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孝溪有个余家坟

2018-06-01 17:00 作者:泥土花香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溪乡有个中心村,中心村有个余家坟。孝溪也因为余家坟,在网络上的着实火了一把,全乡面积74.1平方千米,人口1.4万,乡政府驻半边街,辖檬子、南龙沟、中心、上屯、下屯、二河、格维、上游、细沙、赶子塘、沙帽、猫儿坡、坪玉、复兴、大岭15个行政村,有水库、锰矿资源、金银花、白术、杜仲等中药材,自从余家坟在网上被人曝红之后,更加闻名于重庆及全国。

初次听到这个余家坟这个地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我一直误解着,以为是余氏的祖坟所在地。

记得那时候我的一个远房祖婆,将她的姨侄女介绍给我做对象,虽然已是解放后,但年轻人找对象,却还时兴媒约之言,尽管当时我心里对这回事情没怎么的认可,但在母亲和大哥们的苦劝高压下,只得应付。

既然要应付,就会有来往,因此我就有机会到孝溪上屯,也对余家坟有了第一次的印象。

我的对象家住在上屯,因为她家有个亲戚在余家坟,因此在一个节,我就到了余家坟。

其实余家坟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村落,当地居民都是姓黄,而不是姓余,这里并没有我原来想象中的余家祖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余家坟继续往沟里面走,沟里深处就是天堂,还有大塘、小塘、官沟等,这些小地名听起来都十分有趣,也富于想象。

尽管我后来与对象吹了,但余家坟当时留给我的印象已在我心底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记得那次走进余家坟时,只见三十多栋土家族五柱四、三柱四特色的木房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经打听,这里的居民们都姓黄,那时候土地才下放到户,外出打工的人很少,村里的人较多,不管是男女老幼,都十分热情好客;进得寨子,只要和他们拉起家常,感觉很亲切,让你感到就像到了自已家里一样。

何况我是以一种特殊的身份来的。主人和主妇从炕上取下被烟熏得象柴块子的腊肉开始清洗,从鸡圈里捉来肥大的公鸡,开始杀鸡,准备丰盛的晚餐。土家族的火铺很有特色,有方形孔,放三角架,三角架上放鼎罐、炒锅等容器,用于做饭。建造火铺时,在地面竖立4根木墩,垫上厚实的木板,边沿留一个方形孔,四周从地面开始围栏,填上泥土,放上铁"三角",在火铺一角建一个小灶,便完成了火铺修建。燃料基本是整个的较小圆木、柴疙篼等,因其"熬火"(意思为不需要频繁地加柴),火塘中有厚厚一层烧柴产生的灰,出门后用灰盖住炭火,回家后用吹火筒将刨出的炭一吹即燃,因而基本无需火柴等物(既可能是防潮,也可能是早期没有火柴等物打火很不方便)。

我到的时候,烧了几个大柴疙篼,熊熊燃烧的火苗,把火膛里三角架起的鼎罐烧得热气腾腾的,里面装的是干笋子炖腊排骨。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是主人请来专门陪我的,我们坐在火铺上一边烤火,一边摆着龙门阵。

闲聊中,我听到非常生僻的两个字:砍烟!从老人们对余家坟来历的叙述中,我大概理解了“砍烟”的真实意思,以前祖辈们靠的是刀耕火种,先烧一把火,烧了山上的草木,然后开荒种地!撒几把包谷或豆子,薅刨都不要,在秋季节,都会迎来大丰收,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解放后,政府提倡封山育林,大部份山林划为国有或集体所有,烧草开荒是违法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习俗也就禁止了。

相传余家坟的黄氏祖先,是从黄氏秀山祖籍地贵图毛坝园分家出来的,出来时有两兄弟,最先落脚于离清溪街不远的四家城(至今四家城都有黄家坟山的小地名),由于他们得到的地块土质比较差,杂草也很多,很难于耕种,于是他们放弃在四家城安家的念头,又沿着上马墩坡脚的溪水往上游方向走,去寻找新的落脚点。

来到余家坟这个地方,他们一锄挖下去,只见土质黑油油的,非常肥沃;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溪,自山上而下,又平缓地流向坡脚,不需要开挖堰渠即可灌溉平地的良田,人畜饮水也有了保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溪沟里长满了水藻,用镰刀一砍开,满沟的鱼苗,有的又肥又大,让他们惊诧不已,喜欢得不得了,再看沟边的环境,凉风习习,竹木遮天蔽日,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柴有柴,要平地有平地,可谓柴方水源。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简直是上苍的安排。

