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聆听于丹

2016-12-03 16:01 作者:马踏飞燕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聆 听 于 丹

唐克文

对于于丹的仰慕由来已久:她的文章蹙金结绣、流水行云,她的演讲妙语连珠、回肠荡气,她的气质蕙质兰心、冠压群芳。听说她来合肥做国学演讲,我急切地奔她而去,做了一回“追星族”。

千人的会议大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静候着大师的文化洗礼。

认识于丹,是她《百家讲坛》的开讲,《论语》里的思想在她的解读下,触手可摸;追寻于丹,是她用一本本著作烹制的饕餮大餐,不忍弃口。我总在想,有机会聆听一次于丹,人生就多了的一次幸事。

由于会前带着学生小记者采访于丹耽搁了,只能坐在最后一排。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她的气场,足使每个角落的人感到大师近在咫尺,唯能屏气凝神,捕捉她的每个字符,任凭思想的薪禾交她点燃,任凭心田敞露交她滋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今天,于丹教授讲的是国学教育的话题。一名学生请假要去陪病重的姥姥,班主任不准假,并告诉他,一切让位高考,为高考要置生死于度外。于丹老师从一个案例开讲,剖析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而国学就是价值观的教育,语文老师要用国学进行价值的启蒙和引领。演讲结构闪烁着逻辑之美,就像大厅天花板上悬挂的一盏盏吊灯,一片片水晶被经纬线串成绽放的金玲花,璀璨夺目,美轮美奂。

讲到国学里的价值观,于老师引“经”据典,谈古论今。“经”文随手拈来,今事巧妙印证。推进国学教育,就是要“滋润古今文化,培育天地人格”。这“天地人格”正如《易经》所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季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样我们就能顶天立地,一生光明,顺应自然,心存敬畏。于丹以她丰厚的学养,对经典进行大众化的普及,深奥的内容通俗化,生活的事实哲理化。

和于老师所言对照,我们真的愧为人师。过去,星期天,沏上一壶茶,坐在书桌旁,捧着圣贤的书,和智者对话,让阳光洒进来,让心灵放飞。几何时,我们“教书”不读书,“育人”不育己,烟圈绕着酒瓶转,为应酬奔波,为待遇忙碌。一个教育单位,写匿名信,网络发泄,为蝇头小利不顾感情,拿哈哈镜照人,相互倾轧,戾气横生,好端端的学校折腾得人人自危。俗话说,天老大,地老二,自己是老三,可现在比天大,比地大,自己就 是老大。不说“天地人格”,就是基本人格都丢了。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年启功先生为北师大题写的校训,对学于斯教于斯的于丹来说,满满的骄傲和自豪,对我们这些搞教育的,应该是镌刻在心头的座右铭。

一席话引起人强烈的内省,仿佛深寺钟声,回荡山林,每一株草木聆听,拔节生长。

我回过神来,跟上于丹老师的布道——

她讲到语文老师是价值教育的启蒙者和引领者时,和我们分享了她和她的语文老师的故事

初中时,她遇见的语文老师来自北大,因为是科代表,得到了老师的青睐。老师把她叫到家里,对她说,老师有个愿望,亲手把她送到中文系。对语文老师的敬仰,让她有了学中文的念头。高中时,她考上了北京四中,语文老师高兴又遗憾,遗憾的是他不能亲自为她圆了。后来高中的语文老师又坚定了她研究古典文学梦想。若干年后,在初中的语文老师病危时,于老师带着中文研究生的通知书去送她,那位老师艰难地竖起大拇指,欣慰地离开了人世。

于丹教授在叙说两位语文老师的故事时,几次忍不住落泪。我的眼圈也红了。

我想起了我教过的学生中,有喜欢写作的,有喜欢动漫的,有喜欢武术的。可是为了高考,我亲手扼杀孩子们的兴趣。填志愿时,有的想报考师范,我又以“不是好选择”来劝导,用市侩的价值观来评判。

于丹老师告诉我们,以儒家的态度完成人与社会关系的奠定,以道家态度完成人与自然秩序的宽容,以释家态度完成人与自我的内心的反省,让生命绽放光华。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除了掌声,台下鸦雀无声,连会场里的服务员也站立四周,专注听讲,他们的神情,未曾见到过。

安静是对演讲者气场的最好的诠释,安静是对文化的最崇高的敬畏,安静也是聆听者最高境界的共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1998/

聆听于丹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