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云从山谷起,美哉太白山

2020-07-29 16:27 作者:云朵儿GAO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自从2014年端午节时,第一次随户外队三日北南穿越了太白山,看到了秦岭山脉中最高海拔上的迷人风光,可谓大开眼界。风景之美,令我之后在每年的六月间,又连续去了四次。虽然是同一座山,可每一次去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每一次都让我激动得渴望下次再来。于是,我就来了又来。

前四次都是北南穿越。是从北面眉县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进山,经保护区到无人区,再进入南面周至县的铁甲树森林公园后出山。第五次因穿越出山后必经的周至地段盘山公路塌方不通车,便有了第一次到拔仙台后原返下山。这次原返,让我第一次看到了满山遍野低矮的紫杜鹃花,从小文公庙一路开到大爷海后再翻上了拔仙台,开得铺天盖地。近观,花海簇拥;远眺,满目的紫色雾霭。花儿把六月的太白山装扮成了漂亮的空中大花园,美得成了仙境太白山。

由于太白山的海拔落差很大,山顶上的杜鹃花随海拔升高而递次盛开。从“天圆地方”景点下来后进入矮枝灌丛地带。开始见到高不过尺的小叶灌木紫色杜鹃花,从山谷到石海,一路盛开到大文公庙后,再有长得像藤条一样、趴在山坡上的大叶桃红色杜鹃花接力绽放。等爬上大文公庙的山顶后,又被更矮的紫杜鹃花接棒。随海拔的继续升高,在去大爷海的山上,全是顶满花苞的小叶紫杜鹃花丛了。杜鹃花的盛花期只有一周。再加上位于“上板寺”下方和“南天门”处,最早开花的大树白杜鹃林,花期就相差近两个月了。因此,遍布在太白山上的杜鹃花,盛开时只能分段欣赏。海拔越高,开得越晚。

我第一次来时是五月末,坐在摆渡车上极目望去,山坡上到处白,白得让我觉得“太白山”名字的由来,定与这盛开的白杜鹃花有关。那一次,自然没有看到一朵紫色杜鹃花。当时走在山上,看着到处都是呈脱水状,没有完全返青的低矮杜鹃花丛时,怀疑其会不会开花?第二年是六月中旬来,结果就看到了山梁上盛开的紫色杜鹃花。

从此,我迷恋这宛如空中花园一样的太白山。在来了五次后,才算终于全面领略到了太白山上的杜鹃花。尤其那绽放在秦岭最高海拔的拔仙台上的紫杜鹃花,在恶劣的气候中顽强生长,高不过半尺,却开得比下面山坡上的更加鲜艳,花朵更有玉质感,着实看醉我了。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拔仙台的大梁成了花梁。

那次不但看到了拔仙台大梁上杜鹃花儿怒放,还在拔仙台山顶,亲眼看到洁白的云雾,在百米下方的二爷海和三爷海盆地内集结,顷刻间填满梁下,瞬间浩浩荡荡,以气吞山河之势,涌上离二爷海一百多米高的拔仙台大梁,还淹没了梁上的我们。而后,又在拔仙台观景台下的山间,形成了无边无际牛奶似的洁白云海。那层峦叠嶂的山峰,就是矗立在云海中的“玉宇琼楼”,成了神仙住的地方。随后的日出更壮美,当一轮红日在金色池塘中时,把牛奶海也染了色,从鲜红到紫罗兰再成玉色,在瞬息万变中能清晰地看到了由浓转淡,美妙极了。半空中是极其鲜艳的七彩祥云,正在云海上空轻舞,尤其那一缕缕柠檬色的云彩,美得如如幻,看得人激动万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就是这一次次地奇遇,让我对太白山更加痴迷,更加执着于年年都来,直到爬不动山的时候。

然而,去年因六月间在秦岭山脉中的东梁,一个我去了近数十次的山上,第一次赶上了花期只有短短一周的矮子紫杜鹃花盛开。当看到我最的紫杜鹃花海开满大东梁后,兴奋得让我感到不用再去太白山,也能看到开成空中花园一样的杜鹃花。因为在太白山我有高反。东梁的海拔约三千,没有高反就能看到了。因此,去年没有去太白山,让五年的连续间断了。

