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的门道(8):评点《一件新衣服——过年》

2011-02-22 13:03 作者:顽童不老草青青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评点《一件新衣服——过年》

作者 枫叶正红

过了正月初六,浓郁的年味似乎【“似乎”二字妙】淡了许多,偶尔零星的鞭炮声伴随孩子们的玩耍嬉笑声,时不时的传入耳畔;靠近窗前,看到楼下

三五成群的孩子穿着非常讲究的品牌服装【不说孩子们拿着什么玩具,什么饮料,只说穿着,妙!因为要引出“一件新衣服”;“品牌服装”,尤其妙!这是本文的时代性】,相互追逐着、打闹着……不知不觉目光凝聚在一个女孩身上,那件粉底与黑线条相间的格尼上衣勾起我的一段难忘的回忆【自然而然引入】。

我十四岁那年,正是“文革”武斗最严重时期【紧张】,工人罢工,学生罢课,两大派组织针锋相对,真枪实弹搞武斗,其中一个组织的总部就设在我家门前马路对过的一幢三层大楼里,白天,我们不敢出门,晚上,常常被枪声惊醒【既是“这一件新衣服”的原委,又点明了时代背景:1967年季或稍晚一点,江青在7月初号召“文攻武卫”,于是武斗升级为枪炮之类的武器交火,武器是从当地驻军抢来的,全国都一样,只是程度不同;尽管当年一月发布《中央军委八条命令》禁止冲击军事机关,可还是全国到处抢枪搞武斗,毛泽东亲笔签发的《中央军委八条命令》为何不能坚决执行?毛泽东何时知道此事?为何未能及时制止?】父亲虽然上班可是心却在惦记着我们【母亲不担忧吗?应该交代一句】,决定让我领一个最小的弟弟去农村姥姥家住一段时间【真切自然,当时四川不少家庭也这样把十几岁的孩子送到乡下】,我高兴极了【妙】,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出远门,如果不是“文革”罢课【应该是“停课”,全国学校瘫痪】,恐怕我也没有时间串门的。父亲千叮咛万嘱咐【慈父的拳拳之心可见】把我送上火车,一路顺利的来到姥姥家。

姥姥家在吉林省一个非常偏僻【不接着写见到姥姥家人的情景,却写其住居周边环境,这个交代既有必要又是散文笔法,跌宕有致】交通极不发达的小山区,三面环山,一面是水,一条大河横跨整个村庄,因为这条河没有桥梁,只有两根像小碗那么粗的圆木搭在两岸,在拦腰处还有一根圆木是为了让过桥的人扶着行走,桥下河水川流不息,使得过桥的人胆战心惊,因此,没有太重要的事情,很少有人过此桥,也是这条河挡住了通往外界的联系,这里政治文化闭塞,没有城市的纷繁喧哗,和城市相比,犹如两个世界【到姥姥家躲避战火的原因——世外桃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清晨【松弛】,平静的小山村缕缕炊烟盘旋在高大的树木群中【略去与姥姥家人相见、相处的具体情景,【妙】,在晨光冉冉升起的时候,透过树木的缝隙,遥相呼应,如诗如画犹如仙境一般,这里野生的果树种类繁多,山梨、核桃、杏子、李子、葡萄、圆枣等,我常在这里采摘野果,想吃什么就摘什么,坐在李子树下,稍微一晃动树木,熟透了的李子劈里啪啦的掉在手中,爬上圆枣架,像坐在摇篮上一样悠闲自在,品尝甜甜的圆枣,酸甜可口的山梨至今让人回味,回想那段快乐开心的日子,真是令人难忘!如果不是来到姥姥家,哪能吃到这样多的水果啊?要知道那个年代家家都很穷,三分钱一根的冰果都舍不得花钱去买,偶尔能吃到西红柿就是最好的“水果”了【几个月的时间,该有很多可记,但作者只记叙了这些果树,为什么?文中自有答案。句句景语皆情语!】。

时间过的好快,来到腊月,农村家家户户开始做豆腐,蒸年糕、烙黄米面粘饼,姥姥家的粘饼真多,是用水缸装的,后来才知道家家如此,吃的忙完了【过年的诸多准备,几句写完】,该忙穿的了【妙】,姥姥说“过年了,娟子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来姥姥家过年,”说着把钱放到我的手里,“去县城买块布做件新衣服穿”,我高兴的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传神】,只说了一句话“等我长大上班挣钱了,一定把这钱还给你,再给姥姥买件好衣服”,“娟子,这是姥姥的心意,能用你还吗?”我笑了【含着眼泪的笑】,心里在暗自想着,将来一定要报答姥姥对我的这份【真切自然】,因为我心里知道,姥姥的钱来的太不容易了,是用鸡蛋、粮食到供销社换点零花钱,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时代特征】。

