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

2018-06-13 17:41 作者:闫振田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

1980年6月22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跨进位于阜阳市文德街的阜阳日报社的大门,成为一名记者,实现了我多年的记者。后来,我的工作岗位虽几经变换,但我一直没有放松过手中的笔,除了我对新闻事业的热,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无数个好新闻如笋般地出现在我面前,我像采蘑菇的小姑娘一样,忙着采了这朵采那朵,总也采不完。

写不完的好新闻

记得我刚到报社不久,有一天,我到火车站送亲戚上车,看到有不少农民背着行李,带着点瓜用的铲子,在车站等车,作为职业习惯,我问他们是哪里人,到哪里去,他们告诉我,他们是临泉人,到江西种瓜,我接着问他们为什么要到江西种瓜,种一年瓜能挣多少钱?他们告诉我,家乡人多地少,承包的土地不够种的,一半时间闲着,种地只能顾着嘴,没有剩余的钱,出去点瓜,土地、种子、肥料都是人家出,卖瓜也不要问事,咱只出个技术,一季瓜种下来,能挣好几百块钱呢!我又问:你们出去点瓜,当地政府支持不支持?他们说,支持,说着还掏出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开的介绍信给我看。我刚采访完,他们上火车的时间到了,他们背起行李向我告别。我回到报社编辑部,感到这是条好新闻,因为多少年来,农民困守在自己的土地上,没有迁陡的自由,只有改革开放了,农民才能外出劳动。当时全国上下正为土地承包到户后剩余劳力的出路发愁。国务院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农村“劳务输出”概念。于是我又给临泉县多种经营办公室打电话,进一步了解全县有多少人出去点瓜,他们告诉我,有3000多人外出点瓜,于是我立即写出一条消息《临泉县3000名瓜师外出点瓜》,发给《安徽日报》,《安徽日报》放在报眼的位置上刊登了。紧接着,新华社向全国转发了这条新闻,当我在多家报刊上看到这篇新闻时,喜出望外。

事隔不久,我去合肥开会的途中,在火车厢里遇到了相似的新闻。当时,车厢里坐满了十八九岁的姑娘,讲一口地道的临泉话。我和她们攀谈起来,得知她们到江南采茶,她们告诉我,从谷雨前到采茶结束,可以挣五六百块钱,这在当时已是较大的收入了。我找到带队的村干部,作了进一步的采访,在车厢里将稿子写完,并对事实核对,一下火车,我就把稿子送到广播电台,当天晚上,在《新闻联播》里就听到了播音员播送这篇新闻《劳务输出新途径 临泉县前林乡百余名姑娘到江南采茶》。

写不完的新闻人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984年8月的一天,有位卖毛笔的老人走进《阜阳日报》编辑部,他大高个,大脸盘,浓眉大眼,一脸憨厚的笑容。我买了几枝毛笔后和他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位老人有那么艰辛的经历和故事

原来这位卖笔的老人是临泉县杨桥区曹楼村农民曹如章,15岁那年,父亲卖了二亩地做“压跪礼”(学费)拜清代制笔大师的传承人李万中为师,学徒做毛笔,经过四年的刻苦学艺,把做毛笔的手艺学到了手。

解放后,曹如章办起了毛笔厂,过上了殷实的生活。1956年,他响应政府号召,实行了公私联营。1958年,他被聘为临泉县杨桥毛笔厂厂长。1960年,他经过上百次的研制,发明了自来水毛笔,受到国家轻工业部的表彰。

1961年,毛笔厂解体了。为了生计,他还做一些毛笔卖。到了文革时期,他的厄运来了。一向小心谨慎的他,突然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无辜地遭到迫害:游街、批斗、绑住手脚,吊在梁头上……整整折磨了45天,连春节三天都没放过,父母看他被斗得死去活来,心如刀割,相继死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曹如章枯木逢春,重操旧业,办起了家庭毛笔厂。有的邻居说:“老曹的胆子真大,过去挨斗恁狠,他也不怕,现在又干起来了。”曹如章对这些闲言碎语不理会,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他生产的第一批毛笔送到阜阳城销售,一位书画家试笔后,立即赋诗赞道:“谁说善书不择笔,古今书家无传奇。五合流韵功在器,得心应手见功力。”称赞他的毛笔为“画苑一花,书坛一宝”。

当时正值商品经济大潮刚刚兴起的时候,不少农民心有余悸,对发展商品生产还持观望态度,报道曹如章带头发展经济具有普遍的引导作用,于是我立即给他写了一篇文章《画苑一花,书坛一宝》,发表在《阜阳日报》上。