端午假期的前一晚,突然就想去太白山了。过去都是等太白山上驿站的工作人员通知紫杜鹃花开了才去。这次就不想等了。我从五月的第一周开始,就在秦岭赶一场场杜鹃花的花事。然而,看到的都不如意。今年从海拔两千五的秦岭分水岭开时,一直到约三千米的东梁,无论是大树杜鹃林,或是草甸上的灌木矮枝紫杜鹃花,全是边开边落地零性开着,花儿还开得无精大采。没有了往年一周盛花期的集中绽放。其状如和人类同命运,共同承受疫情的磨难一般。以次类推,估计太白山上也不会独善其身。因此,就不等花期到了再去。于是,就有了这次说走就走的行动。考虑到疫情,不便在大爷海驿站过,就有了第一次一天原返。那么,一天的时间就只能走到哪儿算哪儿吧。

因为是一天原返,所以起了个大早,却在路上堵了四十多分钟,到太白山景区门口的时间与往年来时一样,过九点半了。当看到路边那太白山标致石与飘扬的旗帜时,我又与第一次来时一样地激动起来了。虽然阳光炽热刺眼,还是高兴地又一次留下合影。在此就拉开了我第六次太白山之行的大幕。

意想不到的是在进景区大门时出了小状况。因疫情现在是在大厅外,现场网上购票,还要检查身份证。我第一次来时带了身份证却说不用,所以这次就没有带,结果又要查看了。在大太阳底下搞了许久才完成了手续。进大厅后,发现里面罕见的空空荡荡,之前可是挤得水泄不通,几次都遇到山东千人端午登太白山。工作人员说受疫情影响,本省和外地游客都少了。

摆渡车也一样不用排队了,随到随坐。我告诉司机准备到拔仙台一日原返。司机让我中途不要下车了,直接坐到天下索道站。这又是新的体验。上次来,司机让在途中的什么景点下车,走了很久才又坐上摆渡车,黄昏时才到大爷海。

天下索道游客少到一人一个包箱,还不能按顺序箱箱都有人。之前都是塞进六人才放行。今天我一个人坐上去,心里依旧是有些心荒害怕。好在全程听着悦耳的播音讲解,使心情放松了一些。正如讲解词中说的一样,穿云破雾的“天下索道”运行很平稳。在兴奋与不安中平安到达“天圆地方”上站。站外小广场上旅客很少。按道理说没有了之前来时广场和栈道上的人山人海,应该能更好地欣赏了。实事却是场面的冷清,竟然让我有些不太适应。感觉是兴冲冲地来,却遇到了冷场一样。

我留下了在此打卡的照片后拾级走上廊桥,走向“天圆地方”的标致石。在蓝天白云下,远远地看到那四个鲜红的大字时,心情一下子就到了那个点。高兴得赶紧跑上去拍照。这是我第五次在这里合影(第一次来没有上到天圆地方,那时没有天下索道。云中阁索道只到下板寺),心情却是如第一次来时一样地激动。留下了五次在同样位置和同样姿态的合照,这种感觉好极了。这也是第一次背景中没有他人。之前照片中全是游客,还全是无论男女都是笑得合不拢嘴。然后在另一块“南北水系分界碑”前留影后,下栈道开始正式向前了。

走到刻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门前,心情更激动了。这座用三根木头架起的门楣,传递出庄重的仪式感。走进去就是即将离开景区,要走进自然保护区了。我与之前的五次一样,虔诚地迈入门里。沿木栈道向前,很快到了小文公庙,在此做了个人情况报备后放行,正式进入保护区。

从这里开始全是在石海(有些地方称为石浪)中行走。“石海”是地壳运动和寒冻风化作用下,岩石遭受崩解破坏,形成大块石砾,堆积在山坡上,形成石海。成为高海拔山上一景。在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中,从小文公庙到拔仙台和玉皇池,海拔全在三千两百米以上,基本全是在不同山坡的石海中分段穿行。这些石海,有的依山坡土石夹杂,有的全是石头不见土。

