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乡的变迁--------过年

2017-02-09 16:52 作者:天涯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胡萝卜、咪咪甜,放到放到就过年”,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一句童谣,体现了小孩对过年的盼望。可在我的记忆里,故乡过年是从杀年猪开始的。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农村也就慢慢进入了农闲季节。至节气刚过,走在乡间小路上,经常就能听到猪撕心裂肺的嚎叫,其实在这个时候,老家就启动了过年的前奏曲——杀年猪。

说起杀猪过年,老家这个地方对这项过年内容相当重视。因为这相当于现在办年货的同时,还相当于我们工作中的年终考评。一个家是否殷实、过年准备是否充分、一年过得是否幸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过年猪的大小。老家有句俗话就是“杀猪过年,样样齐全”;如果哪家过年不杀猪,或者过年猪杀得小,不是因为家里穷,就是家里遇上了困难,这个年过得也就不会舒畅。

表现对杀猪过年的重视,还体现在过年猪的准备上。为了过年能杀一头又肥又壮的过年猪,家里在计划的时候,一般都会同时买上两头小猪一起喂养,然后根据猪的长势,选择骨骼大、能吃会睡的猪作为过年猪。对过年猪的喂养也绝对不会使用催肥饲料,经常用红苕、萝卜、青菜掺着玉米面、麦麸进行催肥。这样的过年猪膘更厚、肉更香。

杀年猪的日期,一般是从老黄历上选的。定了日子就要请杀猪师傅,还要通知父母到家吃杀猪饭。杀猪的那一天,

是繁忙的一天,也是开心的一天。先要挖一个土灶,放上一口大铁锅,加水烧开,然后配合师傅把猪杀了。接下来杀猪师傅会在猪后脚上割一个小口,对着小口吹气(后来改成了打气筒),一边吹,一边用木棒槌打猪的身子,使整个猪吹得气鼓鼓的,最后在烧开的水中褪去毛。剖开猪肚子,取出“肚里货”清洗好,把猪肉剁成一块一块的,杀年猪就结束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接下来的事就是父母要用最好的肉做成饭菜招待师傅和家人,把猪大肠、猪肝、猪肾、猪腰洗净,晾干、然后烟熏,过年用做“盆子菜”(相当于饭店就餐的凉菜);用小肠做成香肠,余下的肉放在一个大瓷缸里,用盐腌制七天,晾干、然后烟熏十几天,腊肉就做成了。

故乡的腊月,就是过年的筹备月。忙了一年的人们,首先得犒赏一下自己和家人,犒劳的方式就是过年的新衣服、新鞋子。以前经济条件差,商业落后,家里只能买上布料,请裁缝到家里做,那时的布料最便宜的是棉布、然后是的确良等化工布料,最好的是毛料,那时我们最好能穿上的确良料子,通常都是棉布衣服。后来商业发达一些了,就改成到集市上买。家境好的会给家里成员添置一套装、一套冬装,家境不好的就只会做冬装或有选择性的做。新鞋子家境好的就会买胶鞋,不好的就会自己家做布鞋。由于我家的姊妹多,新衣服、新鞋子首先得给哥哥、姐姐买,我只能穿哥淘汰下来的旧衣服,太小的时候有时也会把做剩下的布料给我拼凑一件衣服;新鞋子我只能穿母亲做的布鞋,我穿第一双买的胶鞋,那时我已经是十四岁的初中生了。那时的小孩容易满足,只要过年能穿上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子,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腊月还有两个重要的“节日”——腊八节和过小年。农村的腊月初八所吃的“腊八粥”和我们现在吃的腊八粥是不一样的,农村是就地取材,用糯米、花生、核桃仁加上腊肉做的,有时也加点白糖。老家对这个“节日”一点也不重视,农村版的“腊八粥”也不是年年都能吃上,再说这和平时吃饭也差不多,所以小孩们也没有什么期盼。

故乡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不是北方的腊月二十三。这是过年的预演,同时也吹响了过年准备的集结号,在这一天,家里会准备几个菜,也要“请祖先”回家过小年,饭菜比平时讲究得多,同时,有一个菜是必须的,那就是炖猪前腿吃,意味着跨入了过年的节奏。家里也开始忙了起来,要忙着大扫除,要把厨房、房顶、屋外都要清洁一遍,还要清洗床单被套、磨汤圆面、做豆腐等工作。同时也要上街置办些年货,其实也没有什么买的,就是买些调料、鞭炮、粉条、海带什么的,腊肉家里有、蔬菜家里种着。

大年三十的早上,往往都是在炮声中醒来,小时候的我一听到放鞭炮,就兴奋开了、就要起床出来玩,但母亲说是过年过节的,有些“孤魂野鬼”的在外面飘荡,小孩起早了容易撞见,就总不让自己下床,自己就坐在被窝里等天亮。

