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母亲在远方

2012-05-14 10:48 作者:二戈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母亲在远方

陈 明 彦

直到现在,我都这样认为母亲从未离开我们,只是去了一次远方而已。那是一个天的黄昏,没有任何不祥征兆的黄昏。当我从学校赶回家哭喊着“妈—”时,母亲已无法开口说话,甚至连望我一下的眼神都没有了,她的手只是在我手里微微颤动了一下,算是对我的回答,算是对我的嘱咐,我的心顿时沉了下来又倏地被什么掏得空空……母亲就这样去了远方,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完全找不到了方向,留下我们一家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知所措。

母亲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能干、吃得苦,农忙季节常常起早贪黑地干活,自己从不叫一声苦。聪明,自己干农活懂得广种而避免了薄收,或请人帮忙时,用今天的话说是懂得统筹安排,做事力求省时高效。母亲的文化不高,书只念到小学三年级。要不是外公那一年突然病故不得不被迫辍学的话,母亲一直坚持认为她会成为那种年代乡村中并不多见的端“铁饭碗”的,我信!因为不善言辞的父亲每每向我们讲起母亲的能干来都会变得滔滔不绝:本是男人家干的整田、铧土、插秧、打谷活,你母亲照样能干得有模有样。特别是修造新房屋那阵子,你母亲白天除要安排好来帮忙的两头三餐外,还要忙里偷闲不甘示弱地帮着我上山去砍那些可以做柱子、檀子、橼子等树抬拿回来。晚上,哪怕再深,她都还得做好第二天的活路安排后才睡。就这样忙活到新房子修造完工,连干活挺再行的我都快累垮了,你母亲却好像不觉得累似的,整天都笑盈盈把新房子的里外打扫了再打扫。父亲的原话告诉我们是这样说的:“新房修好了,你们的妈就像抱着初生时的你们一样欢喜得不得了了。”

母亲是个极好强的人,凡别人能做到的,她认为自己也该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她总觉得自己也能做到。不然的话,就辜负了自己的聪明!父亲说,她来到我家的第一年,就拆掉矮小破旧的木房子修了一栋三间的大五柱新房子,着实让全寨人刮目相看,暗地里不知羡慕了好多回。从我记事起,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对于筹划修建房屋,总是格外钟情。或许是因为在我们当地有出息的女子嫁到男方都要修房造屋的风俗吧,母亲是有出息的女子,当然不得例外,或许更多的是母亲与生俱来喜欢有成就感的缘故吧。在母亲看来,自己修的房屋不仅可以成为自己婚姻的见证,还可以成为自己子女们体会家的最有效最温馨的见证吧。因为家中的活计总是被母亲安排得井井有条,按她的安排总能保证一年的好收成,所以全家人是言听计从心甘情愿的。全家人在母亲的统率下,新屋换旧屋,大屋换小屋,我家现在已是有两栋并排的房屋了,仅算底层有八间,还不包括木屋楼上既可以住人又可以放物用的房间。每次回家,穿行在房里屋外,抚摸着那些门柱,总会想起母亲与父亲一起修房造屋的情景,泪水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一阵阵的悲苦涌上心头。

母亲的能干不仅得到一家上下的认可,更得到了全寨人的认可,来到我家的第二年,在父老乡亲地推荐下当上了一名中国农村里极不起眼的村官,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母亲敢想敢说敢做,还是村寨当时出了名的“热心肠”的人,族亲里红白喜事的应酬安排,伯叔们为地界上一棵树的纷争,村里婆媳间该谁来管家……不论事大事小,只要有人找上门来,母亲一律不知道拒绝,马上丢下手中的活计就跟着来人前去,从不考虑自己帮着做的大都是些劳心费神出力不讨好的事。母亲对谁都保持一份善良和热情,从家门口过路的陌生人,甚至是闹灾荒年代的乞丐,对他们的要求,母亲都是有求必应的,尽心尽力做到最好,还常常教育我们说:“出门在外,谁没有过三长两短的?多做好事也是积德”。母亲的举动,让我们一家人既高兴又担心,幸好母亲一生从未遇上那些走村串寨的利用农村人的老实善良来骗财骗物的骗子。或者是老天长眼,想让好心人的善举都遇不上坏的结果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最为激进的日子里,古老而偏僻的山寨里也变得不再安详宁静起来,个别暗怀鬼胎的大队干部开始用堂而皇之的理由找那些其实根本算不上“犯错误”人的麻烦,与人为善的母亲总是想方设法把原本是大队部里的机密全泄漏了出去,并且把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让那些不怀好意的计划一次又一次泡汤却无法知晓这其中原因。在此期间,我们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忠厚人家免遭了以前常遇的各种各样欺侮,连从不愿赞扬别人的爷爷也常在别人面前夸奖起母亲的种种能干来。即便是现在,村寨里还有不少人都记着母亲当年给他们的种种好情,当我走回村寨被别人认出我就是当年母亲开展工作常背着的那个儿子时,他们总会向我说起那时母亲做的一桩桩好事来,我便越来敬佩与怀念我的母亲,眼里又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在母亲做村官的生涯里,她当选为人大代表去了县城开会,在我看来是极为辉煌的,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时,我刚进初中,母亲开会回来便迫不及待眉飞色舞地向我们讲了去县城的种种见闻和那繁华而美丽的城市景象,并给我买回来一支我渴望已久的钢笔,叮嘱我要专门读书,说以后要是你能自己找机会去县城,见识家乡许多不曾有过的事物,那才叫自己有本事哩!从那一刻起,那远方的神奇就轻而易举占据了一个农家少年的全部心灵,我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凭自己的本事去远方看看。现在想想,正是母亲当年告诉了我,除了自己的村庄外还有别的更美好的地方之后,我就开始不断努力,勤奋读书,所以才去了比母亲知道的县城更远的地方。