第一条石海的山体最长,是从小文公庙开始,直到约两公里后的大文公庙前方不远处后,山势断头转向右边。石海中的人行便道,从李白登上太白山拔仙台时,走的就是现在的这条古人采药道。那时候定是比现在更窄和不平。经过千年来前赴后继的在石海中部移石铺路,现铺就一条接近平坦的窄窄石径。小路随坡起伏升高,远远望去,如一条玉带飘在石海山腰,极富动感,壮观极了。

在小文公庙之前是蓝天白云,阳光普照。离开小文公庙走进石海不久,先是太阳钻进了云层,再继续向前不到十分钟就开始浓雾弥漫,天地混沌,什么也看不见。这样的现象,之前我与第一次来这里的人们一样认为是天阴要下了,之后来的次数多了后明白这不是天阴了,而是走进云里了。我们是在海拔三千四百米以上石海的半山腰中行进,山顶拦住了云雾。云雾就在这边云集,然后一次次地向山顶冲锋,想要越过去,但总是被拦回了头。然后再在山谷中重整歇息,伺机再动。每当雾气退下去时,就会有片刻的清亮,看到前后还有人。有趣的是,当我们仰头看时,在石海山顶上,有一条细细明亮的蓝天。山梁顶就如分雾岭一样,我们身处浓雾缭绕,山顶上的另一边却是蓝天白云。

这样的浓雾中行,六次几乎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季节,来几次都不会有例外。唯一的差别就是风的作用,那缭绕的雾气,在山间上演的精彩画面不同。这一次大多数时间风轻,雾微动,长时间是雾茫茫的群山不见,就只能看脚下那窄窄的天路驾雾前行。这时候,在有限的能见度下,散落在长长细径上的游人,个个都是在雾中游走,其身绰绰,其状看上去少了仙气,多了几分妖怪气。长时间置身浓雾,走着走着,就会心生茫茫然,郁闷上身。走得我不时要抬头,证实一下天气。如果不是山顶上的那一线蓝天,就会当成快要下雨了。

倒是遇到了几位和尚,人家走得那个穿雾撒欢,仙气在身,好个自在。

欣慰的是我从“天圆地方”的栈道下来,进入矮枝灌木丛地带后,看见满山遍野那高不过尺的小叶紫杜鹃,叶子油绿茂盛。有一些正在开放,紫色的花儿开得鲜艳夺目,一丛丛的花枝乱颤,十分喜人。这也是太白山上的植物特点,适者生存。若能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定是蓬勃盎然,争奇斗艳!看着我最爱的杜鹃花守约依然,却让没有守约提前而来的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显然是在四、五月份的极端天气时,处于更高海拔地带的杜鹃花,本来就是在严寒之中,因而没有受到影响。到了六月中旬的紫杜鹃花季时,花儿开始盛开了。我不期而遇,又一次在太白山上看到了最美的杜鹃花!

一个多小时后,又顺山势拐了一个小弯,望见山径尽头,一大团明亮的蓝天白云,顶着连天的浓雾,如明灯一样挂在两山脉的交错处。浓雾与白云,明暗对比,显得异常的明亮,能清晰地看到交错处山坳里的蓝色建筑顶蓬。远远地看到这些后,心里一下子就敞亮了。真的是从天地茫茫,走向光明世界。那里是大文公庙的所在地。同时也表明,现在的天气仍是大晴天。

看到了光明,步履都轻快了。很快,薄雾中的大文公庙道观一览无余。可我没有直接走进院内,而是径直走上那远远看到的白云升处。刚爬上小山坡,就在分秒之间,眼前竟别有洞天!只见面前是从山谷升起的白云,直挂蓝天。初入眼帘,看呆了所有人。大家不约而同地惊呼:我的天啊,太美啦!

