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名溯源

2020-04-15 20:36 作者:笑父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东社与八一地名溯源

鲁旭

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东社和八一同属一个村,村名就叫八旗屯。八旗屯在县城南边,村子的中心距离县城也不足五公里。凤翔人的母亲河雍水河就从村子里流过,河岸边那东西十里长的苇子地,就是凤翔城的肺叶,养育了八旗屯的村民,也养育了无数水和动物。令现代人不解的是,这么美丽的村庄,在明、清两代编纂的凤翔府志和县志里,记载里甲的卷章中却找不到八旗屯的行政归属,成了“黑人黑户”。

在凤翔县境内,八旗屯村也是个不小的村庄,旧时就有歌谣:“八旗屯,地方宽,老爷庙在中间,东西二堡两枣园,铁、黄二庄把南边,曹、暴二庄守西边,南古城,在北边,高庄里,在东边……”依这个歌谣,八旗屯包括的自然村至少也有二十几个,即现在的八旗屯、东社、高庄、铁黄原四个行政村,八旗屯村包括西堡、西枣园、西场、刘家崖、沟道、杜家庄等,东社村包括东堡、东枣园、席家庄、赵家埧、马王堂、南凹里等,高庄村包括高庄、卢家窑、野坞沟、新园子、吕家摆摆,铁黄原包括铁家庄、黄家庄、小桑园,还有划归东指挥村的曹家庄、暴家庄;划归豆腐村的南古城、河北里;划归马家庄村的史家河、王家河。这样算来,能说上名字的自然村也有二十六七个。

遍查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由知县罗鳌编撰的凤翔县志,在专述政区的里甲、村堡两章,上面这二十七个村、堡中,除小桑园(志书记作小三园堡)在洪原里之外,其它村堡竟无一处记述。当翻到专门记述庙宇的寺观这一卷时,发现记述“凉楼寺”的条目下有注解。注解内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城南七里八旗屯内有关帝庙。顺治初年,贺贼(李自成手下的将军贺锦)犯凤,围屯三昼,几破,賊忽引去,呼语堡中人云:‘昨见关圣提刀立堡门,吾不敢攻矣!’”。这段注释的意思是说:距县城七里远的八旗屯村内有关帝庙。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农民起义军贺珍率领大军,曾经将八旗屯围困了三昼夜。就在堡子城快要攻陷的时候,贺珍的起义军忽然撤退了,而且大声对堡子里的人说:“昨天见关圣(关羽)提着刀立在堡子门口,我们不敢再进攻了”。

还有,在记述“佛殿”的条目下也注着“城南七里八旗屯”,“宝塔寺”条目下注着“城东南七里野坞村,有神泉,祈祷屡应”。这些记述的远近、方位,都和解放初的地形地貌相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关帝庙在西堡子的东边,沟道的北边。凉楼寺在东堡子西门外,雍水岸边临近八旗屯桥的地方,与关帝庙相距不足一里,南北对恃,遥遥相望。解放初凉楼寺的规模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雍水河年年有洪水,有时甚至一年两三次,凉楼寺地势低凹,每逢洪水必然遭灾。建国初期,信仰自由受到冲击,香客日少,无力修缮,僧人不得已移住相邻的药王洞内,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凉楼寺随之颓败倾塌净尽。佛殿在东堡子村内,因其寺为一座整体建筑,前为过厅,中为地藏菩萨殿,后为佛殿,有石佛三尊。地藏菩萨与三世佛同在一屋顶之下,形如亭子,因而当地人称为“亭子庙”。宝塔寺在高庄村野坞沟北口西边,即雍水北岸。解放时已无塔,只知寺内供奉“白衣菩萨”。也许由于关帝显过灵吧,关帝庙始终未失大庙风范,有花园、献殿、过厅、中殿、东西耳房、正殿、东西侧殿、厢房等房屋数十间。解放后,八旗屯完全小学就设在关帝庙内。注文中提到的堡子当为东堡,其地理位置处于当时的交通要道。堡子略呈蛋形,东西宽将近一里,南北长百步有余。堡子北边紧挨雍水河口,南墙外即为田野,只有东西两边有城门。东门口有一条十字路,东通高庄、三岔;南通石落务,与走虢县的官路相接;北经史家河、马家庄直达凤翔城东门;堡子西门口也有一条十字路,西连曹家庄、暴家庄,直连陈村;南经沟道通铁家庄、黄家庄,直达虢县;北经河北里、南古城直达凤翔城南门;堡子东西门之间有一条大道相通,称为正街。东堡子城门内外东西一条大道,南北两条大道,都是当时的官路。官路是旧时对政府修建的道路的称呼,类似于今天的公路。