当母亲做好早饭,我们起床吃饭。因为上午比较忙,早饭一般都很简单,稀饭加一些咸菜,有时候吃点小汤圆。吃了早饭就忙开了,母亲每年都要油炸苏肉,年糕,还要煮上几大块肉,所炸食品第一锅自己是不能吃的,得让家里的老人先品尝后,才轮得上我们吃。

上午10点左右,就到了过晌午的时候,桌上会摆上几样油炸品,放点花生、切点香肠、瘦肉等,大家坐上桌吃点,有时候也会喝几口小酒,因为这不是正餐,大家吃得都不多,象征的味道更浓。

12点左右,各家就开始放鞭炮了,放鞭炮就意味着准备吃午饭了,放了鞭炮,先在桌上摆几样菜做供品,请去世的人“回家”过年,通常的做法就是在桌子下面或者桌子旁边烧点纸钱,再浇上一点酒,家里所有的男人站好,对着桌子,各作三个揖,就算请来过年了。然后把菜上齐,一家人就开始吃上了过年饭。在这些菜中有一个菜是必备的,那就是带猪尾巴的猪臂肉,象征一年结束了。一个猪尾巴会剁成几节,每个小孩都能分到一节吃。

大年三十的下午就是除旧迎新的时间,大人会安排小孩们洗头、换上新衣服、新鞋子后,小孩们就可以出去玩了,大人在家把脏衣服全洗了、在门上贴上对联和门神,然后把家里里外外再打扫一遍,最后把所有的垃圾堆成一堆,点上火烧了。传说是古代的“年”是一种凶猛的野兽,最怕鞭炮声和烟雾熏,所以过年家家都要放鞭炮,三十天下午家家都要烧一堆火熏“年”。同时大人也会炒点花生、玉米、大豆等,作为过年出去玩时吃的干粮。

吃了晚饭就该坐岁(守岁)了,但我们那儿没有电,也没有电视,大家坐在煤油灯边上,听父母讲一讲过年的来历,一些奇闻趣事,也就8点来钟就睡下了,压岁钱是初一早上给的,也不会多,几毛钱而已。

初一早上三、四点钟,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自己也在鞭炮声中早早的醒来等待天明;天蒙蒙亮,父亲就起来放鞭炮了,一般都会放四颗、六颗或十二颗,意味着“四季发财”“六六高升”“月月红”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图个吉利。母亲早起和好汤圆面,大家一起包汤圆、煮汤圆。农村的汤圆做得大,所以叫“大汤圆”,小孩最多吃两个就够了,汤圆里面的馅一般都是纯红糖,有时会加点炒香的花生米、有时也会放几分钱的硬币测新一年的运气。

吃了汤圆就要出去上坟“拜年”了。父亲会带上家里的男孩,一个坟一个坟的转,说是拜年,就是在祖坟前摆上一块刀头肉(也就是下第一刀的肉)、烧点纸钱,放几颗鞭炮,就算是跟祖先们拜年了。我家祖坟多,爷爷的爷爷的坟都在,离得也远,走一圈下来要一个多小时,一路上,大人会给小孩讲每座坟是谁,和我们是什么关系,讲一些他们所知道一些故事,其实自己对这些并不关心,只盼尽快结束后去玩。

上坟后其余的时间就是自己尽情玩耍的时间。很小的时候,每个村正月初一上午都会有一场演出,全村的人都前往观看,场地上就会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观。自己人矮,看不到,就会站到远地方或者爬到树上,有时候也只能听了。八十年代中期这项过年活动就消失了,大家就只能去公社、去火车站或者去集市上玩,回家时大家都会找点树丫拿回家,意味着“空手出门,抱柴(财)归家”。

正月初一的中午饭倒是简单了,一般都是青菜炒大年三十留下的冷干饭、热些剩菜,简简单单的就吃了。这样的饭菜含有“年年有余、四季常青”意思。

正月初一下午的活动,小时候热闹多了,以前会敲锣打鼓耍狮子、溜秧歌,从小就记得了“车车灯、幺姨妹……,还学会几句小曲“正月里来是新……”,那时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只感觉很热闹。现在看来,其实这就相当于北方的庙会,也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消失了,以后就变得冷冷清清的,大家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赌点小钱,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有的说过年就是打一场战争,这一点在老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就是走亲戚和迎接客人拜年。从初二去外婆家开始,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序幕,初二的早上,早早起来,用早炖好的后猪腿下面条,里面放点豌豆苗,这就是特定正月初二早餐,意味着新的一年要“行万里路”“长寿”。吃了早餐后,选一块大腊肉,用报纸包好,提着就去外婆家拜年了。在四川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皇帝不收拜年礼”,所以这块腊肉反正又要被还回来的,所以都会选择大一点的,看起体面一些。这一天,姨妈全家、所有的舅舅全家都会在外公、外婆家吃饭,也算是一种团圆了。

