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陶的桃花源

2011-05-06 10:38 作者:李伟新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斗胆称陶渊明为老陶,是觉得他还没死,时常一付高人的样子,闪在我的眼前。

初识陶渊明,是在少年的时候,知道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心里便佩服得不得了,觉得他实在够骨气。想自己若是和他同个时代的人,必定会不远千里地去拜访他老人家,喝杯把酒,摸摸他老人家的骨头。再识他老人家,则是读函授大专的时候,一位姓罗的老师跟我们上古典文学课,当讲到《桃花源记》,罗老师站在讲台上,身子飘飘然的,像是喝了很多酒,眯着双眼,旁若无人,如进入了人间仙境似的,顾自摇头晃脑地念着《桃花源记》。桃花源的花,仿佛在他身上飘出了花香;桃花源的水,分明从他的眼里流淌出洁白……念罢,他像品着千年的陈酒,啧啧嘴,情不自禁道:“啊,美哉,桃花源。”

看罗老师如此忘情,我并没跟着忘乎所以,加上自己当时也发表了些诗,发表了些小说散文,跟一些文学青年没什么两样,好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似的,心里狂得很,想他陶渊明不就是一篇《桃药源记》么?也值得那般佩服得五体投地?再者,当时读书只是为了混个文凭而已,并没多读他的其他诗作。考完试之后,连他的桃花源也抛到脑后去了。

及至多读了他的一些诗作,方知他老陶也是一个目高志远的人,颇有雄心壮志,很想干出一番事业。他的“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就道出了他欲“大济于沧生”的宏大理想。二十九岁那年,大概他认为自己饱读经书了,可以出门去讲政治了,便到江州担任祭酒(掌管教化的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可教育了没多久,他就教不下去了。也许他发现,教好一个人懂点文墨容易,但若想教到别人灵魂纯洁、品格高尚,就难于上青天。因为官场的腐败,社会的污浊,制度的落后,早已侵蚀了人们的心灵,扭曲了本是善良人的人性。

于是,教育局长他不当了,他便跑到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方军阀去当幕僚,希望做个纯粹的军师,以保持心灵的纯洁。可腐败的政治,总是无处不入的,即使是纪律严明的军队,一样充满着官场那种尔虞我诈、相互倾扎的污七八糟的东西,并非一块净土。因此,他每次任职不久,都失望地回家闲居。四十一岁那年,当他被任命为彭泽县令,心里很高兴,想这下可以大展身手了,想必还作过“仰天长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之类的诗。然而,等他高高兴兴去上任,首先教他上的第一堂官课,便是要对上级卑躬屈膝、阿腴奉承、溜须拍马、敬好处,像条狗一样,只有听话的份儿,而没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更别想大展身手。因为一旦身手展开,必定就有功高盖主之嫌,谁能容忍得了?不百般倾扎你还行?“大济于沧生”,不过是文化人的一个而已。在那黑暗的官场,谁容你去“大济”?归家去吧。

只做了八十一天的彭泽县令,他老陶又不干了。史书载他是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是不肯为了当官,而扭曲自己高洁的灵魂。他这壮举,颇得文化人的赞赏。却是见利忘义的人所不屑的。他们认为,他老陶这样做,实在傻得很。因为整个官场都腐败,大家都污浊,你何必清高?清高值几个钱?能跟县令这个官相比的么?什么气不可以生,怎么偏跟官帽这么好的东西过不去?傻,实在是太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难想象,当时肯定也有不少人劝过他的。甚至会对他说,做人嘛,就得外圆内刚,表面上对你屈膝弯腰,内心不弯,不就行了,不一样保持自己的东西了?人,是多重性格的,何必了纯洁,就丢了其他……

他不听,他这次是看透了,执意不再踏入官场一步了。在辞官之前,他已写下《感士不遇赋》,直斥反动的统治就像布下的天罗地网,弄得鱼骇惊,人人自危;而官场的道德败坏,虚伪之风盛行,不但人才受到压抑,即使是很纯洁的人,只要身陷其中,就像掉进了大染缸,谁也别想再清白了。

回到乡下的家,面对纯朴的农人,面对美丽的自然山水,他的心情无比欢欣。没多久就写下《归园田居五首》,描摹了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了躬耕生活的田园风光。并把自己形容“久在樊笼里”的鸟,“复得返自然”,才重获生命的自由。尽管农家的生活清苦,他也毫不畏惧,从没后悔自己当初的辞官。倒是,他的心境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个人诗意,渐渐转向更宽更广的境界。就像十月怀胎一样,当他老人家到了晚年,也就是归田快二十年之后吧,《桃花源记》终于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了。

桃花源,是他心中的一个幸福美好的理想社会。在这个桃花源中,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家家富足,生活安定愉快,民风淳厚朴实。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让人如入仙境;他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又是那样的让人感到诗情画意,实实在在……

无疑,以今天的目光来看,他的桃花源并不算什么,问题是,他是第一个说出“桃花源很美”的人。正如人们常说的,第一个说“花美”的人,是诗人;第二个跟着说的则是俗人;第三个再跟着说,那就是贱人了。

而且,纵观他的一生,他都保持着灵魂的纯洁,品格的高尚,他的每一只字,每一行诗,都是从纯洁的心灵自然流淌出来的,毫不做作,也不矫情,更不会虚情假意,像个伪道学。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其实就是他这种生命精神。因为,一个人保持一时的纯洁容易,但一生如一地纯洁依然,就难之又难。况且,他的纯洁,并非仅仅是洁身自好,而是升华到更宽更广的境界,就像桃花源一样美丽着人间。

面对黑暗、污浊的社会,不少人已经同流合污,举手投降,成为污浊的一部分。他老人家矗立不倒,这精神力量,是何等的巨大。无须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他老人家这样的硬骨头,以自己的灵魂亮作世人心中的灯,世人不知还有什么希望可言。试看看,整个晋朝,能让后人记着的,除了他老人家的桃花源,还有什么?

不由想,难怪我的老师对他老人家的桃花源是那样的着迷,因为一个人的纯洁、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美丽,其价值早已超越一个黑暗腐败的朝代。为此,我忍不住对他老人家道:“想你一个瘦老头/手轻抬就把一个皇朝抛在脑后/那力/何等千钧//采菊东篱下/只求清清白白过日子/伴朵黄菊/立千年月影//你明知这世界容不下桃花源/偏把杯酒/娓娓向世人道来/让目光越过宫墙/天涯海角去找//皇土之下能长什么/只一条仕途/心都挤歪了/早已五谷不分/哪还见得着南山//悠然品味着清苦/你才活得悠然/卧在月光上面日行八万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15483/

老陶的桃花源的评论 (共 3 条)

  • 伊若雪
  • 兰花草
  • 梦天之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