由此而知,贺珍的义军进攻凤翔时,八旗屯实际已经存在。不仅八旗屯,就是今天属于高庄村的野坞村(当地人叫野狐沟)也已经存在,只是不列入一般村堡之数。

八旗屯这么大的村庄,为什么不在县志的村堡记述之列?遍查罗鳌县志的里甲、村堡,同时发现不仅八旗屯不在其列,就是河南屯、河北屯也不在其列。继续查找,在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2年)凤翔知府达灵阿编撰的《重修凤翔府志》的田赋卷凤翔县项下记述:“原额民地八等共一万五千七百二十顷二十五亩五分三厘零……内除荒免、圈丈外,实在地并节年开垦共地一万五千一十顷四十三亩一分九厘零”,这才弄清楚在凤翔县的耕地中,有七百多顷地被圈、丈走了。清朝时向农民征收的税种主要有民地税、人丁税、均徭银、匠班银等。民地税就是文中所说的“田赋”,按地亩计征;人丁税是按人丁(即符合成丁年龄的人口)计征。中国古时的度量单位,一顷是一百亩,也就是说,全县有七万多亩土地不被计算在民地税的范围之内。里、甲是计算户、丁和税收的基础,这些村落的土地不计入纳税范围,在这块地方耕种的农民自然也不能计入人丁范围,因而,这七万多亩土地上的村子也就不能再划入里、甲,以免造成误解。

圈、丈是清朝初年发生的大事。圏指圈地,丈是丈量。清军入关以后,发现关内土地大到他们不敢想象,就是属于国家直接管辖的所谓屯地也多得一眼望不到边。在封建社会,国家也就是皇室,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于明朝灭亡后遗留下来这一望无垠的皇室土地,清朝决定以八旗贵族骑着马,在一定时间内能圈多少土地就归他所有的方式来确定其归属。后来,明朝皇室的官地圈占完了,清朝有些八旗贵族的欲望还没有满足,这种圈占行为就发展到了平民百姓的土地上。直到康熙称帝时,才终止了这种行为。

这段对于圈占土地的解释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就凤翔而言,有一部分土地被清王朝的贵族从国家的土地清册中圈出去了。不仅是土地,就是依赖于这块土地生存的人民,连同他们居住的村落也被这些人从国家的大盘子中圈出去了。其二,被清朝皇室贵族圈占的土地,大部分早在明朝实行卫所屯田制时就已经收归国有,不列入地方田赋之列。

据有关资料记载,被八旗子弟圏去的土地,并不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一部分来自明朝时卫所的屯田,另一部分则是当地旱涝保收的好地。失去土地的农民为维持生计,反过来又被迫给八旗贵族当包衣(类似于农奴)耕种土地。后清朝政府改变被圈土地的经营方式,组织农庄。庄分大庄、半庄,大庄地为420庙至720庙,半庄为240庙至360庙,把地拨给八旗王,由内务府统一管理,将所收地租分给这些王公大臣。地租直接交给驻军的庄即所谓的“屯”,取屯垦的意思。西起河北屯,历河南屯、八旗屯、马家庄、高庄这大片的土地,属于“圈丈”范围之内,在当时是不向地方政府缴纳田赋的,当然,村名也就不在行政区划之列了。

