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到老家已是天黑

2011-03-24 20:01 作者:木子土申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回到老家已是天黑,又停电了,老家的房子在黑幕下越发瘦小。家的院门前是个岔路口,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这里就聚了好些人。刚开始只有一两个,坐在青石堆上抽烟,是外出打工干了一天活的人,本想在家看看电视连续剧,谁知停电了,不愿在家头和黑早早睡去,于是出来看和谁瞎碰几句话总觉得这一天才算完整结束。也有专门饭后出来散步聊天的,还有些老年人瞌睡少,没有电的话上床冷,还是出来了。小孩子更不敢一个人呆在黑乎乎的家里,几个熟识的在一起,胆量也涨了些,往黑夜狗吠处跑去,但也不敢跑远,只要听不到这里大人们讲话声或者看不见一闪一闪的烟头,就自然会回来,所以只要村子里停电我们这里就有些热闹。男女老少,有说有笑,国内外大事,家长里短的小事,在这里都有独特的农村视角解读。也有呆在这里一晚上都不说句话的,黑暗里只有个人影在那里,等大家说完散了,他也就跟着回去了,明天停电的话,他又会出现。

大家说的话大部分都已消失在茫茫黑夜中,但也有些闲碎之语值得回味,细细整理后还蛮有写下去的价值。一开始,大家的话题集中在为什么停电的问题上。

“我们这里厂开始多了,变压器功率小了。”

“这些厂晚上都没有生产,咋又会供不上电呢?”

“我才从街上回来,街上都有电,走出两里路到我们石泉村就没有电,是不是故意整的哟!”

“三天两头给你停电,慢慢再把水给你污染哈,看你不搬走才怪,这些哪个说的清楚哦!新闻里常常有这样的报道。”(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说起搬迁,今天李木全的房子都推平了,到集中安置点去修独们独院了,总共赔了9万块钱。”这是李长清的声音,他家和李木全家是邻居。“赔的钱只够把地基填平,修锤子房子哦!李木全只有把他名字里的木头全部用上差不多!”

“要是连名字里的木头都全部用完,那就只剩一个‘李’字了,就是光杆司令了哟。”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这两年李木全一家都在外面做小生意,卖点风筝气球什么的,屋子里空起的,给了老郭子养狗。老郭子是我们队上老光棍,左眼是瞎的,所以右眼看起来很大很突出。他早些年和一位外地女人过了一阵子,那女人后来把老郭子的钱卷起跑了,留下个女儿被老郭子东拉西扯地养大了,现在在沙渠街上开了个理发店。老郭子毕竟是在成都游荡溜达多年,见得多点,什么盐市口、红牌楼这些地名常挂在嘴边,他讲的八十年代的成都早晨上班高峰时,在十字路口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洪流中,什么谁的铃铛掉了,链盘盖掉了都不敢下车捡,因为后面来的自行车势不可挡。这些让当时村头的人甚是想去个究竟。估计在城头看上了养狗这门行当,这两年老郭子在屋里养狗,地方不够大,于是在自己的平房顶上又盖了层彩钢瓦,瓦下好几十条狗,传说他还和狗同盖一床被子。后来赚了点钱,就把李木全家的房子也租下养狗了。不知是否由于他身上狗骚味道太浓,村里的土狗只要看到老郭子走过,就要上去撵着咬他,连刚断奶的小狗也要连滚带爬地撵上去。这不,又有人在老郭子养狗这个事情上讲开了。

“老郭子养狗走狗屎运了,上次拆迁队来量老郭子的房子面积,本来是平房,被算成两层楼的楼房了。那个量面积的人听不得那些狗的千呼万唤,闻不得满屋的骚臭味,干脆在屋外胡乱测量,最后老郭子喊去楼上再量哈,那人担心浑身爬满狗虱子,抬头看看彩钢棚,以为有二楼,胡乱乘以二,就多算了一百多个平方,这又多了好些钱!”