那天,我和舅妈走了二十里路,来到县城的一个很小的供销社里,一块粉底与黑线条子相间的花格布,被我一眼相中了,扯上了五尺格布【略写买布过程,妙】,舅妈买了糖果【糖果当时是珍贵的东西,故可作为年货】,我和舅妈冒着刺骨的寒风,满心欢喜的踏上回来的路程,天气虽然寒冷,我却一点没有感觉出来,边走边唱,憧憬着过年能穿上自己喜欢的新衣服了,甭提有多高兴了【情态毕现】。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点不假【引起下文自己裁剪,妙】,家境的贫寒及生活环境的种种因素,身为老大的我很早就担负起了家务劳动,十三岁时就开始挑水、做饭,看护弟弟、妹妹【那个年代的劳动人民几乎家家如此】,学做针线活,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年龄的我已经会做衣服了,只是裁剪的功夫还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为下文铺垫】,我拿着新买来的这块布,掂量来掂量去还是决定去找大姑姑裁剪,姑姑家就在姥姥家的后院【无此句则不知姥姥家何以出现姑姑】。到了姑姑家,姑姑正在忙着烙粘饼,看到我来了,也顾不上手上粘着的面,乐哈哈的迎了出来。说明来意,姑姑满口答应烙完饼就裁剪,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时间很快的过去了,一锅一锅的饼烙起来没完没了【为下文铺垫】,我开始有些急躁,还不能表达出来【真切】,只好耐着性子等,心里却在埋怨【真切】,如果自己会裁剪,就不用在此耽误这么长时间了【埋怨自己,不埋怨姑姑:现在的孩子呢?且与前面那一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相吻合】,而且,衣服都可能快要做的差不多了,突然【一转】,我想有什么难的,我自己裁,【应该加上一句;走进卧室,下文“姑姑快步跑出屋内”才有着落】我把格布铺在姑姑家的炕上【没有足够大的桌子】,(农村都是睡炕的)按照自己的一知半解裁剪知识,把布折叠一次,再折叠一次,然后画上线条,裁剪制服衣服和便服的是有区别的,便服衣服不需要后上袖子的,直接裁剪,非常简便,准备妥当了,“大姑你来看一眼我画的行不行,我自己裁”,其实,我的做法也是对姑姑的一种挑战,迫使姑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传神】,姑姑边擦着手上的面急忙进来,边说“姑姑太忙了,让你等了这么长时间”边拿过粉笔做了少许的修改,画上了领窝弧线,这时,饼的糊味一股一股的窜进来【妙】,姑姑快步跑出屋内…【跑出屋内?另,汉语省略号应该是六个点】我拿起剪子三下五除二【妙】裁剪开来,当最后一剪子顺着领窝弧线剪下来,脸上顿时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传神】,看着粉格布,欣喜我可以马上就能缝制衣服了,拿起裁剪好的布料往身上比试,突然【又一转】,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紧张】,脸上的汗也冒出来了,心脏好像也停止了跳动,我屛住呼吸,顷刻间眼泪刷刷的涌了出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姑姑,这回可怎么办啊,呜呜呜…。衣服剪坏了,剪出来两个领子”,领子成了葫芦形,前脖领一个,后脖领一个,我放声大哭,姑姑二话没说,急忙进来看个究竟,“唉!姑姑忘了告诉你裁剪领子的时候,要竖着打开一折的,这可怎么办?”姑姑急的【应该是“急得”】团团转,不时的在埋怨她自己,看到姑姑有些内疚的样子,我冷静了许多【又一转】,开始琢磨用什么办法和措施来补救【松弛】,黑色的线条让我眼前一亮【传神】,我抱起花布就跑,“大姑【称谓应一致】,我有办法了,明天再告诉你”,大姑懵里懵懂的望着我远去的背影【这句有问题,想想是什么问题】,又去忙她的活去了。

