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吃米的”与“吃谷的”

2011-03-08 21:30 作者:飞鹭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某天,我和女友在回忆童年往事的时候,女友无意中说出一句话,小时候她和某某是好朋友,但是不能在一个学校里读书,因为自己是“吃米”的,她则是“吃谷”的……“哈哈……”听到这里,我不禁大笑起来。各位不知当时历史背景的朋友一定会纳闷——她们又不是小鸡小鸭,怎么分“吃米”、“吃谷”呢?按说都是吃饭吃菜的呀。

其实“吃米”和“吃谷”是对当时户籍制度的一种通俗称谓。因为非农户口不直接种粮食(大多是吃国家粮的),直接从市场上买米吃,所以谓之“吃米的”;而农业户口的农民则自己种粮食,打下谷子自己再碾了吃,所以谓之“吃谷的”。

当时,“吃米的”大多是吃国家粮的公务员、公营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政府对这部分人有特别的社保政策和其他优待政策,他们自身也常有某种优越感。

记得我读一年级时,我的一位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我们小学教书的表哥正狂热追求我们学校代课的幼儿园老师。当时我好开心啊,因为这位幼儿园老师容貌端庄、温柔善良,下大的时候曾经把我领回自己家吃饭,我生病的时候又专程背我回家……要是这位幼儿园老师成了我的表嫂,那该有多好啊。

可是好景不长,我从父母那里听到了一个坏消息。我的姑父不同意这门亲事,他说自己好不容易把儿子从“吃谷的”培养成“吃米的”,怎么能又娶一个“吃谷的”回来呢?而幼儿园老师的父母听到这句话后也特别生气,认为我的姑父太过势利,“吃米的”又有什么了不起?

虽然我的表哥也抗拒过一阵,但是最终父命难违,这门亲事以失败告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件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即便是两个几乎同样收入、同样生活水平的人,也会因一个户籍制度被为两类,甚至影响相互之间的情与婚姻。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曾经在一段时间里,许多地方允许农村富起来的人们通过进城买房取得城镇户籍,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出生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改变自己分类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读书,“学而优则仕”直到今天似乎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虽然目前户籍的概念在普通人们心中的地位已经远不如前重要,“吃米的”还是“吃谷的”已经鲜有人再提起。但在户籍制度还远看不到结局的时代里,还是经常发生一些尴尬而无奈的事情。

不少历经二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跳脱农门的子弟,今天因为农村要开发了,预期将有巨额的补偿,又开始费尽心思要把城镇非农户口转回农业户口去了。

而一些已在城市落地生根的人们,为了改变自己及其后代在某个城市里的尴尬地位,也不得不费尽心思为了一个正式的承认——这个城市的户口,而做一些艰辛而无谓的努力。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这些都成为历史,让户口制度仅仅像“吃米的”和“吃谷的”那样,成为人们的饭后谈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00872/

“吃米的”与“吃谷的”的评论 (共 3 条)

  • 幽谷梅朵
  • 若雨非尘
  • 水墨年花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