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母亲,你是天上那颗最亮的星

2011-04-20 15:57 作者:喀秋莎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母亲一生清平,人到中年积劳成疾,早早地离开了我们。她不仅自己在物质上没有得到享受,甚至也没有给我们留下值得纪念的东西,唯有她的精神就像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时刻相伴着我、照耀着我。

家乡地处陕北要塞重镇,在父辈那个年代,除了兵荒马乱,就是连年的天灾,他们以出卖苦力养家过日子。母亲是穷人家的女儿,又嫁给穷人家,她根本不会得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她所继承的只有长辈们忍受苦难与饥饿、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母亲曾经对我说过,她和父亲年轻时,是靠给别人揽长工、打短工活过来的。等到我们这一辈人长到正是吃饭穿衣长身体的年龄时,就正好赶上了自然灾害和人为的“运动”。父亲没能忍受的了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种种折磨,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母亲理所应当地承担起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辛与苦难。即使后来到了“大跃进”、“三面红旗”,也没能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于是,母亲曾经领着我们到过国营农场的菜地里拣菜叶、挖菜根,甚至还趁国营农场里看地工人不注意时,偷偷地挖上几只红薯来;母亲还领着我们到养牛厂的草场里揪过人家的苜蓿草;母亲还脱了鞋袜,下到村北头的河床边上挖起了河碳,从深秋一直挖到初,足足地够我们一个冬天的烤火和做饭用的……

所有这些,都是母亲在完成生产队里一天的劳动之后,或者是由于母亲劳累过度生病以后在病假里带着痛苦完成的;所有这些,母亲为的就是不能把孩子们饿死、冻死。“修梯田打水坝,饿得社员疙蹴下”,这一句顺口溜,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当年的母亲在那生活极度贫困的岁月里,勒紧裤带治盐碱盖黄沙、引水造田改造荒地,饿着肚子上“纲要”,扯着嗓子过“黄河”、“跨长江”的悲壮情景。记得在那些寒冷的冬日里,母亲和其他叔叔大爷、婶子阿姨们一道,大早起喝上一两碗能照得见人影子的酸菜稀饭,在河滩里或者是沙梁上,一直要挺着腰杆苦干到日落西山。偶有一日,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生产队长或者是会计壮着胆子给大家改善改善一下中午的伙食。于是,队长或者是会计算来算去(说好了将来在分红里扣),从口袋里掏出了包了几层手绢、还带着浓浓汗味儿和体热的全村人的“家底儿”来,亲自到供销社(百货食品商店)里花二两粮票二毛五分钱给大家一人买来一个“糖旗子馍馍”,既算是干粮,也算是这一天的午饭。母是毫不保留和迟疑的。就是这么偶尔的一个干粮馍馍,偶尔的一次“午饭”(那时,在田里干活多数时间是不吃午饭的),母亲却舍不得把它吃完,她只轻轻地掰上一个角,嚼上几口,掏出她随身带的手帕来,把剩下的大半啦小心翼翼的包了一层、两层,而后解开扣子揣进衬衣兜里。等母亲放工回到家里,已经是掌灯时分了。这时母亲顾不得做饭,先是赶忙解开衣扣,把还带着她体温的那一块儿“糖旗子馍馍”给我塞到手里。母亲还教导我们:做人要刚强,不能有傲气,但要有傲骨。

是啊,不管有多苦生活总是要继续的。母亲的确没有留给我什么物质上的东西,唯有她的精神就像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时刻相伴着我、照耀着我。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10709/

母亲,你是天上那颗最亮的星的评论 (共 6 条)

  • 赤诚奉献
  • 伊若雪
  • 陈亦尘
  • 煜 斐、
  • 乐之云墨
  • 忆尘
    忆尘 推荐阅读并说 母爱永远是最伟大的,赞一个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