

那些执念,那样的旧时光,一晃就过去了。

而今仿佛是站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路口,失去的是招摇撞骗的痛快诉说,未曾获得的,是笔走天涯的洗练淡定。已经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写字,因为心里有了羞赧和踌躇,对纷繁复杂的眼之所见有了惧怕。不知道我应该怎样写,写这无法书写的自我,怎样诉说,诉说这无法诉说的世界。

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浸透在白纸黑字上的生动的悲喜,切肤地感觉到,在那样一个唯唯诺诺的苟且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我们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我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

尽管,生命中的温暖一直都与我们遥遥在望,而我们只不过是拒绝路过。

“之行,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二十岁的时候,读到这样的句子。写这话的人又说,“世界之大,我却不知其折或远。”

在我脚踏的这片狭小天地,经历的,不过是寻常的青春,看到的,不过是平凡的世界。在过去心高气傲的年头上,因不懂得该如何聪明地活着,所以总觉得连生命都是身外之物,“好像这个世界说不要就不要了。”

前些日子在英文泛读课上看了一篇美国作家写的

散文,他说:“杰斐逊总统在独立宣言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很多人把这句话误读成‘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

读到这里,我为这样一个美国式的小聪明笑了起来。这篇散文不过讲述了一个古老的真理,即幸福本身就是虚妄,它只存在于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在所谓的终点你是看不到幸福的,因为它不存在。

我因此想起了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岁,因为一些小事踌躇满志,连走路的步伐都快了起来,仿佛急于直面人生;但是当鞋里掺进了一颗硌脚的石子儿,便又会呼天抢地,倒戈弃甲,觉得世不容我。但是终于——在其后的其后——我渐渐承认,活着的价值,在于要有一个饱满的人生。隐忍平凡的外壳下,要像果实般有着汁甜水蜜的肉瓤,以及一颗坚硬闪亮的内核。这样的种子,才能在人间深处生根发芽,把一段富有情致的人生传奇流传下去。

因知道若干年之后的人世,再也不会有人惦记我们的存在,因此这段饱满的生命,是我们以生之为人而骄傲的唯一见证。

这些年的时间,为着实现这样饱满的人生,断断续续地做着一些代价高昂的遥远的梦,断断续续地写些不叫文字的文字,断断续续地被生活的遗憾所打岔,跌入低谷,并且拒绝任何搭救,自己慢慢摸索着爬起来继续走。这青春,与世间任何一段青春无异——年月里那些朝生暮死的悲喜,也就这样野花般自生自灭地燃烧在茫茫命途上,装点了路人的梦。

故人对我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说这话的少年,早都成了记忆深处的那些花儿,走上了更远、更美的路。只是这样的话,我一直都唯唯诺诺地记得。我也是这样感激涕零地知晓,我何其所幸——“如果不是因了你们,我何以能这样平安成长,渐渐变成一个健全的人呢。”

记录这旅途的大部分文字,从高一到高三毕业,用了整个成长的时间来完成它。

印象深刻的,永远是书写它们的时候——某个十六岁的晴朗的秋天下午,某个心绪不平的高三的晚自习,某个毕业之后的夏天的深夜——而经过了这一切,我常常不解的是,为何我们而今常常惭愧当年的种种矫情,但却又暗地里明白,当初身临其境的时候,我们的体会的确是真实而切肤的。于是这只能归结为这样一个冷静的解释,那是因为我们长大了。那是因为,好多年前如锥子一般刻在我们心底的,所谓时光断裂的声音,成为了永远的回声。

年华里,我们失却的是一种心情

未曾想到,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的出生年代,成为了一个字正腔圆的集体烙印,被用作追捧和诟病的代名词,无论我们有着多么迥然不同的生存姿态。但是我仍然相信这些千姿百态的理想和悲哀,功名和败落的后面,有着本质上相同的,对世界和生命的勇敢诘问。这正是我们为何要紧紧抓住语言的权利去表达内心的最初的动机。无论是写作者还是阅读者,这都是光荣的事情。至少,我们有很多的孩子,愿意去思考和表达,即使无论这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与内容怎样。我始终相信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殊途同归。

所以。

因了成长本身的不完美,我希望这些如原石一般尚经不起雕琢的文字,能够以一种最接近成长的本质的真实形式——即充满了热泪、过错、遗憾、美好、希望和绝望的姿态——纪念我业已逝去的那段珍贵岁月。那些我们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的少年时代。那曾是,也将是属于我们大多数孩子的一段最清澈最美好的时光,如同所有,所有——所有踏过了中学岁月,踏过了高考,踏过了命运的沼泽,在险些陷下去的时刻,被意志和希望重新拉回到一条更值得坚持下去的路上的孩子们——所亲身经历过的那样。

看,在这个充满爱与被爱、伤害与被伤害的世界里,生命对我们是吝啬的,因为它总是让我们失望;可是,生命又是这么慷慨,总会在失望之后给予我们拯救。

我想,因了这生命的慷慨,我们必须尊严地过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们的存在。

高中已永远的成了过去,在我踏出高中大门时就发现我已经变了,在那是我依旧坚信我的理想。

后来我去了酒店打工,一打就是6个月,那是一个愤然的时候。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开始关注民生,关注我们的社会,或许是很多不堪入目的东西吧,也许是我对现实社会的失望,是的我动摇了我最初的理想,教育就是教我们今后和那些不知廉耻的人一样吗?教育就是叫我们为了钱而生活吗?然而我却深深的记的我们余华大作家在《活着》里面所表达的“人活着是为了人本身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东西而活着”。然而这时我却在思考自己是否为了我本身之外的东西而活着。也就是理想,到底是在进行吗?记得:“酒店的经理跟我说过,永远不要为了别人的不认可去改变自己,那样你才要自己的个性,才有自己的棱角。因此在酒店的时候我就有过从文的理想,我也想从思维去改变这回,使得社会和谐。

而如今我去过那么多的城市发现年轻是的梦是那么的可笑,就像我在咸阳湖边,在那考虑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又是为了什么而努力。每当在城市的角落想起许巍的歌——“谁画下天地,又画下我和你,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谁让我们哭泣,又给我们惊喜,让我们就这样相爱想遇;总是要说再见,相聚又分离,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我们就是这样在旅途中永远发现不了自己。

而如今我步入大学,同样接受着我当初不愿接受的教育模式,虽然很是反感却也无能为力,知能继续接受教育的毒害。在这我只能说:“Ibegantoworrythatmyfuturewaschoosingme,insteadoftheotherwayaround。”

咸阳湖这个城市的角落,又有多少人在这湖水边面对“逝者如斯”来感慨自己未来的方向和理想。只是会有结果吗?或许永远不会有,或许就在明天。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15528/

咸阳湖畔,泪水流殇的评论 (共 4 条)

  • 赤诚奉献
  • 兰花草
  • 伊若雪
  • 易木黔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