真是两重天呀!我们是一步跨过,将混沌的天地留在了身后,来到了阳光灿烂,还是从地到天的蓝天白云。眼前之美之壮观,极像是上帝在弥补我们之前的啥都看不见一样。

此刻,对面巨大的山谷里,正上演着精彩的云海巨片,极其震撼!

只见那满山谷的洁白云海,在翠绿的山谷中不间歇地时而激荡、时而舒卷、时而如面纱撩拔开来,亮出山花烂漫的山谷。时而又以排山倒海之势,势不可挡地冲向山坡,与蓝天汇合,蓝天上就多了白云朵朵。就这样,山谷中的云海,一次次地向两边的山坡上席卷而去。一次次地看到一股白云涌动,从山谷过山坡直达蓝天,源源不断地向蓝天送去白云,让白云成为蓝天的花朵。更多的时候,云海就在出谷中欢腾,上演着每一秒都不同的精彩。

我坐在山坡上盛开的紫杜鹃花丛中,凭花观云海。在路遇的伙伴为我拍的视频中,我就是在云海之畔,伸手可揽满怀的白云。其境美妙极了,心里美得无以言表。想我如果不是选择了爬山,永远都不会遇见白云从山谷升起,还是在身边的万丈深谷中。更不会看到从山谷爬上去的白云,除了与天空汇合,还会驻足山头,使白云生动起来,变幻出万物精灵,成了神仙白云。还有去年七月,我在秦岭山脉中的“三县草甸”,亲眼目睹了蓝天下,驻守在山顶的白云,突然翻滚着涌向山谷,瞬间在山谷汇成了静静的云海,整个过程美妙极了。目睹如此神奇画面,我就会感到山是云的宫殿,云是山的主人,想怎么自在就怎么自在。每当这时,觉得自己选择爬山是幸运之举。

我陶醉在眼前云海变幻之中不能自拔。山谷中每一次发起的云起云涌,我都兴奋得狂呼。同样举止的不只我一人,所有守在坡上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齐声赞美!观云海人与云海同步而动。云海起劲的上演着天地间的神仙剧,岸上则喝彩叫好!此时的人动带声,与云动无声完美和谐。我们的欢呼声,引来更多的游客寻声而来。而后都被如梦如幻的云海,美得止步不前了。我也一样不想走了。半路上幸遇如此美妙的云海,让我这一趟太白山之行提前满足了。途中偶遇的四川伙伴一次次地催我继续赶路。还说:想等云海停了再走,那你今天一个下午在这里都看不到头。我说:总不能为了赶路,就错过沿途的美景吧。我不走了。大爷海和拔仙台千万年的就在那里,我下次再去拔仙台。伙伴只好先走了,结果他到了拔仙台,并在返程时拍到了“佛光”。看到照片时的羡慕只是一瞬间的。这就好比人生,有失就有得。留恋眼前美景,自然就错失前方可遇不求的风景。

就在同伴离开后不久,我抬头远远地看到他爬上了大文公庙后的高高山坡,正处在一半浓雾一半云中,真成了腾云驾雾上行,画面极其好看。恰好又看到他正在回头看我这边,那一刻看得让我心动了,考虑着要不要追他去?可当我扭回头,看到周围我最爱的紫杜鹃花开正艳、脚下的云海翻腾,头上的白云翩翩时,便立刻打消了前行的念头

然而,当山谷中的云海再一次冲向大文公庙的山顶时,仍是没有爬上山坡,反而还被山顶上的浓雾拦头冲压下来,眨眼间山谷中洁白的云海成了灰暗的雾团。明白这是催我走了。再回头看,那伙伴已不见了。我看时间还早,决定继续前行。

走进大文公庙院子,原想拜访驿站的程老板,感谢他前几次在住宿安排上的照顾,可看到他正在忙碌,我就不打扰了。看着大文公庙一年比一年修建的更好,让爬山人有更好的夜宿条件,还是很感动他们在此的守候。为此在心里为他们送上祝福。