后来,他常到阜阳来卖毛笔,常抽空到报社坐坐,我们成了好朋友,他遇到什么新鲜事,比如研制出什么新产品,省内外著名书画家对他的毛笔有什么评价,也向我说说。凡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我都及时报道。

为了创出名牌产品,他遍访省内外书画名家,观察他们的用笔特点,听他们对毛笔制做工艺的改进意见。启功、赵朴初、吴作人、韩美林、范曾、刘子善、张建中等书画名家对他的毛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张恺帆老人称其笔“得心应手,挥洒自如,诚文房之瑰宝,书画家之利器也。”

这些书画名家的称赞并没有让他满足,而是千方百计地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有一次,他到安徽省书协主席张翰家中作客,张翰说:“你能不能制出这样的毛笔,既能写大字又能写小字,既能写字,又能画画,而且便于携带?这样外出写字画画就方便了。”对这种近似“苛刻”的要求,曹如章沉吟一会儿,说:“让我回去试试。”他回到家里苦苦思索,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试验、改进,终于研制出如张翰所要求的那种毛笔:一支笔头上装有7支小笔,既可分开使用,又可合而为一。合而为一时,可写一尺见方的大字;留下中间的一支小笔,可以写条幅;卸下两边的4支小笔,可以当扁笔用;取出笔管中藏着的一支小笔,可以写蝇头小楷,能分能合,携带方便,满足了书画家的多种需要,为全国所独创。省书画家为其命名为“八柱擎天” 称之为“笔中之王”,“江淮第一枝”。1985年9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上,“八柱擎天”多功能毛笔一举夺魁,被评为一等奖。刘海粟大师试其笔,题词赞之:“云龙虎风,凛然天都。”1995年春,华国锋同志试笔后,写下了“国宝”二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国家领导人也以曹如章生产的毛笔作为礼品馈赠。

曹如章的突出成绩受到党和人民的赞赏,当选为临泉县政协委员,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理事,中国老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他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党的好政策给他带来的幸福,邓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开放蓝图,使他有了今天。饮水思源,他想精工制做一支毛笔献给邓小平,表达他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感恩之情。他昼思想,从设计的几十种方案中选中了一种最佳方案,笔头由14支小笔组成,四周11支,中间3支,象征11届3中全会。笔杆的上端用牛角刻成一条蟠龙,中段选用红木,下端刻成一条卧龙,笔杆上刻着:“欣欣向荣,献给老一代革命家邓小平同志”。笔盒镂空雕刻,四周刻上7条龙,加上笔杆上的两条龙,共9条。意为吉祥如意。毛笔做好后,欣逢十四大召开,于是他委托十四大代表送给邓小平同志。当邓小平同志接过毛笔,并得知是一位普通农民精心制作的,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好,谢谢制笔老师曹如章师傅。”让安徽代表团转达他的谢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给曹如章发来了感谢信,信中写道:“十四大期间,你请安徽省代表团敬献给邓小平同志的一支龙笔已收到,特表示感谢!”11月9日,临泉县委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电报,电文是:“谢谢临泉县委,谢谢制笔老师曹如章师傅!”如今,这支稀世龙笔已存入中国历史博物馆。

当我从曹如章师傅口中了解到这些新闻事实后,激动不已,立即赶写了一篇新闻《曹如章含情制龙笔 邓小平接笔谢师傅》,稿子发出不久,就被多家媒体采用。江苏徐州的《经济新闻报》采用后,还被评为江苏省好新闻三等奖。

人们常说,一滴水见太阳。曹如章的命运,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反映了改革开放对一位普通制笔艺人的命运的改变。

写不完的对台宣传好稿

1986年,我从阜阳日报社调到阜阳地委对台办,对台办负责人对我说:只要你一年之内完成对台报道12篇,就算你完成了任务,所谓对台报道,就是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以及海峡之声、金陵之声电台等新闻媒体发表的新闻稿件。

1987年,台湾允许台胞回大陆探亲,那时台胞对大陆还不了解,不少台胞对家乡的了解还是停留在40多年前离开大陆时的印象,加上台湾当局对大陆的反面宣传,不少台胞对大陆还心存恐惧,认为大陆缺吃少穿,民不聊生。对改革开放后的家乡更是所知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注意收集回乡台胞的亲身感受,然后写成稿件。在《故乡的面貎变了》一文中写了这样几件事:蒙城县(那时蒙城县还隶属于阜阳地区)小涧区台胞刘先生回大陆探亲担心回来没饭吃,回乡时带回20斤饼干。回到家乡,顿顿吃的是大米白面,一日三餐不断晕菜,他还责怪弟弟“铺张浪费”,说:看我走后你们全家吃什么。当其弟带他看了粮囤、猪圈之后,惊奇地说:“真没想到,真没想到!”

