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唠叨是精神折磨

2017-01-09 15:53 作者:素色光阴里的余香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生活唠叨的人不在少数,不论男女老少。

唠叨,是一种噪音,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种精神折磨,会让人烦不胜烦,要么与其争执,你说唠叨一句,他吵上十句;要么堵住耳朵跑开;要么充耳不闻,全当没听见。总之,起不到想要的效果。

为什么呢?从心理学上讲是一种“超限效应”,即如果一个人接受某种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超过了合理的限度,会让大脑感到疲惫,产生心理惰性,降低了人对语言的吸收率和主动接受程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既然唠叨没有效果,那有没有代替唠叨的办法呢?这里提供几个建议——

1、做事要放得开

比如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温室的花朵,不肯让孩子去经受一点风,吃一点苦头。比如孩子总是玩得太晚才睡,第二天起不了床,说了多次不听,那早上就不叫他,就让他上学迟到一次呗!或是一家人一起去朋友家或出去散步,有些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就规定时间,只等他几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不等了,自己开始出发了,让孩子在后面追赶上来吧!这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所以,把多次的唠叨换成你一次的“狠心”,把不放心的提醒换成坚决的行动,往往效果会更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语言尽量多样化

当某事没有被做好,或做完后有缺憾,确实需要一些人的提醒和说教时,提醒的语言要注意富于变化,要丰富多样,不能总是单调的那几句翻来覆去地重复。比如,孩子总是丢三拉四,把书包里的书本拉下,没带到学校。这时不止“你不要忘记带××书”一种,可以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没带上?”或者抓孩子表现好的地方,表扬孩子:“你以为你今天又没带上书呢,看来你记性很好的。”等等,或者可以在书包上给孩子留张字条,上面写上提醒孩子带上书。

3、话要适可而止,多说无益

话不要多说,说一二遍就够。语气要坚决,声音要洪亮,点到为止,如果效果不好,就采取行动,或者后果让他自负。比如说我们单位的主管,我们部门一共有二十多个人,其中有4个组长,每天开会时他会反复告诉4个组长工作应该怎样去做,应该怎样管理手下的员工,经常拿某个同事打比喻来反复告诫某事,10分钟的内部会议能开半个多小时。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主管人不错,平易近人,没有什么官架子,私下里还经常和同事们开玩笑。可时间长了以后大家都发现主管太唠叨了,一件事反复要说三遍甚至以上,工作上不是很急的事偶尔会有些拖拉和忘记,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错误主管都会以三番五次的“教育”原谅没有处罚。慢慢地不少同事的懒惰行为都表现出来了,因为大家都明显的感觉到有些事能拖则拖,反正主管只动嘴不动手的唠叨。俗话说的好“事不过三”,无论大事小事,该怎么样处理就要立即处理,拖拖拉拉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拖到最后还要去办,一个是拖到最后不了了之。如果是可办不可办的事那就直接不要办,如果是一定要办的事不如一开始就利利索索的完成。

4、要注意形式的灵活多样

提醒和警示并不是只有语言一种方法。也可以是表情提醒,用沉默,用眼睛表示你的愤怒,有时沉默比语言的重复更有震慑力。比如公司某个同事总是乱扔吃剩的果皮,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多次提醒也不管用,于是便用手指着果皮,示意他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也可以是书信教育,即用书面语言来表达你的看法和意愿,通过写邮件的方式来提醒告诫该怎么做,或可以是旁敲侧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0318/

唠叨是精神折磨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