母亲是急性子,凡事要求今天做到的,绝对不能挨明天去做。她最不愿见到的是我们做事慢慢腾腾的样子以及我们的不争气。每当我们一家人哪个做事无法达到她所提的要求时,她就会骂人,甚至会出手打人。作为儿女,在我们跨进学堂读书时,无一例外都得接受母亲在我们耳边不厌其烦地讲她读书的种种风光:什么考试次次拿全校第一啊,什么代她读高一个年级的姐姐完成做不出来的题啊,什么老师要求把新教的课文背诵后才准回家吃饭而其他同学只会哇哇大哭她却能轻轻松松背下来顺利回家啊……然后是不经意的一声叹息,然后是义正严辞地要我们专心读书,不然的话就该受罚挨打不得吃饭。她从来都是说到做到的,小时候顽皮的我们谁都领教过母亲惩罚的滋味,说,苦口婆心的说,若听不进去便骂;骂急了,她便不管手中拎的是什么家伙随手就劈头盖脸抡下来。这时候,家里人谁出面来担保都不行,哪怕是母亲的长辈,母亲总是一副铁铁石心肠的样子,从不管我们的嚎啕大哭。处罚之后,母亲常常是独自坐下来伤心欲绝的哭了起来,谁劝也无用,直到母亲自己想通不再哭为止。为了避免受罚,让家里洋溢着和平安宁,我们不得不把自己的聪明全都用在读书上。在我看来,我那时的用功并不全是怕受惩罚,只是母亲在知道我们读书不认真后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神情,惩罚我们之后那种深深的遗憾与自责,会让我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忐忑不安的,所以我勤奋刻苦。直到我参加了工作,端上了母亲认为不错的“铁饭碗”,并且从别人的嘴里得知我的工作能力还不赖不落于人后以后,母亲那习惯紧锁的眉头才渐渐舒展开来。每每与他人谈及我时,母亲常常是喜于形色的,或许是因为我让她看到了她过去自己心底深处之的实现,或许是因为我是家中最早读懂了她的良苦用心的子女吧。

常言说得好,做人要不甘平庸,才会有所作为。哪怕作为一名农村妇女,母亲是一定知道这道理的,母亲有许多关于她自己的和全家人的梦想,为早日能看到梦想的美好结果,她常常勤劳地干活,常常严厉地管教我们,总是试图带着我们一家人左奔右突去跨越深深浅浅的不幸与苦难,让全家人的生活在她的打理下,能够自在滋润起来。现在,在家干活的哥也有一门手艺并开始收徒,妹已有一份工作,兄弟一人读书无需太多的操心了。看到我们兄妹四人均已长大成人,母亲大概是太累了,竟没有等到体验她的子女们报答养育之恩的幸福去了远方,留给家人的是无休无止的哀愁……母亲在远方,又仿佛在眼前,母亲还在继续催促我们;在我们的前面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事等着去做……随着光阴流转,母亲永不向命运服输的坚韧和伟大在我们的记忆中愈加深刻鲜明。我想,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一定会比母亲生前想象中做得更出色!

您安息吧!远方的母亲,我们深爱的母亲!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34885/

母亲在远方的评论 (共 5 条)

  • 画笔
  • 健康
  • 赛飞
  • 雨馨
  • 惜缘
    惜缘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