台胞王先生在台湾听说大陆人民没有衣服穿,就买了500尺平布,准备给每个乡亲送一块做衣服,可是当他回到家乡,看到大姑娘小媳妇,个个穿红着绿,小伙子也西装革履,穿平布的很少,再也不好意思把带回的平布送人了。

涡阳县有一位台胞回来怕见共产党的干部,可是当他踏上故土,不仅受到亲人的热情接待,而且当地政府和对台办的干部为他排忧解难,他心中的疑虑顿消。他在回到台湾后给涡阳县对台办主任写信说:“自我回乡之日,从黎明到深夜,在寒冷的飞中,在满地的泥泞里,你们为我做了一切安排,此情此景,永远不忘。”

我在接待台胞的过程中还了解到,台胞回大陆后绝大多数台属重亲情,顾大局,不让回乡台胞为难。但由于当时改革开放没几年,有的农民还很穷,台胞回大陆后,个别台属不讲亲情,不注意影响,伸手向回乡台胞要钱要物,台湾一些新闻媒体大做文章,大肆渲染,吓得个别台胞不敢回大陆。为了消除台胞的疑虑,我注意了解这方面的正面典型。有一次,我到台属尹鹤美家闲聊,听到一个动人的故事:尹鹤美11岁那年,他和哥哥正在河滩上捕鱼,突然传来枪声,哥哥被抓壮丁抓走了,45年没有音信。1988年,哥哥偕夫人回来了,手足相见,抱头痛哭,互叙相思之苦。为了表达对哥哥的相思之情,尹鹤美买了全国45种酒,每天不重样地和哥哥痛饮。他还为哥哥盖了新房,准备为哥哥叶落归根时居住。哥哥为了表达对弟弟的感情,要给他买电冰箱(那时家庭拥有电冰箱的还不多),又要给他买别的贵重礼物,尹鹤美一概谢绝,并且满怀深情地说:“还有什么比你平安归来更珍贵的呢?”尹鹤美含着热泪讲完了手足相见的故事,我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回到家里立即写了一篇通讯《手足情深——台胞尹先生探亲记》。稿子寄给海峡之声电台,很快被采用了,并且还评为全省对台宣传好稿。

1988年春节,我陪统战部领导到市医院慰问一位台属,看到门上贴的一幅春联文采斐然,字体苍劲有力。上联是:关山难阻游子路,下联是:碧海畅通采云归。我欣赏后,禁不住问,这幅对联是谁写的,这么漂亮?台属告诉我,是从台湾回来的亲戚写的。原来这位亲戚在台湾是一所大学教国学的教授,40多年来思乡心切,有家难归,隔海相望,只有以写诗表达思乡之苦。1987年,他终于返回故里,感慨万端地写了一首诗,这幅对联就是其中的两句。我被这人间真情感动,当天写成一篇特写,题目借用了下联《碧海畅通采云归》。我嫌邮寄稿件太慢,就用电报发给了中央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一位编辑接到稿件后立即编发,还打来电话要我注意收听广播。当晚,当我从收音机里听到播音员那娓娓动听的配乐广播时,心中无比的畅快。

台湾同胞身在台湾,心系家乡。他们惦记着大陆的亲人,关心着家乡的变化。而80年代正是大陆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的时候,许多新事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许多台胞对什么是专业户、专业村还不了解。为了给台湾同胞释疑解惑,让台湾同胞了解“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市场”这些新名词代表着什么,于是我就采访了“养蛇专业户杨冠军”、“种花专业村卜子东”、“太和县皮条孙绳网专业市场”等,详细地介绍了“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市场”是干什么的,对老百姓有哪些好处,有什么特点等。

在采访太和县皮条村专业市场时,为了充分占有材料,我在那里住了四天,走访了一家家专业户,目睹了专业市场的销售情况,了解了这个专业市场形成的过程,写出了一篇两千字的通讯《日出万丈 绳网天下》的通讯,不仅被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采用了,《人民日报》也在1995年7月27日二版刊登了。

(安徽阜阳市阜阳日报社 闫振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gjqskqf.html

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的评论 (共 6 条)

  • 听雨轩儿
  • 紫色的云
  • 王东强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