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滋生谬误的思维方式

2017-04-09 09:48 作者:荷戟彷徨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人们在谈有可能实现、但毫无把握的事情的时候,往往说“在理论上”会怎样怎样。既然在实践上很悬,没有把握,那么强调“理论上”说得通,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思维方式绝非表明思维的严谨,究其实质,是一种滋生谬误的思想方式。

理论是实践的抽象概括,但人们遇到的问题却是具体的,实际的,不可能是抽象的。比如“找个女人上床”,你找的不可能是抽象的女人,你找的肯定是有一定高度、一定肤色、一定个性、一定相貌的具体的女人。拿着抽象理论去套实际问题,产生谬误是势所必然的。

粟裕能百战百胜,是拿着孙子兵法在指挥作战吗?他的学历是中学尚未毕业。黄埔军校的许多毕业生不仅孙子兵法倒背如流,还精通德国的军事理论,但为什么蒋介石哀叹道:黄伯涛,黄维,孙元良,邱清泉,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但都不如刘伯承、粟裕呀。这就是注重实践与停留在理论上的差别。

刘伯承说过一句话:“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五行是什么?就是敌情,我情,时间,地形,任务,一句话,就是真实的具体实际。每打一仗,要把具体情况摸得透透的,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才能打胜。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理论的具体化。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做到解决问题时从来不停留在“理论上”,而是注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其结果是一个又一个成就;但有些人却总是停留在“理论上”,当实际与理论相悖时,总是用理论去责难实际,结果当然是频遭挫折,一事无成。其实这与个人的道德素质关系不大,而与认识论意义上的思维方式关系密切。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曾经掀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个问题根本不应该大讨论,但当时整个社会在认识论上出现谬误,阻碍了历史发展,不澄清问题就无法前进。由此可见,顺应历史潮流的力量必定会抛弃产生谬误的这一思维方式。历史要前进,就要借助于不会停留与理论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人。

明朝首辅张居正在主持改革的半途,父亲死了。根据传统的礼仪,父母死了,当官的必须回家守丧三年。张居正明白,如果自己回家三年,改革只能半途而废,但不辞职,他将背负践踏礼教的骂名。万历皇帝也知道这点,眼看明朝正在扭转颓势,不能因为张居正的老子死了而重新跌入深谷。于是不让张居正辞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是许多人不干了。他们纷纷弹劾张居正。问题在于这些人不是改革的反对派,都是张居正改革的支持者。但他们认为,明朝中兴与维护礼教相比,后者更重要。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谬论就来自这种思维方式。皇帝对这些人发了脾气,下旨“廷杖”(公开打屁股),把这些人打得皮开肉绽,有的终身残废。其中有一个叫邹元标的年轻官员,看着前面的人上书弹劾遭到廷杖,还是决定上书弹劾自己崇拜的老师张居正。可见其道德境界“巍巍然也”。而且四十年后,由于廷杖而终生瘸腿的邹元标,第一个出面呼吁为张居正平反。他的行为堪称道德模范吧,但实际上只是个庸人。明明知道张居正去“丁忧”的话,改革必然终止,但还是觉得道德为上。有人会说,没你张居正明朝就不转了吗?事实还真是如此:张居正死后,明朝迅速跌入困境,万历皇帝挥霍掉了张居正10年改革带来的财富之后也死了,之后24年,明朝灭亡。

这就是能人与庸才的区别。能人的目标是解决具体问题,而要解决具体问题,必须抛开既有理论,掌握具体的“五行”而后决策。庸才也想解决问题,但却从过去的理论寻找解决的答案,结果必然是谬误百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8512/

滋生谬误的思维方式的评论 (共 4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鲁振中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