听老人们说,孝溪水库还没修建前,余家坟这里简直就是个世外桃园,交通落后,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气息十分浓厚,当地居民如需赶集,一般是翻山越岭前往隘口、龙凤坝、清溪场去交易,要卖的竹子、木棒、红苕、洋芋、包谷等都是肩挑背磨,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到月上中天时,才挑着从街上买的东西安然回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秀山各族人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大兴水利工程建设,各公社、大队群策群力参与水库建设。水库建成后,对全县工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今,水库幅员面积达2.8平方公里,蓄水1200万立方米。通过多年的蓄养,水库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和250千瓦/小时的发电站,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寨人畜牧养殖业用水、用电,灌溉了清溪、三合、莲花、平凯等大片农田,而且环湖区域的空气也十分清新,环境优美,是秀山有名天然氧吧之一。

水库水天一色,水质优良,是旅游观光和垂钓好者的向往之地。群山翠绿环抱,湖光流溢,吊脚楼群密布、农耕点缀山间,好一幅纯天然、原生态自然风光画。

近年来孝溪水库成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原来的机动船载客业务被取消了,水库里网厢养鱼禁止了,山坡上种植了大量的枫树、杉木、杜鹃等,修通并硬化了老木树到梯子岩、老木树到土地坳,梯子岩到格维等几条公路,水库四周修了一条环形公路,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现在水库周围植被得到了保护,到处绿树成荫,生态环境日益变好。是一处融生态、文化等多种资源,集休闲、娱乐、垂钓、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很多城里居住的市民都喜欢来这里钓鱼、踏青,既陶冶情操又修身养性。

时隔三十多年,2018年5月20日,我再一次和妻子走进了孝溪水库。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看盘闹热。

我们四人是从水库副坝开始,沿着环库公路先走到大坝,在大坝上短暂停留后,又从大坝往老木树方向往里面走,这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急辣辣的,但是有公路旁的树子遮着荫,有丝丝凉风拂面,反而给人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湖面四周层峦叠嶂,云雾蒙蒙,吊脚楼群若隐若现于林间,水面上野鸭扑腾嘻戏,水库四周层层叠叠的茶园、松树、竹林一片连着一片,从绿树林中不时传来姑娘清脆的歌声、笑声;农家院落鸡鸣犬吠声、牛犇羊咩声随风飘逸。

我们看到什么好看的,就用手机拍下来。走到老木树的时候,妻子和在路坎边挖土的几个老人们打招呼,她尊称她们为孃孃,我笑着轻声说,你的熟人蛮多嘛。

妻子说,以前我们经常到梯子岩里砍草、到官沟里面去捡柴,都要从老木树这边过路,累了渴了时,就在她们家的屋前的坝子上休息,所以这里上了年纪的人我都认得。

啊,原来是这样。

老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去坐一会,我们说要去看闹热,一位老人说,还远着呢,起码还要走一个钟头,听说在余家坟里面去了,你们先进屋去耍哈儿嘛。

我们谢绝了她们的邀请,又继续朝着目的地前进。

走到下屯村时,妻子正和路边一个熟人聊着,一辆白色小车从我们身后开过来,要前往梯子岩方向去,这个熟人拦住了小车,让开车的小伙子捎带我们一程,于是我们四人坐上小车,只用了十多分钟,就到了梯子岩小学边。

刚准备下车,就听到马路边的几个妇女在喊:来了,赛跑的来了。

我们下车一看,一大队穿着文化衫的队伍,真的从里面跑过来了,我们只好站在路边,用手机、相机给运动员们拍照。拍了几张,继续往中心村委会走去。

说句实话,隔了三十多年,这里的变化相当大的。水泥公路一直通往里面,两边都是砖瓦楼房,形成了一条小小街道,有小卖部,有幼儿园,有餐馆等。

在中心村的便民服务中心前不远处,还有一个蓝莓园,目前蓝莓还没有成熟。在中心村便民服务中心稍稍休息,我们又坐上了包车的中巴车,中巴车在仅4米左右、弯弯曲曲的公路上转了一阵,终于到了余家坟。

下了车,走上进寨公路,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的木房,错落有致,屋顶上用青砖青瓦叠了檐口,做了些造形,有的窗户是土家人喜欢的万字格、品字格、方形格,即使没更换的,也装了铝合金窗框,安上了玻璃,屋外面用全新的木板子、水泥砖进行过重装,我脑海里的余家坟印象被彻底颠覆了,简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我赶紧掏出相机,不停地拍照。