经过精心细致的琢磨,格与格对好,在黑线条的地方用黑线密密缝,很快就把不应该剪掉的领子给补上了,继续我的制作,衣服做好了,一点也看不到补丁的印迹,穿在身上,到处去炫耀【传神】,当然也少不了很多的赞扬声,都说我这么小的年龄,那么心灵手巧,这件事至今还传为佳话,每当和舅妈在一起闲唠的时候,都会提起这个话题,引来一片笑声。童年的酸甜苦辣、多彩的童年趣事,记载了我们的成长,留下了我们美好的回忆【这句概括虽好,像是陈词滥调,似乎很多人这样写过】。

【还在窗前看那些孩子吗?此处应该有交代,结束当时之实景,作为过渡段,或干脆作为结尾。】

后记【此二字赘疣】

正因为有了这件事情的经历,也让我有了自学服装裁剪、服装制作的决心,也给我的人生增添了很多乐趣,也在制作服装的过程中,有了更大的突破,每当女儿穿上我精心制作的非常时尚的服装,每当有人问起女儿的衣服是在哪买来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看到女儿开心的笑脸,得意的样子,我的心里甜滋滋的,也常常勾起我这段美好的回忆。

【小结】:

本文主要特色如下:

1,个性鲜明突出,“我”的形象生动活泼。无论是语言还是行文,无不打上作者独特的烙印;只要任意在网上读100篇、1000篇记叙、抒情散文,就会证明此点;

2,质朴清新的文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都是实实在在,没有故作惊人之语以煽情,更没有堆砌古典诗文中的佳词美句,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而这种记叙、描写最考功力。

3,真。事真,景真,情真。本文无虚夸,无矫饰、矫情,一切都是那么真切,可感可触!而当代散文,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成灾;抒假情,写假景,甚至根本就是假作文的不在少数!

4,情浓语淡,自然天成。“姥姥给‘我’钱”那一段,双方情感多么真挚、深厚!但其描写却质朴自然,情态、语言、心理既符合当时情境,又符合人物身份,恰如其分!情的稀释,是当代散文的几大恶俗之一,只有五分情,偏要写到八分!读者不是傻子!

5,跌宕起伏,张弛有度,曲折有致,详略得当。“一件新衣服”却写出来那么多名堂:品牌服装,武斗,偏僻的小村,到县城买布,大饼烙糊,裁剪出错,又想办法补救;“我”的心情也是起伏曲折,变化有致的。

6,鲜明的时代特征。“三五成群的孩子穿着非常讲究的品牌服装”:也只有在这个盛世,穷人家的孩子也穿品牌服装!而记叙“文革”时期的,更是处处如此!而当代许多散文,放在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都合适!有的去掉“网络、点击”之类的字眼,也是一样。而本文是全文整体上具有时代特征,删除个别用语其特征依旧。

7,“文心”的丰富性。作者没有刻意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悟,但这“裁剪一件新衣服”的经历感动着她,她终生不忘,记忆犹新,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文心”;作者意识到的“文心”,大概是“童年的酸甜苦辣、多彩的童年趣事,记载了我们的成长,留下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和那段《后记》;然而,由于作者立体地、多层面地叙写了那段经历,其结果“形象大于思想”,它告诉读者的就太多了:(1)毛泽东尚未下令停止武斗,工人要自己的子女躲避而不是积极参加,农民种自己的庄稼,也不参与,不是事实上在抵制文革吗?(2)大家都说现在物价如何如何高,以前物价如何如何低,本文提到过年穿新衣服,买糖果(无重大喜事一般不可能),假若我们现在要过年才能让孩子穿新衣服、吃上几个糖果,你还认为物价低吗?(3)因为学校停课,所以才能到乡下姥姥家去;全国学校都停课,意味着什么?(4)当时物质条件非常差,乡下尤其差,作者却很快乐,那是她少女时代的一段“幸福时光”,因为姥姥一家、奶奶一家都疼爱她及其小弟,她也有相当的自由(相对的思想、言论自由,玩耍的自由,免于饥饿、恐惧的自由),告诉了读者:如何获得快乐或什么是幸福!也许还可以读出其他的东西。

对作者的建议:

1,应该交代听到武斗结束的情况;

2,请注意标点符号,常常一逗到底;

3,把标题改为《一件新衣服——过年琐记之一》;

3,趁着还记得清楚,继续写《过年琐记之二、之三、之四》等等;互不相连的几个片段,无需用过渡句、段,只要与过年有关就行。

4,写成后,隔几天多读几遍,反复修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98891/

读书的门道(8):评点《一件新衣服——过年》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