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月十五放“老竿”

2013-01-27 19:17 作者:庸人自扰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正月十五放“老竿”

我的老家在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偏远小镇,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最热闹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周边十里八村的高手就陆续聚集在村后的打谷场忙碌起来,挖坑的挖坑、扎架子的扎架子的、扯钢丝的扯钢丝忙的不亦乐乎,有时还会因为抢占有利地形发生争持,当然最后都是以相互谦让而平息,毕竟谁胜谁负靠的不是地界,是真正的工夫——放老竿。

“放老竿”是当地的土话,其实就是放焰火,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它是借助特定的空间与轨道使焰火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尤其是加入了村际间比赛的成份使得其更加精彩纷呈。其实真正的较量从进入正月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以自然村和村民组为单位的小社团聚拢在一起精心设计这一年“老竿”的内容,一旦形成共识立刻付诸实施,他们要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运用到淋漓尽致。

首先把收集来的旧报纸根据事先设计内容搓成大小、容量、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的炮筒备用;接下来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配药工作,它是比赛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焰火的表现力就是通过药量的配给及不同的添加物来实现的,这可是个商业秘密幼,各种金属屑的用量和种类加进去,会产生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火花;然后是小心翼翼地配好的药填充到准备好的炮筒里,装上炮捻,这样动力和烟火部分就算完成了。下边将要艺术处理,村里的老艺人用纸扎、布缝、描绘等最原始的手工方法,把一个个传统的民间故事再现出来,当然也不乏创新杰作。让人叹为观止的环节是把焰火和故事模型科学地组合起来,为了表演出故事动态,控制好烟花旋转角度、行进速度,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须费思量的几何、动力问题,被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老艺人演绎的行如流水,凭的就是传统记忆执着

万事具备,就等十五那天搭好场地、太阳落山了。

天刚黑透,“管事的”燃起三颗“炮打灯”,象是战场上升起了信号弹,宣告表演开始。各场地同时展示出自己精心打造了多日作品。这边有“丰收喜乐”,象多米喏骨牌一样,喷火的收割机缓缓驶来,引燃滚滚麦浪;那边有“孙猴大闹蟠桃园”,孙悟空在火焰的助推下,上下翻滚着窜上大树摘桃子;西边是“天女散花”,身着七色彩衣的仙女,裙带飘飘沿着高高悬起的钢丝翩翩起舞,身后撒下片片银花,形成一道花的瀑布,如诗如画的场面让人醉眼迷离。东边是“二龙嘻珠”,只见两条喷着火舌的巨龙围着扎起的圆架盘旋,中间的绣球在火舌的催动下嘀溜飞转煞是有趣。“火焰山”、“宝莲灯”等精彩节目让人目不暇接。在场的人都显得异常亢奋,叫好之声不绝于耳,鼓乐喧天此起彼伏。最后优胜的标准就取决于那里聚集人最多,那里的鼓乐最响,获胜者披红带花,烟酒招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放老竿”虽然没有城市烟花礼炮的震撼与大气,却透着乡土的质朴与信念,那流传了多少代人的民俗、那带着土腥味的欢乐,让人陶醉!愿这古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2270/

正月十五放“老竿”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