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洗衣往事

2018-07-16 16:23 作者:闫振田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洗衣往事

现在洗衣服,真是一件太轻松的事了。衣服脏了,朝洗衣机里一扔,放上洗衣粉,启动电源,衣服洗好后,洗衣机发出信号,你就可以取出晾晒了。这在几十年前,简直不敢想像。

记得小时候(50年代),洗衣服是母亲沉重的家务劳动。那时候洗衣服没有肥皂,每次洗衣服前两天,母亲都要把做饭时烧出来的柴禾灰攒起来,准备用来“淋灰汤水”,所谓“淋灰汤水”,就是在柳条篮子里放上厚厚一层柴灰,最好是豆秸灰,灰上浇上水,让水从灰中渗漏下去,渗漏下来的水就是“灰汤水”,灰汤水具有碱性,能洗去衣服上的污垢。洗好了的衣服拿到水塘里漂洗,漂洗时要用棒槌反复捶打,把浸在衣服里的草木灰清除干净。

一年四季,洗衣服最困难的是在季,漂洗衣服时,要把水塘里冰块打出一个窟窿,然后在冰窟窿里漂洗。那时候的冬季比现在冷,三九天气,滴水成冰,两手拢在棉袄袖子里还嫌冷,何况插在冰冷刺骨的塘水里。母亲晚年还常提起给我们幼年时洗尿布,年年双手冻肿冻烂,淌黄水。母亲一生生了8个孩子,洗了一辈子尿布,一双手都冻成了风湿性关节炎,变了形。

从1960年到1966年,我读完了初中读高中,6年多的时间里,洗衣服也没用过肥皂,因为家里穷,每月上学给的钱,只够交伙食费的,一分钱一碗菜汤,二分钱一碗稀饭,买一块肥皂够买好多碗菜汤的,实在舍不得。衣服脏了拿到水塘里搓搓,漂漂,除去汗味就行了。一件白褂子,洗得灰不灰黄不黄的。同学们也都穿着打补绽的衣服,谁也不嫌谁穿得孬,谁也不嫌谁穿得不干净。

1968年,我到了部队,除了每月有6块钱的津贴,还发两条肥皂。我很兴奋,手里掂着肥皂,心里想,要是母亲也有肥皂用,洗衣服得省多少劲啊。虽然有了肥皂,那时洗衣服依然很费劲。因为我们部队是舟桥兵,架桥时穿的工作服是用帆布做的,有铜钱那么厚,架起桥来,铺桥板时,两个人要抱起170多斤重的桥板奔跑。一座大面积门桥架成,常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工作服汗透,浑身上下像从水里捞的一样。中午训练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得赶快把工作服洗好,搭起来晒,因为下午训练时还要穿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一次,南京军区歌舞团来部队慰问演出,有一个节目叫“洗衣歌”,内容是边疆少数民族姑娘到部队抢着为战士洗衣服,反映军民团结,演员们载歌载舞,十分精彩。看罢演出,我和一位老兵开玩笑说:“在家时都是我妈给我洗衣服,现在得我自己洗衣服,我最烦洗衣服。啥时候能有姑娘给我洗衣服就好了?”当天晚上的“斗私批修”班务会上,就受到班长的批评,说我思想不健康,让我做检讨。我只好狠斗“私字一闪念”,把自己上纲上线地批评了一顿才罢休。

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我把母亲从乡下接到城里。一家五口人,人在纺织厂上班,三班倒,很辛苦,洗衣服不能全依靠她。母亲年纪大了,我更不能让她洗全家人的衣服。所以我一下班,干的最多的家务就是洗衣服。左邻右舍看我经常洗衣服,就和我开玩笑,称我为“模范丈夫”,其实我对洗衣服深恶痛绝,我想,现在原子弹都能造出来,怎么就造不出洗衣机呢?

在我对洗衣机的期盼中,80年代,洗衣机终于上市了。1983年,我对爱人说,啥家具不买,也得先买洗衣机。结果花了220元,买了一台百花牌单缸洗衣机,没过多久换成自动洗衣机,后来国产洗衣机还嫌不方便,又换成德国产的西门子洗衣机。洗衣服再不是繁重的家务劳动,而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连我7岁的小孙子都说:“爷爷,让我来帮你洗衣服。”我问他:“你会洗吗?”“按一下‘启动’谁不会?”他还指着洗衣机上的使用说明对我说:“你看,这是‘水量’,确定用多少水。这是‘预约’,确定洗衣服的时间,这是‘启动’,一按‘启动’不就行了吗?”看着孙儿很内行很自信的样子,想到当年母亲洗衣服吃的苦,想到改革开放前对洗衣机的期盼,深感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带来多么巨大变化啊。也许,在我有生之年,随着机器人的普及,洗衣服将会被机器人代替。

(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路阜阳日报社 闫振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gjgskqf.html

洗衣往事的评论 (共 5 条)

  • 听雨轩儿
  • 襄阳游子
  • 王东强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