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十而不惑”的思考

2010-08-18 10:14 作者:阅如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萦绕心间,挥之不去。人生接近不惑之年,但对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还一直心存迷惑。查字典,“惑”的解释是:疑惑;迷惑;迷恋;迷失;糊涂。那么“不惑”就是不疑惑;不迷惑;不迷恋;不迷失;不糊涂。要做到这些,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四十岁,好比涓涓细流已经汇流成河,险滩激流都成过往,流量渐大,流速渐缓,作为河的性格已经确立,其回溯源头和奔流入海的距离大致相等。

四十岁,应该开始反思和咀嚼生命的意义,已经累积了足够多的可供回忆的东西。四十岁的人千般滋味都尝过,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欣喜若狂的快乐、跌入深渊般的绝望、心头颤栗的幸福,都一一体味。四十岁的人喜欢回忆,人一旦开始回忆,就说明已走向衰老,蓬勃的生命是不去回忆的,一心只想往前冲!而这时,种种经历提醒自己,面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要懂得克制和珍惜,不应该怀有过多的贪念。近儒,近释,近道,个人的风格和品味已经形成。应该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多只是借用一下而已。

四十岁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这就是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也是残缺的。任何是非标准用非好即坏、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去判断,那样无疑是非常幼稚的。明白这一点,也就能容忍和包容了。不要再盲目迷信权威。其实人和人都差不多,天才只是极少数,权威更是人造出来的。倒是那些普通的人,平凡的人,更可亲可敬些。

四十岁应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要。四十岁的人解决了前四个需要后,那么应该从衣食住行中解放出来,从追求小我上升为追求大我,眼睛里不要只有周围的那个小世界,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只有在和更广大的生命相互依存中才获得意义。眼中有了别人,生命境界才能广大。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并且坚持自己的信仰,缺乏信仰支撑的躯体是软绵绵的,很可能成为最先吞下饵料的那条鱼!

四十岁应该懂得生活并能从中享受乐趣。四十岁的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主心骨,以前都在拼博,没多少时间陪家人,现在该多留些时间给家庭,“朋友固然好,领导也重要”,要明白其实真正在乎我们、关心我们的人正是家人。多留些时间给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多给一些时间给自己的爱好,就权当对自己的一种奖励。恬淡自适,或高歌猛进,这时候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了,要明白这时候再不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几乎就没有什么机会了。要懂得成熟与稳重,个人气质和品位需要知识、修养与举止支撑,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多思考一点问题,不妨外表简单内心复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四十岁应该明白:爱,远比恨更有力量。每一个怨恨,对抗和报复,都可能走向地狱,而每一个宽容,释怀和超越,都可能靠近天堂。宽容的不自私的爱能融化一切坚冰,对孩子“恨铁不成钢”要不得,对同事“睚眥必报”要不得,对社会“天下人负我”要不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和为贵,以礼待人,就能在感情上蠃得别人的信任,令人心悦诚服。

四十岁应该清楚自己能力有多强,水平有多高,不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是不惑的男人的基本“素质”,学会先思考后发言,必要时沉默。四十岁的男人已经历许多事情,开始沉淀,应该有了一定的深度,腹有诗书,满眼芳华,如果说出来的话空洞无物,那么不如沉默。

一个人坐在窗前,沉思默想,多少过往涌上心头,很庆幸自己小错常犯,大节不失。时间如白驹过隙,终于明白活在当下是多么重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63407/

“四十而不惑”的思考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