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关

2013-02-07 23:36 作者:难捱青春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中国人眼中恐怕没有什么比除夕、节来得更为重要的节日罢。

年关将近,各路人马,各显神通。从现如今节节攀升的春运客流量便可窥见一二,而每年这个时候往任何一个村子看,都是热热闹闹的,我所在的小城自然也不例外。大人们忙东忙西,蒸馒头,腌腊肉之类是一样不能落下的。而孩子呢,成天守候在自家的灶火旁,流着口水,等待着热乎乎的,又兼带弹性的馒头出炉。只是现如今年岁长了,少了几分少时的趣味罢。

说到馒头,就非得说说它的工序,小城人的智慧就在此间体现。做馒头繁杂之极是毋庸置疑的,若是赶不巧白白糟蹋面粉也是有可能的,这在庄稼人看来是要不得的。因而此时,所有的人都会屏气凝神,祈求面团发酵得刚好,孩子们此时也不敢闹腾。

当然,每每年关将近,小贩便是得意之时。他们来回穿梭的小城中,兜售着新奇的玩意儿,哪家孩子能忍住不买上一个呢?价钱是可以商量的,关键是图个新。孩子出了门,拿着新买的玩具倒也显得洋气,而女人们也由此产生了谈天的由头。

忙完这些事,年就真的近了。富足人家早早的就放起鞭炮,当然稍有些拮据的人家也不会落下,除夕春节也定会放上几响。我是生在南方的,在中国北方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一张红纸片,在老人们手中变着戏法似的展现出来,十二生肖之类的不在话下。南方呢,对联也是有的。老先生们拿出文房四宝,在大红纸上写下对来年的期望。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都充分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幸福便写在这里,写在悠久的民事习俗里,越发深沉,让人回味无穷。不禁让人想像多少年后的我们还会如此吗,我们还在乡土上度过年又一年吗?

家乡这一代,民俗也甚是繁琐,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祭祖了。在这一点上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若是触犯神灵或是先人来年就别想要好的收成,当然,在如今看来,多少有些愚昧,可这又有何关系,人们总会在虔诚的惦念中期盼先人的保佑,期盼来年有好的收成,这些希望倒也不为过。祭祖事项少不了男子的,父亲早早的就点上香,桌子抹的光亮,祭品摆得有模有样,其实样样都是要图新。祖母此时也闲不下来,口中念叨着这一年大大小小的不如意事,希望祖先给个启示,东拉西扯好半天。到了饷午,可口的饭菜也没到嘴,可急坏了我们这些孩子。于是孩子们个个都只能规规矩矩的祭拜祖宗,希望早些吃上桌上可口的饭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记忆中关于春联的倒是不少。我未成年之前,父亲身体还算硬朗,这些琐事都由他包揽,而我只需站在一旁,听父亲讲诉如何贴。当然多是些贴在什么方位,哪些是上联,哪些是下联,还有的就是这些对联的寓意。等到我成年了,父亲身体的境况大不如从前,这些事也不得劳烦父亲了,索性由我和大姐贴了。大姐的孩子就如同当年的我一样,跟着我们这些大人们后面,有板有眼的聆听着教导。后来爷爷离去,在家乡在一代三年内是不得贴春联的,算是一种生者对故去之人永久的纪念罢,故而就缺失了三年的年记忆。

这些就是小城的年,大大小小的琐事,夹杂在一起,便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年关的魅力。随着年岁的增长才明白,原来在传统日渐凋零的现如今,人们更多需要的是年的滋养,那些久违的年的气息涤荡每个凡尘中的心灵,涤荡每一个躁动的心,每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年如同风向标,指引着我们走远。年如年迈的母亲,呼唤久久未归的我们,盼望我们回归到母亲的怀抱。母亲的怀抱啊,是多么的温暖啊。

一家人,围着炉火,酒也好,茶也罢,闲淡中谈天谈地,那是何等惬意啊。窗外月明,未归的人也在思念

年关,真近了,该回了罢。

小序:作此文,时值新春佳节,未归,心亦凉。也罢,偶抒思绪,以解愁肠。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7366/

年关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