从1989年出版的《凤翔县志》看,到了民国年间,这些村名都出现在了行政建置里,高家河,河南屯、河北屯,出现在坤元乡六保,东社、八旗屯、铁家庄、黄家庄出现在勋烈乡五保,曹家庄、暴家庄出现在勋烈乡六保。也就是说,被八旗贵族圏走的土地又回到了政府手中。由此可知,八旗屯村名最晚应该来自于清朝初年。

八旗屯为什么叫“屯”,自然与兵有关。查凤翔府志“兵防”卷可知,在《后汉书》的《安帝纪》中就有“元初二年,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勿笞,诣冯翊扶风屯,妻子自随,占著所在”,《顺帝纪》中“永和四年九月,令扶风、汉阳筑陇道坞三百所,置屯兵”的记载。到了宋神宗熙宁三年,“韩绛言:今将义勇分为七路,内秦陇为一路,凤州凤翔府为一路。逐年将一州之数分为四番。缘边四路十四州,每年秋,合用一番屯戍;近里三路十二州军,即令依次立定番次,未得逐年差发。遇本处缺少兵,即得勾抽或那往,次边守戍。”这段话不仅说到了屯兵,连屯兵的作用和用法也说了。元代的记述就更加直接了:“世祖中统三年十月,以凤翔屯田军人准充平阳军数,仍于凤翔屯田。”明代,就有了较为详细的数字:“洪武二年,置凤翔卫,后改凤翔守御千户所。……旗军九百二十六名,余丁舍余五百八十六名;营屯三十六处。”由此可知,屯字来源极早,但“八旗”二字,显然是清朝的产物。

虽然在清朝圏地之前,这些村叫什么名字无法考证,但东社、八一和八旗屯的关系却是说得清的。

和关中地区所有的大村庄一样,八旗屯村也分社。社的划分是以地域划分,正象社神就是土地神一样。有的大村庄以小自然村划分社,八旗屯是以方位划分社。东堡子、东枣园、席家庄、赵家埧、马王堂、南凹里等在整个村子的东半部,就称为东社,相就的西堡子、西枣园、西场、刘家崖、大路、沟道、杜家庄等就称为西社。在定行政村名字的时候,因为代表村庄中心的大路老爷庙在西社,就将村名留给西社,称八旗屯;而东社就成了行政村的名字。这一名字最早出现在民国政府划定的保、甲中。

解放以后,民国留下的行政区划被取消,随之出现了新的区划。农业合作化时,东社和八旗屯同为一个初级社,就叫八旗屯初级农业社,此后升为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还是一个大队,称为八旗屯大队。1962年八旗屯和东社分为两个大队,又恢复了东社的叫法。文化大革命期间,掀起了一股更改名字的热潮,南指挥公社改名为“前进人民公社”;八旗屯大队因有个“八”字,就改成了“八一大队”,就是设在八旗屯的公路道班,也改成了“八一道班”;东社因有个东字,可以理解为“东方社会主义”,就没有改。过了几年,人们明白了乱改村名造成了地域混乱,就又恢复了旧村名。然而,“路走三年为古”,周围有好些人是听着“八一”的名称长大的,而且当时凤翔通向南边的重要通道西宝北线又在八一道班门前设有招呼站,八一的名字就更加响亮。村名改回来后,道班名称却没有改回来,而且八一比八旗屯字少,叫着顺口,这一名称就在人们的口头上保留了下来。直至今天,还有人将八旗屯称为“八一”。

作者:鲁旭

手机:

住址:颖晖家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iybkqf.html

地名溯源的评论 (共 4 条)

  • 浪子狐
  • 巴吾其仁
  • 淡了红颜
  • 东湖柳
    东湖柳 审核通过并说 “八旗屯,地方宽,老爷庙在中间,东西二堡两枣园,铁、黄二庄把南边,曹、暴二庄守西边,南古城,在北边,高庄里,在东边……”以前听过。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