“这是在城里头的话,城里那些人早就把这些狗给你灭了,连根狗毛都不剩。”能说出把什么东西灭了这样江湖上的话语,只有“麻鼻子”李云龙了,现在他女儿都嫁人了,居然还有当年在社会上混着的口气。他在说“灭”字时前,只见他深深吸了口烟,似乎回忆起了当年和人打斗的场景。只不过他说的这句话跑偏题了,众人都知道前面老张话里主要意思是说老郭子搬迁多赔钱了,可他却关注老郭子的狗去了。

接上话的又是他的哥哥李长清,李长清在部队当过兵,是个班长。他说:“老子是老郭子的话,就当钉子户,等他拆迁的人一来,我就带领千军万狗,遍地撵。哈!哈哈!”不愧是在部队上带过兵的,战略战术因地制宜,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两兄弟的话让众人又笑开了,更有趣的是他们每说到“老郭子”时,呆坐在人群中的狗总会突然叫两声,难道这些土狗们觉得这“老郭子”名字上也有狗骚味?

笑声中李长清的哈哈声最响,因为在我们村头像这样的非正式聚会,他一般都是说话的主角。话题由他选择和升华,他笑出的哈哈声可以撞在对面墙上粉身碎骨后,变成更多的哈哈声。

“你敢当钉子户哟,看你第二天睡了起来满窝都是蛇哟,还是从天而降的红蛇。”

“哈哈,哈哈哈……”

红蛇事件连成都电视台都专门报道过。沙渠有家人的房子一直不搬,突然有一天家里的床上床下,房前屋后,米坛子里,铺盖头,水缸头都是红蛇,好几口袋。据调查这红蛇是山里才有的,怎会突然到沙渠这个坝区呢?这事在沙渠是无人知晓了,但好像这事只有政府不知道。当然,像这些红蛇事件,还有其他地方的自焚抗搬事件,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的拆迁革命过程中,还是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只是没想到靠红蛇来推动的。

“现在哪个还敢放红蛇哦,现在只要你不搬,符合规定的话,政府就直接喊法院来裁决执行。哪个还敢乱来啊,新的拆迁红头文件都下了,就最多像今天一样,停你几天电。”李长清说这几句话时好像把在场的都当成了政府拆迁的人一样,好像马上要他搬迁一样,双手交叉在胸口,有点激动。

看来,先有红蛇事件,再有红头文件

大家都不说了。李长清觉得自己刚开始的两番话已经奠定了自己今晚在这里的主讲位置,特别是说了那句“带领千军万狗遍地撵”,把自己兄弟李云龙跑偏的话题又撵回来了,因为最近大家谈的最多的是搬迁拆迁。所以来了自信,高兴起来,摸出香烟,递给在场抽烟的人,顺便想想该说些什么话题了。烟递到代明跟前时,代明说他还是抽他的叶子烟安逸,说着掏出包里装草烟的塑料口袋,拿出草烟慢慢一层层裹起来。

“现在年轻人都吃不来你们这种叶子烟了,一是裹起来麻烦,二是吃起来辣嘴,还一地都吐得是痰。”李自留说道。

代明没有马上回答,还在裹他的烟,等烟裹好点燃后,他才说道:“你懂啥子,这叫止咳化痰!”说着就马上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你看——”

“年轻人懂得起我们老一代玩意儿的少了,下地干活都整不来。”

“我们这里还有几块田嘛,你看,到处都被搬来的家具厂给征用了,家具厂围墙倒围起来了,就是不见动静,好多田都荒了,哪个年轻人还下地干活。你那个大田里今年还种叶子烟么?”说话结巴的石大爷说这话居然这么顺畅,“围墙倒围”这几个字居然没有打结。以往的话,等他把这句话讲完,代明烟都燃一大截了。

代明说道:“自从我们这里开始搞啥子工业园区,去年好几家人在我那个田里育秧苗,因为他们都没有多少田了。一二十个人在田头干活,说说笑笑的就把活路做了,跟以前大集体一样闹热,安逸哟。所以今年又准备拿来育秧苗,几家人来种,跟以前过大集体生活一样,干活闹热些!”真实忆苦思甜啊,其实谁都知道石泉村当年大集体生活饿死了多少人,代明也是好不容易捡条命。前几年每年过年都有政府的人给代明家送肉和钱,让他们过好年。这两年两个儿也都成了家,国家又给代明这样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解决了社保,两老口负担轻多了,代明头上的白发少了很多,也出来走动了。

李长清还没有点燃烟,就对代明说道:“前两天不是听你说你要整个篮球架打篮球哇!”这个话题果然又热闹开了,

“哈哈,代明,你今年有70多了吧,想打篮球?篮球框担心都没有整好吧?”

