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手推车,上海世博会里涌动的爱

2010-06-27 10:58 作者:汉中仗剑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跟随者60多人的团队,泡在万头攒动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自然是要跟和着趋之若鹜、熙熙攘攘的逛世博会队伍,扎进游客的海洋里,在潮涌的洪流中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一点感动

其实,到了我这个年龄,基本上不太好奇不太追求不太探究了。可是,面对如此之多的游客发狂一般的东游西转,面对无数建造精美的场馆,面对数不清的新奇,满不在乎地把自己也融入到40多万人的海洋里之后,才发现,疯狂和激情会传染,既然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参观世博会的目的走到一起,那么,干吗非要冷静地把自己置身事外,冷眼观潮呢?

思想豁然开朗了,便也相随着大家的狂热欣然同往,走向世博园。园里两日的东奔西走,除了身体的疲惫不堪和意志的强烈考验之外,眼球时不时地被一辆辆手推车攫住,心生诸多的羡慕来。

——尽管,世博园一开始,就看到了关于手推车的负面新闻。这样的新闻被热捧,主要是源于本届上海世博会上位“特殊群体”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由于参观世博会的人数太多,参观要长时间排队的缘故,上海世博会为老、弱、病、残等群体特意开放了一条不用排队的特殊通道。于是,巧借轮椅或婴儿车做道具的招数,成为某些不道德者出奇制胜地法宝。一些报道说,某轮椅上的老者竟有9名亲属一起陪同参观,并全部要求走绿色通道;有报道还说,某外国馆在数不清的手推车道具的压力下,万般无奈地挂起了关闭了绿色通道“免战牌”;更有个别报道说,一些外国馆甚至对国人的道德观产生了质疑,一些不法商贩还巧打世博牌,干起了出租轮椅的行当……。

这样汗牛塞栋的负面报道事件,我相信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当你面对那一辆辆擦肩而过的婴儿车旁年轻爸的自信、年轻妈妈的从容的时候,当你亲眼目睹那一辆辆轮椅上的老者慈祥的笑容的时候,当你看见那一对对相濡以沫的老两口掏出老年证的从容不迫和理直气壮的时候,当你的眼睛掠过外国馆绿色通道上工作的长鼻子、白头发的彬彬有礼和一视同仁的时候,……那思绪就在脑海里翻飞、雀跃,那感动就跃然停留在手中的相机,那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不由得让人想起类似的情况:

我亲朋友,什么时候,我们这个国度中最弱势的老、幼、病、残能得到如此旁若无人的贵宾般的礼遇?什么时候你,你老家农村那80高龄的父亲母亲被谁当做过哪怕是一次尊贵的客人?什么时候你见过街头的残疾同胞被民众礼让三先?又什么时候你怀抱婴孩的时候被尊尊敬敬的让过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由是,我痛恨某些缺乏新闻立场、甚至价值观扭曲了的蹩脚记者。他们炮制新闻的手段和做派,不是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出发,不是从最基本民众的生活本源出发,甚至更不是从和谐社会的构建出发,一味地剑走偏锋,发疯似的学习国外“人咬狗”式新闻,声嘶力竭地肆意制造勾引读者眼球的噱头,把国民性引向社会更多的阴暗面。

无数的手推车,无拘无束的游走和穿梭于世博园的旮旮旯旯儿,响雷般地宣誓着爱的复苏。这一切,也许是遵循国际惯例的原因,也许是本届上海世博园组委会的人性化管理的结果,世博园中那一辆辆手推车被享受了莫大的礼遇,被一双手数不清的眼睛嫉妒着轻盈进入各式各样的场馆尽情欣赏美好,在一队队长龙队伍中的人群注目礼中尽情享受这特定的资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间真爱。

当我站在几十米距离的场馆外汗流浃背地转着圈排队等候的时候,我甚至主动邀请身后排队疲惫并喋喋不休的老者站在我的前面,我更甚至大胆地怂恿身边的那二位尚不够70岁的老两口“偷奸耍滑”钻过栏杆走个把捷径。

排队,是文明的体现;不排队,更是超越文明的展现。日客流量超过40万的世博园,无疑是一幅民间世相百态图,它真实地描绘和勾勒出了人间万象。上海世博会回来一周了,心里还在想着婴儿车旁年轻父母脸上荡漾的甜美,还在想着轮椅上老者的安闲,还在想着持老年证老人气定神闲,还在想着那些高鼻子、白头发们弯腰行礼的标准姿势和笑容可掬的眼睛……。

上海世博会,给中国的子女们了一次抚慰父爱母爱的机会,给了中国年轻的父亲母亲们一次展示亲情柔情的机会,给了中国残疾人们一次感受公平、享受被爱的机会,更给了中国国民一次学会尊重、学懂关爱、学习爱人的机会。

逛上海世博会,我没有更多时间参观那些热门场馆,我也没有机会获得更多护照纪念图章;可是,我体会到爱,也不惟是最大收获。

汉中仗剑2010-6-18草写

刘章建

陕西汉中241信箱

电话:0916——

汉中仗剑个人博客:http://lzj.blog.tianya.cn/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7242/

手推车,上海世博会里涌动的爱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