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尼洋河

2013-01-06 21:39 作者:裆底熟鸡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尼洋河

从拉萨去林芝的国道两旁,绵延的山体上,竟然看不到一棵树,我诧异于造物主的吝啬,疑惑着想像里的反差。当看到路旁几棵弱不禁风的杨树,还用筒形的围墙呵护着,我恍然明白了,这里的环境对树的生长是何等的苛刻,心情便也沮丧了不少,因为在旅行中我一向把周边的植被和绿色当作风景来欣赏的,这一次眼睛却失落了。

寂寥的快要睡着时,却感到了呼吸愈来愈急促,同伴提醒我米拉山口到了,车子停在了山顶处。风飕飕的刮着,五颜六色的经幡随风狂舞,衬着远处的山,一动一静别有一番异域风韵。八月末的初秋,早已是厚衣裹身的旅人,还是感受到了这来自五千多米高原的寒意。

从山口再往前行便是一路下坡,行不多远便见一股涓涓细流淙淙而过,所流之处寸草不生。同行的藏民告知,上方不远处就是尼洋河的源头,往后的三百多公里路程,我们将和结伴而行。

果然,顺着河流而修的路在弯弯转转中为旅人添了不少情趣。清澈的水从洁净的砂石上静静的流过,不湍不急,闲散舒缓,偶而也见更细的几股山溪从坡上投入它的怀抱,相融后相拥着向前奔淌。等到水再大些,隐隐现出河流的雏形时,山的颜色已经鲜亮起来,那苔藓的绿染活了两岸,稀疏的灌木丛点缀着山坡,旅人的眼慢慢地亮了,心也渐渐地骚动起来。

江心里突兀着一块巨石,象一方带纽的四方印章,名曰:中流砥柱,涛声轰鸣,击浪如雪,在它的前后方,河面渐行渐宽了,河水愈流愈大了,尼洋河已长成了一条意气风发的少年河。极目远眺已看不到裸露的石头,层层叠叠的灌木缀满山坡,深深浅浅的丛林里更多的细流和小溪不断的汩汩而出,水多了,湍流着,喧哗着,水的颜色在阳光下泛着宝石般的绿,清澈的象孩童的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依山临江的工布江达县,幽静的象个世外桃园,尼洋河从城脚下迤逦而去。过了工布江达,尼洋河便进入了中游,也成了一条真正意义的河流。两岸层峦叠嶂的峰群,从山头到山脚布满了各种乔木,郁郁葱葱,苍苍茫茫。河床在峡谷里宽阔了许多,水流不再单一的挤在一块,平缓处分解成若干条,狭窄时又汇集在一起,就这样纠纠缠缠,分分合合后,在江心里便造出了许多沙洲和小绿岛,而每一处沙洲岸边总躺着一些枯木,想必是山洪咆哮时挟裏来的,耗尽了气力的枯木只是静静的躺着,任河水恣意的冲刷着,虽然静默无言,无言中却道尽了曾经的枝繁叶茂。从河岸到山脚的开阔处,金灿灿的青稞连方成片,成群结伙的藏民穿着赏心悦目的藏服,在秋阳下快乐的劳作,时有三五成群的牦牛徜徉在收割完的田间地头,慵懒而又散淡。

人们把林芝称为西藏的江南,没来之前,我是存有疑心的。及至到了下游,茂密的原生树林,丰富的植物,猜疑的念头早已跑的无影无踪了。远处,天上的白云和山顶的积雪厮磨着耳语,山腰的云雾和黛绿的树林缠绵着情话,原生态的美让人欲罢不能。更让人意外的是它的富庶,那是远超过印象中的西藏。藏民居大都建在风景优美的平谷地上,石质的墙体,看上去大气而又厚重,窗沿的上方用了很大的功夫雕饰出花样,再用五颜六色的图案构勒出来,藏韵藏味跃然墙上,更让人称奇的是它的屋顶,竞然是各种颜色的现代复合钢板,二者结合并不别扭,反而让人觉着古朴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雅鲁藏布江横贯南藏,在林芝下游的大峡谷拐了个急弯后,便浩浩荡荡的流向了印度洋。在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相汇的不远方山脚下,便是人们向往的八一镇,落日熔金时,薄暮烟蔼里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当疲态尽现的旅人急于卧榻休息时,,我意犹未尽地跑到了江边,感慨万千。也许是一见钟情,或许是一见如故,我已深深地喜欢上了尼洋河。一段不长的河流,从上游的不毛之地到下游的美丽富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物竟天择的奥秘,在这里演绎的出神入化,各个河段展露的不同魅力,变幻的迥异风景,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人生就像河流,从源头到归于大海,二者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生命当如河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43350/

尼洋河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