“哎呀,最近腰杆老是不舒服,家头那位当家的又不准我搞篮球桩,说万一那些娃娃乱翻爬摔下来了,岂不多事?”代明说,“整个篮球框只要几十块钱,我定钱都给20块给烧电焊的郭字元了的。”

“咋?你还想着前些年你在农民运动会上的篮球比赛?”

“还敢和那些年比嗦,整起好耍,大家都可以跳动哈。”眼前就要搬迁了,隐隐感觉代明充满对过去的不舍与怀念

沙渠这个地方以前每年农历二月十五都有农民运动会的,街头巷尾敲锣打鼓,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却又参差不齐。前面是学生娃,花环彩条,欢天喜地。后面是各个村的代表队,什么杨柳村、石泉村、邓湾村等等。每个村代表队在前面拿牌子的都是本村长相出众的,没想到那些整天窝在缝纫机旁和豇豆架子下,出没于猪圈和灶台的张家媳妇和李家姑娘打扮出来还好看,穿的黑色健美裤绷得溜紧。后面跟着的运动员们则歪歪扭扭,也有那么几个高昂着头颅的,头发梳得油亮,不知摩丝用了多少。而后十三个村子的人凑在沙渠中学操场上,拔河,跳远,还有就是篮球比赛了。每个村很在乎篮球赛,那些平常挑担挖田的人们,在篮球场上猴耍马跳,也有一两个在部队上呆过的,几个标准的三大步上篮,众人连连喝彩。小孩们看到自己的父亲或伯伯在场上跑来跳去,新鲜极了。

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学校里的篮球场是学校里除了快要倒塌的乒乓球台外最有人气的地方。石泉村村小的操场没有围墙,篮球架就高高地耸立在那里,篮板都裂缝了,还缺了一角,黑漆的钢架被孩子们磨得发亮。路过的人偶尔会来投几个球,旁边理发店的齐江就最爱来打篮球,甚至那次一个开拖拉机的经过这里,师傅居然跑下来整了半天篮球,才拉着满车的麦草离开。

“那个废弃的村小不是有个篮球架么,搬过来就是了嘛!”

“早就被收荒匠收去回炉了,担心现在都又成其他东西了。”以前在村小当过民办老师的李大谷说话了。

代明停顿片刻,说:“地点我都找好了,就在我家大田边竹林里,把那两笼竹子一砍那地方就巴适了。”

众人笑起来,“那是坟地哟,你还安逸呐,看把祖先人吵醒哦!”

“祖先人以为你要拆迁他们的房子,把你带走咋办哟!”

“哈哈,哈哈……”

“真正搬走了的话,以后大家都不在一起了,找个说话的都不方便了。整个篮球大家好一起耍哈!”代明没有笑。大家说的那块坟场,横竖着许多新坟,旧坟,老坟,甚至没人知晓的野坟荒坟,都诉说着对故土的守候。其实这些坟更像是块块印章,坟上的老树根弯曲着,不正是印章上的篆刻文字吗?岁月是位篆刻者,记录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迁徙。在座的各位都正经历着。

“听说现在中央不是每村每年拨了20万搞基础建设的嘛,下次你们这些委员们提个建议撒,花点钱搞个篮球架嘛!”

“搞得起来锤子哟,以前我们沙渠的党委书记方志鹏连哪家哪户的田坎都晓得咋弯的,现在的党委书记长来啥样都不晓得,车子过去车子过来的。还想的起你的篮球架么?”

“你别白费口舌了,代明,把你的钱拿去买盐吧,我今天在街上跑个来回,才买到十包盐,到处都卖断货了。”李大清说道。

话题似乎又要延续升华,可能会跑到大洋彼岸的日本地震去。可是不知谁说“来电了”,一看,果真如此,大家也就散了。远处几声狗叫。

天亮了,雾气笼罩着石泉村。昨晚说话的地方,好多烟头。不远处的坟场,高低散落,不知昨晚这些祖先们在谈论什么?

雾霭散去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村子已被工业开发区的家具厂包围了,菜花们费力地从围墙边上勉强探出身子……

2011-3-24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04998/

回到老家已是天黑的评论 (共 2 条)

  • 梦天之蓝
  • 依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