离开大文公庙,开始了今天最艰难的爬坡。在大文公庙之前,是把石海中的石头摆平成路,虽上上下下,曲曲弯弯,可坡度都不大,都是极缓的坡。从大文公庙开始,基本都是原始的便道,并且坡陡,拔高很厉害。这里的海拔已经三千七百多,再继续拔高一百多米,就是秦岭山脉的绝顶拔仙台了。好多游人都是在这一段爬不上去。我前几次来,也是从这里开始有了高反。

许是今天抱着走哪算那,心态相对轻松了。也可能是在观云海处逗留的时间长,适应了高度。竟然在爬坡时没有感到高反不适。总之,没有高反就是好事情。向上爬坡时,第一次轻松开心地让山友帮我录下了六次之行中第一次轻松爬坡的画面。

等我爬到刚才在观云海处看到四川伙伴所在的位置时,我下意识的回头,看到了观云海处,游人在耀眼的蓝天下,面对山谷似是在欢呼。在这个位置看不到山谷中的云海,却看到山谷上空的云烟升腾。还有我来时的石海中,正上演着神仙大片,美到震撼!这精彩的一幕幕,叫我迈不开向上的脚步了,一下子就又把我拉回头了。据此推测那位四川人,当时也是在犹豫要不要前行。我决定不走了。结伴同行者都觉得不可理解,问我为什么不继续赶向下一个目标?我还是那句话:我不想错过眼前的美景。

于是,我坐在大文公庙的半山坡上观起景来。只见下方,在石海通向大文公庙的交错处,“雾墙”又如约再现。这也是我第三次在相同的位置,看到类似的那堵“雾墙”。也只有在我现在所处的大文公庙坡顶,向坡下半山腰看来时的石海,在那山梁的拐弯处,才有这一奇观。上到坡顶则看不到,向下则效果不好。

“雾墙”的形成,是石海中那极浓的雾,如同我们快速奔跑时突遇急转向,在此发生了拥堵。浓雾就在山梁高耸陡峭的拐点端头集聚,筑起了云雾墙,随即大部分随山势向上。那巨量的雾气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奇观。云雾墙拦住了身后石海中的浓雾弥漫和天地混沌。雾墙前面,则是蓝天白云。两者之间夹着一院道观,又见一行僧人五位,正从石海中穿雾而来,从“雾墙”中冲出后,就将混沌置于身后,刹那间脱离混沌到光明,这可能就是禅学中的“出世、入世”的妙解。不过,我没有宗教信仰,这只是我的浅显感悟,突发奇想。同时,也好奇今天拔仙台那里有什么宗教法事么?要不怎么会遇到这么多僧人。又一想,这里沿途都是道观,道士却一个没有遇见。那么,以我俗人凡心推测,也许就是出家人“云游”的正解吧!

不过,我更对那边的一明一暗的风景情有独钟,兴趣浓厚。这一次,我用延时来拍那“雾墙”,拍出的画面好看极了。只见雾墙中雾气滚滚,连天接地。雾气快速不断地赶进来,再扶摇之上,向天空升腾。还有一部分像顽皮的小孩,探头探脑,总想穿墙看看外面的世界,结果离开了雾墙,没有山体的依靠,在雾墙的外端,吓得惊慌失措,一些身不由己地一哄而散,还有一些急忙转身重回大部队。其态壮观极了。看得我情不自禁地告诉那些正吃力向上爬坡的上山人快看身后。在博得大家一阵欢呼的同时,还不忘感谢我使他们差点错过了身后的奇观。

至此,我想尽快下去,想站在雾墙里,留下一张欢快的样子,也来一次“出世、入世”。当我下到云雾墙的位置,所见远没有在山坡顶上看到的壮观,又是浓雾笼罩,啥都不见。这也是常识,走近后参照系变了,远看才是风景。

这时候吸引我的还是那转身就见的阳光灿烂。我又穿过杜鹃花丛,跑向观云海处,再次回到花丛中坐看云起。

真是庆幸我又返回到这里。山谷中又在上演精彩的云海大片。并且,因光照时间的不同,云海与之前的洁白不同,是泛着光芒的洁白。

这时候山谷像个巨大的池子一样,端着光闪闪的云海。云海已离开谷底,升在半池之上。还有一些极薄如烟的丝丝缕缕,正轻舞缭绕在谷底。山谷清晰可见,青草如茵。那离开谷底的云海,不再激荡欢腾,而是在山谷的半空中悠悠然然地荡来荡去。云海也会突然涌向山坡,送上去几朵白云在山顶上。

