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说啰嗦

2008-06-16 13:07 作者:玉潭月影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啰嗦常用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可以是口语的,可以是书面的;或用于人对事的处理上。有人办事利索,有人办事啰嗦。今天我就专门啰嗦啰嗦我文章的啰嗦。前日,心静即佛的一个署名“新浪网友”的朋友看了我的《家里来了旅游团》一文后(我疑其只是看了题目和文面)留言说:“写东西能不能不这么啰嗦啊,象臭婆娘的裹脚布,读着没兴致,乏然无味,本可以写一篇情真意切的小散文,竟弄这么长的篇幅。还要当网络作家呢,你看看人家网络作家怎么写的去。不是我没勇气写真名字,而是我还没有申请博客,只是有时候上来看看。希望不要被你骂,“百家争鸣”吗,人家“心静”写的比你精炼深刻多了,好好学习吧。提醒你一句,你的东西太肤浅,不信你看看现在高中学生写的作文,都比你写的好。”

看到这条留言后,我立刻想到她是谁,为了谁,处于什么样目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作了的回复:“此地无银三百两。你是有博客的,而且也博了一段时间了,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的感觉。我知道你是谁,但是吾不言。看在“心静”的面子上给你个尊敬,下次来记得“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时候或者敢大胆讲话的时候你再来。我不喜欢上弦月,也不喜欢黑道里走。就这。”

“问你好,就因为你是“心静”的朋友。不过我为他有你这样的朋友而不愿意在回复里啰嗦了。博客不是名作家的天堂,是大家学习的平台,所以我学习,我快乐,不在乎别人的冷嘲热讽。每个人都有,我不相信你没有,只是你的梦太离谱。”

我没得罪谁,这样的文字攻击对于我也算是一种偏了,至少她为了一种目的肯于动用心机踹我一个香脚。我知道,这应该是一个暗恋着心静的人,她已不止一次地反对我。我想,她是以爱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在心静的文后时常啰嗦地评论,引起了她的恼怒。但是我并无恶意啊,更无夺人所爱之心,我只是因为喜欢他的写作风格而啰嗦。她这样旁敲侧击起不伤了肝火?

抛开纠葛的问题不谈,单单就文章的啰嗦和肤浅浅谈几句。我虽然不懂文章,但我知道文章都是啰嗦出来的。有人啰嗦得好就名垂史册,有人啰嗦得不好就平平庸庸。本来可以用一个题目就可以概括的文章,写作者们却非要伤尽脑筋,拉抻了一段又一段文字,拉抻出一部又一部短中长篇小说,害得专家学者一部部地分析点评,害得后人一段段地阅读学习写作。我不知道写作者为什么都这么啰嗦,我只知道中国的作家在啰嗦,外国的作家也在啰嗦。啰嗦成了作家文豪的“通病”,因为不啰嗦,文章就内容简陋;不啰嗦,就不成其为小说。如果都用啰嗦批评长长短短的文章,那些作者们就只有像诗人海子一样,通篇只能用一两个字来表达了。

海子有一首题为《生活》的诗,通篇只有一个“网”字。正是一首诗简洁的诗,在文坛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内行的说“好”,外行的说“少”;专家们叫“绝”,文学界说“奇”。海子聪明就聪明在他的简单上,他只用一个“网”字就概括了生活,囊括了所有。或许他也是怕别人说他的诗不精炼,索性爆个冷门。他到是不啰嗦了,可是专家学者读者们罗嗦了。五花八门的评论纷纷扬扬,支持的,反对的,声不绝耳。他们啰嗦出来的评论文章,长的要看上几十分钟。不仅如此,你看他们评论的时候,还得联系海子的生活经历和文学造诣进行思考。就这样,简单的东西被人们复杂化了,啰嗦化了。但是有水准的人啰嗦出来的文章就是好,人家啰嗦出来的东西就是文学,就是文化。但是写作者都能像海子那样精炼吗?有的人可以,有的人不可以。不过话又说回来,倘若写作者都像海子看齐的话,那么小说也将灭绝,各类体裁的文章也将夭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之浅见,文章大多是围绕题目啰嗦出来的,这一点是任凭谁都否定不了的,也是拿不出任何理由进行否定的。大家也好,小家也罢,离开了啰嗦,文章就只剩提纲了,就只剩题目了。完全可以用提纲或题目就可以概括的文章,为什么写作者们非要煞费苦心长篇絮语呢?我想无非就是让文章多一些看点,让文章多一些精彩,让文章更鲜活,让文章有血有肉。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理解,那读文便成为一种负担了。做承担负担的事情,那不是虐待了自己?所以奉劝“新浪网友”看文还是不要嫌作者啰嗦,因为每个作者都是啰嗦的。毕竟作者不是纯粹的哲学家。再者,就算读者浏览的都是哲学家的文章,那也是啰嗦的,哲学家不啰嗦,也阐述不清他的哲学论。所以我说,啰嗦不是问题,关键是作者的啰嗦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我虽不懂文学,但我有话想啰嗦,就忍不住啰嗦罗嗦。

感谢这位有博名而匿名的“新郎网友”,是你的攻击给了我灵感。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目的,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动机,我都很感谢你。你因爱生恨,我很能理解,但请放心,我不是你的危机,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同。要爱就大大方方地爱,不要过于狭隘。爱人是一件美丽的事情,爱上品位的人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我因为爱着鲁迅先生,所以我学写杂文。虽然现在还相差甚远,但总有一天我会赶上他的一个犄角。如果我可以活八十岁,我还有四十年的时间可学、可写、可啰嗦,可升华啰嗦,我还担心什么呢?我什么都不怕了。三毛因为自幼爱上了毕加索,所以长大后浪迹西班牙,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情文。想到这些我忍不住提醒你不要太狭隘,好的东西是世界的,是大家的。心静虽然不是东西(这话咋看咋不对哦,没有恶意),但他却成了男人女人追逐的对象。这或许是因为他事业的成功,或许是因为他写作的成名,反正我不是很清楚,猜测而已。男人们爱他,话在酒里;女人们爱他,话在心里,倘若都狭隘者一般,那所有的爱岂不都变成了血性?实在不敢想象了。好在心静是不干堕落的人,不然他家的门槛早被类似“新浪网友”这样的粉丝团踹烂了。个人感觉,对于不对不负任何责任,喜欢罗嗦而已。还是那句话,不啰嗦就不成文。

至于我的《家里来了旅游团》是一篇叙事文,不是散文,所以我做了详细地记录。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感动了我,他们以感动我,我的话就躲起来,也就是你“新浪网友”所谓的啰嗦。这我还是收这写的,因为胳膊疼,不然那篇文章将比你看到的文面还要多。说到肤浅,我想那一是学历问题,二是选材问题。我初中文凭,没上过高中,你用高中生的水准要求我,实在有些难为本大人。再者,因为我纪录的是少儿情趣,当然就要越肤浅越好,越幼稚越好。我喜欢简简单单,不喜欢复杂多变。另外,我毕竟不是哲学家,当然写出的东西就大众化了。你不理解无所谓,我只求你不要动怒,怒大伤身,这一点你该懂得。不用担心我骂你,自幼父母没教过我骂人,进学堂后老师也没教过,这一点你就不必再顾虑了。再次感谢你对我啰嗦的批驳,但我的观点我还是要阐述,我是一个不肯屈就的人,就这。最后还要喊上一句:所有的文章都是啰嗦(短诗除外),知识水平凸凹而已。

个人观点,不代表文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6920/

说啰嗦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