接下来的日子到正月十五,一个家主要的工作就是拜年和还拜了。自家是小辈的,先要去长辈家拜年;当长辈的又会抽时间来还拜年礼。我奶奶在世的时候,她的辈份比较高,差不多天天有来拜年的,家里也就离不开人做饭、招待客人;同时还要派人出去“还拜”。经常出现一家人分几个地方走亲戚,家里也经常有一桌、两桌客人吃饭。这种习俗,其实就是过年了,大家亲戚间相互走动。在农村,如果过生日和过年相互之间不走动了,也就意味着两家不会再来往了,亲戚关系就结束了。

元宵节的重头戏是晚上。白天吧,经过半个来月的走亲戚和迎接客人,都吃“油”到了,对吃都没有了多大的兴趣,大家简单吃一些,晚饭一般吃点汤圆,炒点小菜,吃了晚饭就出去玩了,因为晚上有月光,即使没有路灯的地方,也不影响出行。大家相约去一家玩牌、也有的漫山遍野的转、也有的相约几个人一起放孔明灯。玩到十点多钟,各自就散了,大然后有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偷青”,所谓的“偷青”就是在回家的时候,去别人的菜地里偷一点青菜回家。由于是传统民俗,这晚谁也不去捉,大家也就是象征性的偷点,然后用这偷来的青菜喂猪,说是猪吃了偷来的青菜,一年里会长得快,少生病。

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就过完了,一年的春耕也就开始了。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年的习俗没有多大的变化,形式就慢慢的变了。突然有一年,初一上午村里举办的演出没有了,耍狮子、溜秧歌也没有了……,玩扑克牌、川牌的人少了,麻将渐渐兴起来了。打着玩的渐渐少了,带点小赌的慢慢多了……。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过年就变成了外面人盼着回家,父母盼望着孩子归来。过年的时候,平时稍显冷清的农村,一下热闹多了,有人在外面挣了钱回来,买上高音喇叭,整天放着流行歌曲、早晚的鞭炮有事无事的放着、有时候晚上还能看上烟花了、麻将玩得也越来越大了……,一片热闹的景象。但亲戚间走动越来越少了,年轻人正月初三、四里又要外出打工,短暂的热闹很快被离愁所替代。传承世代的用腊肉拜年的习俗,人们也慢慢的改用糖、酒、礼品代替了。如果去那家拜年,临走时人家给你“压岁钱”,也就变相的告诉你,礼品收了,不会去你家还拜了。

再后来,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外出,有的整个家都外出打工了、小孩也越来越少了、有的过年不回家了、留下来的人也越来越老了,过年猪也喂养不出来了……,过年也就更显冷清了。年前很难再听见杀过年猪的声音、正月里也少了鞭炮声、亲戚朋友就是几位老人相互间走动,有的家已经做不出招待客人的饭菜了,出现了“推”掉拜年的现象(意思是今年做不出来饭,你们家就不要来拜年了)。即使有些年轻人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这时候的过年,也就意味着一日三餐,吃完了饭到处转山包……。

父亲去世后,母亲出来了,老家的房子空了、垮了,回故乡也就失去了落脚的地方。我有好几年没在故乡过年了。母亲年前回老家转了一趟,乡村里只有零星几老人和残疾人。年幼的小孩和父母,要么没有回家,要么直接在镇上、县城里买房子安家了。空荡的乡村,荒草丛生;年迈的老人,有的行动缓慢、有的走路需要拐杖的支撑,有的卧病在床……,庄稼是种不出来了、过年猪是喂不出来了、饭菜做出来也下不去了、拜年也走不动了、客人来了饭菜也做不出来了……,年货也就买了一点猪肉、粉条、海带。也不知道过年意味着什么。

远离故乡的我们,过年没有什么亲戚走动,饭菜和平时也差不多,吃了饭也不知道干什么好……。

流传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与生产节律紧密相连的中国春节,是聆听新年钟声、燃放烟花爆竹、享受"辞旧迎新"的时光;是体现春节的最大主题——"团圆",是珍惜在新旧交替的时光里,同根、同血缘的人们相聚在一起,枝叶相拥,根须相抱,温习往日的亲情,聚拢家庭的元气,美满祥和,享受其乐融融家庭亲情时光,可是现在,变得面目全非了……。

有的说现在的过年就是让老人开心、有的说现在的过年过的是一种文化、有的说现在过年就是过的一种亲情……,可我的故乡、也可以说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农村,过年体现出来的是没有了文化、老人的伤心和残缺的亲情……。也不知道明年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光景、也不知以后的春节会是啥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5643/

故乡的变迁--------过年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