我正蹲在小溪拍照时,背上被人拍了一巴掌,我掉过头来一看,是我的同学杨胜康,他是个建筑包工头,和他聊了几句后得知,目前他就是余家坟木房翻修、道路硬化、石梯步道等工程的总负责,已赤余家坟呆了大半年,他给我们介绍说,余家坟要分成几个阶段进行打造,目前进行的只是一期工程,他指着还没铺设完的一个院坝说,我们已加班加点地干了一个多月,为的就是准备这次活动。他指着寨后的山说,后面坡上几条石梯步道路面已安装好了,他说头个月有重庆几位专家教授来看了,提了些建议,建议在左边有竹林的那个山头上,修建一座用于观光的凉亭,然后再往上修石梯路,一直修到后面这大山顶部,修一座玻璃桥横跨沟底,连接到对面的山顶上,在对面山坡上再修几个凉亭、步道,再做些灯光效果,把这里发展为休闲、避暑、康养中心,真的是前途无量。

我听着他的介绍,环视了一下四周,的确环境优美,重庆专家教授们的设想不错,余家坟是依山而建的传统村落,背靠着大山,屋基都是根据地形地势来摆布的,沟底的小溪一年四季流淌着清清的山泉水,溪旁种了芭蕉、果树、花草等,特别是豆鼓草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寨子后面有一口古水井,泉眼流出的水很大,喝在嘴里透心的凉,吞进肚里后,嘴里还感觉到有一丝丝淡淡的甜味,这才是正宗的矿泉水啊!

我与杨胜康分开后,独自在村落自由地穿行,这次来参加赛跑活动的人特别多,有些参加赛跑的人还没有从水库返回,没参与赛跑的大多数人,都坐中巴车进来了,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围坐在几个院坝、阶沿上,摆龙门阵,有少数人也和我一样,漫步走在寨子中间的这些石板路上,参观这里的民居,石板路是用青石板铺就而成,两人排着行走足够宽了。

走上寨后的石梯步道,这条步道是直通竹林深处的,站在高处的步道边往下面一看,一幢幢屋顶,一棵棵桃树、梨树分布在村落中,整个村子尽收眼底,多么美丽的一幅乡村图画!

在步道旁的树林中,一群散养的土鸡在灌木丛中寻觅食物,发出咯咯咯清脆的叫声,一点也不惧怕生人。 跨过小溪,我又走到对面山坡上的步道去,在最高处,修有一个小小平台,路坎边上有一棵大树,形状象巨伞,它们的枝叶覆盖了近十多平方米,在树下形成了一个很宽的林荫地,阳光透过被风吹动的树叶,在地面上投下些斑驳的光影,树下面有用于休息的石板,看到这些,我心想,夏天如果坐在石凳上面,耳里听着头上悉悉的树叶沙沙声,任那凉风拂面,在这安静、舒适的环境,拿着一本书慢慢地阅读,或者在树下安放一把躺椅午睡,是多么的惬意啊!

这里的凉风虽不是很大,但总是不停地吹着,感觉源源不断徐徐吹来,如果你是城里人,夏天不开空调不吹电扇你受得了吗?

在和余家坟一位大娘摆龙门阵时,她告诉我,她一年四季没用过电扇,即使需用扇子,也偶而用一下竹子编织的竹扇或棕叶扇,这里还很少有蚊子,她不无遗憾地对我说,余家坟一年当中,就数今天最闹热了,你们今天下午一走的话,这里又要恢复原来的冷清了,我们这里的年轻人们都外出打工去了,学生们一去读书,守在屋里的,都是些老头子老婆婆,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都搬到外面修楼房去了。

听了此话,我忽然想起我曾经在此吃饭的那个“亲戚”,我问大娘,原来住在水沟边那家人是不是搬了?大娘指着已改成土的地方说,就是那里嘛,原来是屋基,搬了,早搬走了啊。

我们正聊着,临时搭成的舞台上,几位歌手开始民谣演唱了,说是舞台还不是很妥当,实际上是房子搬迁后留下的一块宅基地坝子,上面铺了红毯,在院坝的石头墙上挂上会标就成了舞台。

此时陆陆续续参加跑步都返回余家坟了,有的坐到溪边的岩头上休息,有的脱了鞋子洗手洗脸,人比开始时多了许多。歌手们几曲歌之后,主持人宣布长桌宴开始入座,在这时,我们不得不选择离开,我们想来余家坟感受一下热闹氛围的目的达到了。

在给运动员们发奖时,我们一路拍着照,离开了余家坟。

此时我又想起了大娘刚才说的话,这里热闹一天之后,又将要复归平静,如果早日把这里彻底打造成专家教授们设想的那种效果,那么余家坟的明天一定比今天更热闹,更有名气。到那时我们来耍的话,一定是舍不得离开的,一定会在此住下来,好好地享受一下这空气清新、凉风习习的景。

欢迎投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qwcrkqf.html

孝溪有个余家坟的评论 (共 6 条)

  • 听雨轩儿
  • 泥土的花香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