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禅意待仙沟

2012-04-18 11:24 作者:书云间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禅意待仙沟

淑霞

嵩山无疑是厚重的,而待仙沟因禅宗少林,如江南般轻灵娉婷。

天色还早,于是去登山。山中落叶铺地,林木青翠欲滴,许多不知名的野花散落在地上,踩上去,心也变得柔软。山涧流泻着飞泉瀑布,落花在回溪里轻灵流转。拾一枚石子投入水中,看波光久久地荡漾。杏果、梅子正成熟,斑斓的叶,诱人的果,清脆的鸣,无言的蝉语,聚集着漫天的烟,在嵩山举行一场盛世的欢宴,令心底的寂寞也生花。

驻足在绿苔滋生的石径,看变幻的云彩流散,远处的山峰没入云霄,近处的山峦凝翠滴绿,悬崖石壁上的松柏,山谷幽壑的清溪,存在几百年的道观。置身在这样如梦般的雾蔼迷岚之中,怎能不惊叹造物者之神奇,该要何等的气韵,才能造就这万物的精灵纯粹?

在观赏和等待中,终于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赶赴音乐大典的禅乐,就像赶赴一场前世未了却的约定。夜晚的待仙谷,没有了市区的燥热,只有清爽静悠。在山谷之间,尘嚣之外,坐于蒲团,迎风看水,听禅赏武。当古琴曲《花流水》的旋律响起时,坐在蒲团上的我,只觉有一股清流水注入心田,生命中的大美,皆成禅意。

生命的华美,只有在沉静的时候才会呈现出岑寂的底色。风从耳过,滋长着妙不可言的闲情。流水过处,潺潺着无边无际的感怀。也许,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能搁歇脚步,让心灵得以轻松。

舒服地坐在蒲团上,以莲花的姿态,观赏大典,作悠长的怀想。

音乐大典以中岳嵩山为天然舞台,以峡谷为剧场,以禅宗文化和少林武术为底蕴,动静相宜,音画一体,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和谐意境。

山涧飞瀑、夜古刹、月照塔林、颂禅法会、溪山坐禅、少林拳棍、女童牧归等情景,披着自然的彩衣,舒展着细致的蓓蕾,诉说着世俗和禅的呓语。心在物外、意在风中,牧羊女舞动着另一种清雅的风情,天人合一的意境,表现出禅宗对自然的礼赞和对生命本体的终极关怀。澄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溢,剔透中渗着入骨的清凉。

关于山水,关于莲花,仿佛灵魂纠结了太多的情结。我的灵魂寄存期间,每个暗夜,遥望幽冥夜空,丰盈的心事就会渐渐地消瘦。想来,山水长存,莲荷终要残褪,人生终要谢幕。人生的忧伤就在于此,太轻难免虚浮,太沉了难免负重。待到老去,所有的一切都如烟如梦。每于此,心境总是悲欣交集。

我们坐定蒲团,随着音乐、灯光、舞蹈、功夫的奇妙变化,感受着清凉如水的禅意。当眼前耳边,今世界最先进的环绕立体声音响,与大自然的各种声响----水声、风声、林涛、虫鸣等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天籁般的禅韵。禅乐轻奏,禅意弥漫,青山无言地隐去,古典的桥梁横在山与水之间,穿过此桥,也许可以寻得一生的去处。寺庙隐于青山,神佛在头上,山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芬芳,如诗如梦的待仙沟,恍如蓬莱仙境,我在尘间沾染的浮躁归于沉静。

人在尘世行走,就会像倦鸟一样,想寻找属于可以栖息的巢穴。只是,空山空水,非岸非渡,离开了自然,哪里去寻找纯净的真实与永恒?而禅宗少林可以给你想要的梦,这个晚上你可以放下,可以休息,可以感悟,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峡谷里汲起一捧圣泉,洗涤灵魂的某个角落;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禅意里触到一丝清凉,平静心底的些许烦躁。一切都从容圆满,如同我们祈盼的人生境界。

在佛的祝福中,大典圆满结束。归去路是来时的路,无法结庐而居,不得皈依山水禅境。采一枝荷花,在烟锁的山径,不知归路,不知归期。

我只是嵩山无数行者中的一个,无须谁记得我是否来过,又是否走了。只是,待仙沟的禅意,让我忆起了前世丢失的梦,而今生,却还在梦里穿行。我只是想活的深刻些,希望生活得有点意义——可你我的人生可谈上有无意义?!我掸去发梢的那缕雨珠,沉凝片刻,不再回头。

就让我采集一丝禅意,封存在岁月深处。在山水之间堪举脆弱的生命之杯,哪怕红颜老去,哪怕美丽如秋草般荒芜,也要畅饮人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22063/

禅意待仙沟的评论 (共 4 条)

  • 叶落萧萧
  • 浅笔抒写
  • 惜缘
  • 辞情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