更多的时候就是一池圣洁的银(云)莲花。下午四点的光线与气流都是最佳的,阳光是银白色的。这池云做的莲,不是生在淤泥中,而是由青青绿草的山谷托起。那沐浴了云雾气的草儿油光闪亮,那洒了银光的莲花泛着光洁,使得这池银莲花更加神奇迷人,仙气飘飘!银莲在仙气缭绕中时而甜静、时而袅娜、时而起舞、时而又狂舞摇曳,姿态曼妙极了。那之前跃上山坡,开在山谷顶上的白云,又极像了是在守护这池圣洁的银莲花!天地映衬,美妙极了。其景就是仙境,我分明是在瑶池赏莲,看得我乐不可支,成了半仙。

于是,找好镜头,正对“莲池”中央的池口,先给一对小情侣拍了在银光灿烂中如在莲池的照片,再让他们如此照搬,为我留住了与这池圣洁的云莲花在一起的画面。这组照片意境很美妙,看得我心生欢喜。看得小情侣也喃喃自语:太漂亮了!这还用专门去拍婚纱照,哪有这组照片漂亮!我说:你如果专门来此拍婚纱照,定是等不来与当下相同的风景,这池银莲花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就这样幸福地看着云海在我眼前一次次撒着欢的变幻。尤其看到那从谷底齐刷刷升起的一条条、如举起荷叶和莲花的云杆杆和满池云莲时,看着看着,就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不能说这池银莲花是上帝专门赐予我们的,更愿意说是奉献给天空的。而我,恰好在最对的时间重回到这里,就有幸遇见了。

想我六次来太白山,第一次在这里观云海。有一次程老板领着我们在这里看过下方的万亩桃红杜鹃花海,那次没有云海。共它四次都是急着赶路不曾拐向这里,那时有没有云海都不知道。唯有这一次才幸遇这片云海,真正体会到了坐看云起。使这一趟一日太白山之行,又是一次难忘的美好之旅。

时间不早了,再晚就赶不上下山的索道了。

离开观云海的山坡,转身不到五十米,重回到了那“雾墙”的石海起点。将灿烂阳光与蓝天白云留在了身后。向前,又要将近两个小时置身浓雾弥漫,天地混沌。

看着雾气一次次地掠过山谷冲上石海,再向山顶席卷冲锋,刹那间又被拦了回来,泄洪般地退到谷底。先是安静一会,然后再次集结上涌。每当上冲时,都能明显感觉到雾气冲过身体的力量与速度。被拦回来时,脸的另一侧感受到的与上冲时有了区别:是透着沮丧与不服。每当退回来时,我就会仰头望山顶,与来时一样,总能看到那长长的山梁上,一条细长的蓝天白云,极像了在给山坡下的浓雾说:“我在这里等着你们哟!”想那上面的白云,定是雾气的伙伴,在冲顶时跃上了山顶,成了白云。也许这正是那山谷中的浓雾一次次向上冲的动力,也想成为白云开在天空。

说来奇怪,下山时看到与上来时相同的一幕,心理反应却大大不同。上山时看到总是一次次地败下阵来,心里也会有一点泄气。下山时看到了,心里却是一种摧人向上的鼓动。在我身处之中的四个多小时内,雾气都在不屈不挠,屡战屡败中还顽强地冲锋。且在每一次冲锋中,总会将几缕送上山顶。像极了做人的样子!看得我元气满满,脚下生风!轻松自在的赶上了最晚一班索道。

乘“天下索道”愉快下山。上上下下,进出仙境太白山,第一次的一日原返,圆满收官。只是还没出包箱,就期待明年再来了。2020年6月25日端午节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cipbkqf.html

云从山谷起,美哉太白山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