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拜谒佛国五台山

2010-09-13 07:54 作者:清修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秋高气爽的季节,再次拜访了佛国五台山。

有四大佛教名山,依次是,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他们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的道场。虽然佛教进入华夏的时间说法不定,但大多数还认为是东汉初年。史载,汉明帝曾派使臣迎奉天竺高僧前来传法,回来后敕建了号称中华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几乎同时,建造了五台山的古刹显通寺。据传,显通寺的地址,是天竺高僧选定的,因为,这里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释迦佛祖在印度修行的灵鹫山极为相似。寺院建成后,寺以山名,汉明帝为了表示信佛,敕封“大孚灵鹫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这也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于是,五台山从那时起就确立了佛法传入华夏最早建寺的地位。

五台山寺庙从始建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修茸扩建,史载,最鼎盛时达到三百六十多座,虽历经战火屡遭破坏,但解放初期统计仍存一百二十多座寺院。历史长河的演绎,真实的展现了寺院群如此集中的宏大场面,人们诚服的把五台山称之为佛国,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历史地位。到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年代,五台山更是全力打造发展已经存在的辉煌,凭借历史,凭借五台山的人文与自然优势,现在已经跨入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序列。

五台山的寺庙分布很广,最集中的地方在台怀镇。这里的寺庙,无论从规模还是样式,都称得上是佛国的精华所在。这里的寺庙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青庙,一种是黄庙,青庙住的是和尚,黄庙住的是喇嘛,信仰相同,分支有别。在天子皇帝为此为大的年代,青庙黄庙谁来主持五台山的佛教事务,还得皇帝老子说了算,当然,现在五台山不分青庙黄庙,由佛教协会来领导主持。

台怀镇的寺庙集中。相邻之近,飞檐几近勾心斗角,寺内古树,一墙之隔枝叶交汇,平地古寺,金顶红墙相互辉映,山巅古刹,隐在林间海市蜃楼。塔院寺的大白塔雄伟壮观,藻瓶形状,方圆搭配,粗细相间,高耸入云。它通高56。3米,周长83。3米,上束252个风铃,微风吹来清音入耳,塔身巍峨令人仰慕,人们通常把大白塔看成是五台山的标志。这里有喇嘛宫之称的菩萨顶,开花现佛的罗睺寺,五爷庙,善财洞,东山顶上的黛螺顶……当然,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闻名的殊像寺就坐落在紧邻的塔院寺南边。

这里的庙宇有的顺山走势,有的平地拔起,有的建在山巅。近视大德威坐法相庄严,远眺庙宇巍峨肃穆庄严。这里随处可听朗朗经声,不时飘来阵阵梵音,旺盛的香火青烟飘渺缭绕,做功课的出家人念经打坐,信众居士烧香礼佛与师傅不时的交谈,更多的是游人摩肩擦踵,虔诚的观摩佛国建筑,驻足倾听佛家佛事。台怀镇之外,五台山的寺庙还广布延绵在附近的村庄,山间,相隔远近不同,建庙年代不同,建筑风格不同,拜佛游览可根据个人情况酌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走在台怀镇的街上,随处可见青庙黄庙的和尚庵尼,或三五成群或单独而行,紧邻的村庄里,遍住着从全国各地来的拜佛求经的僧尼。行车的路上,一名七十多岁的僧人搭乘了我们的车,据他讲,最多的07年,一个村子就住了2700名僧众,可见佛国强大的吸引力与高深的佛法。在这些求经或行脚的僧尼中,不乏戴着眼镜,穿着旅游鞋,拖着皮箱风度翩翩的年轻佛子。僧尼在素食馆就餐,用手机打电话,用数码相机拍照是到处可见的风景。

西来佛法已经融进华夏的历史,五台山大德修行向善的故事比比皆是,一件法器一件雕塑蕴含的禅机人们也会娓娓道来。庙宇的建筑展现着不同朝代的辉煌,‘无梁殿’虽阔真无梁,‘黄铜殿’精巧真铜铸。听不完皇家与佛家的传说故事,理不清佛家与红尘的你来我往,真实的,虚幻的,传说的,神话的,发生的,口传心授的典故,把个佛国罩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顺治出家,人们可以说出他在哪个庙宇,杨五郎避祸确实有他的庙堂,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有过这样的曾经,当今曾红极一时的著名歌手李娜,也确实在一个尼庵佛学院出过家。

建国前夕,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从延安转移至西柏坡时还在塔院寺路居过,现有纪念馆为证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佛国五台山与现代与人,有着说不清理不断的情缘。

五台山因佛出名,因果的关系辩证了天下名山僧占多,这里同样包含了五台山的风景秀丽。五台山,顾名思义有五个山顶,这五个山顶距台怀镇大约都在20公里左右。一般的山顶都是尖的,可五台山的顶部是平的,台的叫法由此而生。这五台的称谓依次是北台叶斗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最高的北台海拔高3058米,为华北第一峰。其他的也都在海拔3000米左右,这就造就了层次的森林,繁盛的高山草甸奇观,单从名字就可以猜出它们各自的景色。这五个台顶各建有文殊菩萨的殿堂,俗称五方文殊,虔心向佛的人来五台山五个台顶都要去拜的。这次,在去东台路上,我们碰到了从四川甘孜来的身着红紫僧衣的喇嘛,还有着青衣青帽从东北来的庵尼,他们的年龄从二十岁左右到七十多岁不等,共同的是他们全都步行,有的在里三点多钟就启程了。相互见面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侧身相让彬彬有礼,一种置身佛国的感悟

这里的自然景观不登台顶是体会不到的,往往是山下下山上出太阳,欣赏黑云闪电在脚下嘶鸣也不稀奇。天相好的时候,天蓝的让人惊异,白云在山腰缭绕,或从山底顺着山坡爬上,人在云中,庙在雾里,用手抓云、捧云、扰云更是别具一格,千载难逢五台奇观,真的如人间仙境一般。

海拔高自然凉。叶斗峰庙里的师傅们常年都穿着棉衣裤,一山分四季在这里得到了感同身受的诠释。怪不得天下奇人大旅行家徐霞客先哲,千里迢迢来到五台山,他当时下榻在北台叶斗峰的寺庙,与老方丈石桌前品茗交谈,他在游记里清楚地记述了登五台山的旅程,不知为什么他没有到台怀镇,直接从北台下山东行,奔北岳恒山而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81210/

拜谒佛国五台山的评论 (共 6 条)

  • 小明
  • 芳草依依
  • 石林闲散
    石林闲散 推荐阅读并说 叙介疏密有致,语言流畅干净
  • 止水
    止水 审核通过并说 文章显示出作者有渊博的佛教理学,写作功底也不错,通过
  • 水墨年花
    水墨年花 审核通过并说 文章有理有据,概述合理。通过。
  • 远方的梦
    远方的梦 未通过并说 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