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不存在真实与否,只有后人的选择性解读——兼评“半部论语治天下”

2017-05-12 08:59 作者:荷戟彷徨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前几年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传话游戏,是悄悄对观众席横排第一人说一句话,要他原样传给第二人,再让第二人原样传给第三人,都是耳语,以防泄漏。就这样一直传到横排最后一人,最后一人把传给他的话大声说出来,再叫第一人把传出去的话也说出来——理论上说,两句话应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已经面目全非。不存在传话人故意瞎说的可能性。但这类游戏却都是面目全非的结果。

这是一种极有意义的现象。为什么主观上忠实地传话,结果却走样了呢?这是因为我们是人,不是录音机,我们没有原封不动反映对象的机械装置。人是具有思想和情感取向的,这种取向决定我们必然以选择性解读的方式来处理一切信息。这种选择性解读是下意识的,于是就造成了一种尴尬:我们虽然主观上想忠实于信息,但客观上却篡改了这个信息。篡改的方式是由思想和情感的取向性质所决定的。

这就是传话游戏的结果,总是前后两句话很不一致的根本原因。

由此推演开去,本文的标题“历史不存在真实与否,只有后人的选择性解读”就完全合乎实际了。如果说在传话游戏中,传出的第一句是“历史”,传化过程中这句话的变动就是后人的选择性解读。在游戏中,我们可以把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原话走样到什么程度,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后人的说法怎么去同实际发生的事实进行比较呢?这是无法做到的。大家都知道韩信钻过裤裆,但那是司马迁说给我们听的,谁也没看见。而司马迁也是听来的,他也没有看见。司马迁听到这个故事,觉得很有可能,就当事实记下来了。如此而已。韩信钻裤裆是不是事实,根本无法考证。不过也不需要考证,这件事只要对后人具有选择性解读的空间,就算是历史了。许多人把这件事解读为“心存大志,忍辱负重”的典范,也有人理解为毫无原则,没有英雄气概。各取所需,都行——这就是这件事的历史意义。韩信是不是真的钻过裤裆,既无从考证,也不重要。

因此,那些热衷于考据的学者,满脸灰尘地钻进故纸堆,一本正经地考证来考证去,愤愤不平地说这也不真,那也不实,其实是一脸呆相,充其量只是可笑的书呆子而已。大名鼎鼎的胡适就是这些人的一个代表。

我们现在了解的历史,西汉以前,不就是听一个叫做“司马迁”的人说的吗?西汉以后,不都是后代为前朝撰写的所谓正史吗?司马迁是人,不是电脑,他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取向,他的《史记》有自己的褒贬,反映的是司马迁对过去事情的选择性解读,绝非真实的历史。历朝历代有自己的政治需要,它们写出来的前朝历史必然要服务于自己的统治。举个例子,著名的玄武门之变,都认为是李建成和弟弟要害唐太宗李世民,而李世民反戈一击,不得不忍痛杀掉哥哥和弟弟。请注意,撰写这段历史的是李世民主义者,不是李建成的人。大家明明知道李建成杀李世民是不符合常理的:李建成是法定的太子,皇帝李渊也没有换太子的意思,李建成应该没有杀李世民的动机。倒是李世民有杀太子、以便取而代之的充分理由。但李世民的人所写的历史怎么可能说李世民是阴谋杀太子呢?历史撰写者必定以自己的标准对历史进行选择性解读,所以,历史反映的主要不是事实,而是撰写者的观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上面这些看法,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所引起的。曾经读到一篇文章,说某某历史专家经过考证,认为宋朝宰相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件事不符合事实。这位专家说,如果赵普真的说过这句话,正史里一定会有反映,但这句话最先出自元朝杂剧的一句台词,主要目的是抬高当时沦为“臭老九”的儒生,后世儒生借助这句话自我麻醉,自欺欺人。专家经过考证,认为赵普根本没有说过,完全是胡扯。

这位专家是胡适的又一个忠实学生,也属于不懂历史的所谓历史学家,一定要傻傻地考证出这句话是不是赵普说的。他也不想想,“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为什么会流传开去?从南宋起一直流传到现代,说明这句话本身符合人们的需要,人们需要对这句话进行选择性解读,这种解读,就是这句话的历史含义,至于赵普是不是真的说过,重要吗!

“半部论语治天下”,许多人的确把它作为推崇儒家经典的口号。请看,帮助赵匡胤搞定天下、又帮助赵光义无缝继位的赵普,尚且只读了半本《论语》,如果熟读全本,那还得了!

但还有另一种不同的选择性解读。我们先看看正史和野史是怎么说的。正史说:“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译文:赵普年轻时学习行政管理,很少学习四书五经,做宰相的时候,赵匡胤经常劝他多读书。赵普到晚年,一天到晚看书。每次回到家里,总是关好门窗,打开书箱拿出书来读,一读就是一整天,第二天处理政事,总是非常果断明快。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书箱,里面只有《论语》二十篇)。

那位专家认为是在胡说八道的南宋人罗大经又是怎么说的呢:宋太宗赵光义听人常说赵普除了《论语》,其他书都没读过,怎么有资格当宰相呢。赵光义就拿这个问题来问赵普,赵普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我所读的书,的确只有《论语》。过去我用半部论语帮你哥哥平定了天下,我现在再用另外半步论语能帮你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从正史中我们知道,第一,赵普是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主要策划者,为赵匡胤登基立下大功;他又证明了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第二,赵普的确除了《论语》,其他书读得不多,而且他读《论语》主要是年轻时为了教书。第三,当大官后他开始勤读书,但读的也只是《论语》。

野史告诉我们的是:有人认为赵普读书不多,没资格当大官;赵普回答:我连《论语》都没看全,但已经足以治国平天下,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呆子做得到吗!

其实野史与正史在理念上一脉相承,都承认两点:第一,赵普有做大事的超凡能力。第二,赵普读书不多,也不看重读书。

这两点说明什么?很简单,读书多少与干大事没有必然联系。但只知道读书、没有做事能力的书呆子们却要把两者联系起来,所以招来赵普的讥讽:“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读了半部《论语》,但我治理好了天下。你们读了全部,又读了其他独多经典,但都干了些什么呢!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要害,是指出书本知识必须为实践服务,这样的书本知识才是有用的。能用于实践的少量知识,远胜于仅滞留在大脑里的巨量知识。

于是,对这句话就有两种选择性解读,一是认为儒家经典十分伟大,是治理天下的葵花宝典,必须学习;二是认为任何书本知识,必须为实践服务,一定要搞清楚读书与做事孰重孰轻的关系。

这句话的生命力就在这里,仁者见仁,如果能帮助你解决一些疑惑,就是历史的贡献了,至于赵普是不是真的说过这句话,一点都不重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5273/

历史不存在真实与否,只有后人的选择性解读——兼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