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何以中国》,何以火爆热播?

2024-01-24 17:16 作者:育苑春泥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何以中国》,何以火爆热播?

育苑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近日,纪录片《何以中国》以美轮美奂的视听效果火爆播出,引起热议,好评如潮,犹如一石击破水中天,从而引发了人们新一轮“考古热”、“文化热”和“历史热”,透过这种文化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浸润着人们的心灵,魅力无穷。

纪录片《何以中国》之所以播出如此红火,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其一,精心雕琢,匠心造就。所谓的经典和精品无一不是心血和汗水的结晶。该片为了讲好这个中国故事,下足了功夫,用尽了心思,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摄制团队都以文化匠心来精心雕琢这一文化作品。《何以中国》由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以全新的形式来展示独特的中华文明是怎样形成的。

全片共分为8集,即《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和《天下》。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任学术总顾问,近百位中国考古学家组成专家顾问团,摄制组共拍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跋涉超过4万公里,梳理学术资料共300多万字,脚本撰写字数达40万字。透过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扎实的学术根基、创新的呈现形式和求精求实的态度为该片的大获成功奠定了基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芳香诱人的果实后面,有着一个以工匠之心来把作品雕琢打磨到极致的优秀团队,呈现洪荒文明轨迹,跨越万年千年时空,他们用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学术态度,用精彩纷呈、引人注目的视听画面完美地回答了“何以中国”,回答了凭借什么成就的中国,凭借什么造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其二,创新形式,完美呈现。该片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创意,追求视听效果最大化,使新技术和文学艺术表现形式赋能考古最新成果,使观众在感知中华文明进程的轨迹时,心灵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该片采用倒叙手法,从秦汉开始,溯及过往,以考古学成就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演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何以中国》强调视觉唯美,通过艺术化、情感化等方式,造成一种视听上的冲击力,使观众在心灵愉悦之中产生了一种一探究竟的欲望。

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该片在极大的时间跨度内,将纪实内容与艺术风格完美整合,以考古为主线,赋能科技,通过AIGC还原历史场景,使几千年前的区域环境展现眼前。那些躺在博物馆里冰冷的文物一下子以鲜活的面孔呈现眼前,该片成功地利用“考古文物+科技+文学艺术”的新的形式,为我们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该片通过戏剧化的重构,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打造的彩陶和陶器进行了有机串联,这就将原来犹如珍珠一般散落各地的陶器穿在了一条脉络清晰的线绳上来。例如该片介绍的仰韶文化和庙底沟文化,对其承接和传播的轨迹介绍的一目了然。庙底沟文化时期,也许经历着华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融合,炎帝和黄帝的活动时期,炎黄两大部落融合发展时期,正是庙底沟类型的繁荣时期。

彩陶的广泛传播,显然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在艺术呈现上,纪录片设计了“花”的意象,在地图上勾勒出一朵繁花,并标注出各地受庙底沟文化影响的典型器物。而这朵“花”,既代表着庙底沟最典型的花卉纹,也暗合了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提出的“重瓣花朵式”的中国史前文化格局。

该片大量出现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也使全国众多的观众找到了自己家乡的文化宝藏,并重新认识了其在中华文明演进中的价值,仅三门峡地区,片中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以及西坡遗址、虢国墓博物馆、车马坑等遗址、博物馆。

其三,人物演绎,情景再现。文化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综合体,是社会历史生活的总和。《何为中国》纪录片以“历史史料+现代解读”的方式,一步步展示了文明的分化、统一以及再分化、再统一,最终构成大一统王朝的文明进程。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文明进步无不落在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人”的身上。该片还大胆地做了创新性的尝试,刻画了在历史进程中具体的人、事、物,不仅仅聚焦历史名人,还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彰显了对生命个体的人文关照,从而使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我们所以为的历史,往往与权力、战争和王朝更替相关,其实真正支撑人类数千年文明与温暖绵延的是那些昼出伏、炊烟袅袅的日常生活。”,此言甚是。

该片根据考古现场照和学者们的研究,由演员出演,复原古时候人们的生活场面,从人物的微观视角呈现历史细节。根据乐器骨笛,片中呈现了一段从少年到部落首领的成长故事;新石器时代里,一名西坡青年到大汶口的旅游经历,再现了跨地域交流的场景;根据距今两千年的简牍家书,构建出了秦军士兵流转战场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还有远赴乌孙和亲,在异乡数十载的解忧公主,驿站的啬夫弘在边关驿站扎根18年……这些并不是凭空想象的,都是提取于文物史料之中,又经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一个个跨越时空的历史场面出现眼前。

其四,精彩解说,文辞优美。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何以中国?何以娓娓道来?该片以诗一般华美的语言和学术的严谨性最终讲好了这个中国故事。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在很大程度上,该片的解说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精彩的句子比比皆是,诸如:“岁月轮转,烽火已熄。古道上音尘渺绝,成卒的书信埋在黄沙下,王侯的宫苑隐在高楼间。而那些城邑道路 边关 堰渠,曾见证着秦汉时期每一个鲜活的人,如何在这片山河湖海间,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一生,慢慢垒就矗立历史长河中的巍巍王朝。”、“在没有广告效应和发达物流的时代,器物传播依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传递。由庙底沟掀起的彩陶艺术浪潮能够波及如此广阔的区域,应该代表着远距离交流的频繁,以及以彩陶为基础的文化共识,这或许就是文化意义上的最早中国的雏形。”、“他们曾眼望星辰,他们曾背负长天,他们曾跋山涉水,他们曾生死离别,他们曾在不知觉间,成为两千年后今日中国的奠基。”正因为如此,才如片中所言“我们的中国,正从远古混沌中渐渐清晰”。

正如该片总导演干超所说的那样,“《何以中国》不仅是我们参与者的作品,它的更大作者,是中国本身”,该纪录片的火爆,再次说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和感染力,昔日,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今日,我们华夏子孙应当永久传承,薪火相传,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的新故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vzamkqf.html

《何以中国》,何以火爆热播?的评论 (共 3 条)

  • 漫舞洛城
  • 逐梦星空
  • 育苑春泥

    育苑春泥该片成功地利用“考古文物+科技+文学艺术”的新的形式,为我们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