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词明心志,以笔绘人生

2016-07-02 10:45 作者:平安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诗词明心志,以笔绘人生

——读盛军老师的诗词有感

文/平安

一个文友将我拉进了“兴安湖诗社”和“诗社吟园”两个群。第一次打开便震惊了。上百名诗词好者齐聚一堂,在这里吟诗作对,共同探讨诗词的写作,用自己的笔书写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书写对今天小康生活感恩,互相鼓励,争先恐后地写着同题诗词。我不禁惊叹:在物欲横流的时期,还有这样一方净土,大家不为名不为利,一心探讨写作,神圣啊!从那一刻起,我便时时浏览之。这时候,我有一个发现,有一个叫笑翁的人,每天都会有几首甚至十几首诗词刊发,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赞叹不已。于是,我加他好友,闲谈中得知,他就是著名的老作家诗人盛军老人。

“盛军”这个名字,在伊,黑龙江乃至全国都是闻名的。

认识这个名字,还是在小学生时代。那时候,报刊极少,父亲为我们几个孩子订阅了《伊春日报》,学习之余,我们发现,报纸副刊“向阳林”的始作俑者叫盛军,他不仅指导编辑,还自己写诗写词。他的诗词我们天天背诵,而且还仿写。七岁那年,就是看到盛老的诗后产生了灵感,写下了四句“顺口溜”:“七一到,大家笑,歌唱党,我们跳。”我也常常把盛老的诗句引入我的作文里,为我的作文增加了无限的光彩,老师每篇都当做范文,拿到班级读给大家听,还贴到墙上,让同学们欣赏。同学们都十分羡慕我,称我为“才女”。所以,我一直感谢盛老,虽然从未谋面,但在我心里,早把盛老当做我的恩师益友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几十年过去了,不想,能在这方净土上相遇,我激动不已,更主要的是,盛老笔耕不辍,依旧这般活跃,叫我盛赞的同时,自愧不如。

盛老是一位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伊春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伊春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党旗颂》《军旗飘飘》特邀编委,部队大功三等功荣立者,通令嘉奖获得者,还是0949部队第四届党代表大会代表。1931年10月出生,1947年9月参加革命部队,经历三年解放战争,从松花江战斗到广西十万大山。解放战争的枪炮声沉寂不久,他作为首批出国作战部队的指战员之一,全程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1964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工会干部等。盛老从1947年在部队团的油印小报刊载第一首诗,1956年诗歌作品刊登在《解放军报》开始,他一发不可收。他的业绩相继编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当代优秀领导人物志》、《中国军魂.最美军人风采》、《军旅骄子》、《党旗颂》等大型辞书和中国人民银行离退休干部局《工作通》上。去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他又荣获《抗战诗钞》编委会授予的优秀诗词家称号。

如此高的荣誉,并没有让他骄傲,更没有让盛老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相反,他更加勤奋,八十多岁高龄,每天勤奋写作,他把这些荣誉当做约束自己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的尺度,严格要求自己。正是这样的境界,才使得他写出那么多高标准高境界的作品来。

盛老的作品给我的印象很深很深,盛老在我的心里,是一位高大的完美的充满正能量的老人,老党员,是一位优秀的、成绩斐然的老作家老干部。读他的诗词,我有这样的感受。

一,弘扬主旋律,讴歌正能量

盛老是一名党员,他时时刻刻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把入党誓词倾注于笔端,“我以我情歌颂党,我以我笔赞中华”。或许高尚的精神境界使然,他的眼里看到的慢慢都是正能量。祖国的每一个变化,大的也好,小的也好,他全部都能捕捉到。捕捉到了就能立时变成诗行,展示于众人面前。今年是建党95周年纪念日。从五月份开始,盛老就一首接一首地写着,歌颂党的丰功伟绩。

“高高兴兴每一天,欢欢喜喜写诗篇,年年岁岁铭党恩,坦坦荡荡颐天年。潇潇洒洒度时日,殷殷实实步履坚。风风火火夕阳灿,平平静静登书山。”

这首诗,采用叠词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志。欢快的节奏,乐观的精神,溢于字里行间。乍一看,好像是写自己是怎样颐养天年的,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盛老的心志是要“年年岁岁铭党恩”啊!他写诗篇,他登书山,他潇洒度日,都为了报答党的恩啊!

这种情怀,假如不是一名老党员,一名不忘自己的入党誓词。如果他不是一名最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振兴中国”的老作家,怎会写出这样的诗词?

今年五月,习主席到伊春视察,到林区百姓热炕头上坐了坐,和普通百姓握了手。盛老看到照片后立即写下一首诗。诗曰:“习主席的手

是描绘蓝图的手

指引康庄大道的手

是驾驭航船的手,

是执掌乾坤的手

是威慑权霸威震鬼魅的手

我们多么渴望握握这双手

你在主席近身握过这双手

我在镜中握过这双手

远与近

虚与实

都一样

主席有个爱

我们有个情

折射在心里头

主席这双手

牵着我们往金山银山上走

让我们从板夹泥低矮房

移居大厦高楼

让我们就地探宝

林区发展

科学致富

巧手绘春秋

生态是富源

青山绿水为我求

浩瀚林海

大世界

晶莹华

璀璨五洲

啊,伊春百万人民

握紧主席的这双手

让八百万小兴安岭焕发第二青春

给全世界一个光环

传递大美的镜头。”

凡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诗中的情所打动。诗歌以磅礴的气势赞扬了习主席的这双手,立意高远,气势宏伟,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握这双手,这双手能“牵着我们往金山银山走”,诗人展望未来,看到了习主席将指引伊春人民,从板夹泥的低矮房直接奔小康,读了诗人的这首诗,每个人都会信心满满,都会受到感染,都会渴望去握一握这双手。试想,如果不是热爱党热爱祖国心系国家未来的人,怎能为主席的到来如此兴奋,怎会看得如此高远?

像这样的诗还有很多很多,诗人就是这样,带着一份感恩的心报恩的情歌颂党歌颂祖国,让广大读者产生共鸣。

二,和诗补缺陷,笔勤育新人

翻阅盛老的诗词,你会看到,盛老有很多诗词都是“和”别人的诗词或者读别人的诗词有感而作。这样的诗词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盛老的这类诗词,有如下特点。

首先,盛老以谦虚的姿态盛赞年轻人的诗词,委婉地鼓励年轻人去释放“正能量”。

“我第一眼就看到

你的泪目在放大

把贴身小衫湿透

思绪,让岁月牵动

在跟云走

在高处

追思,回首

重现幸福童年

向你传温递暖的大手

像天一样大

像地一样宽广的肩膀

你撒娇

那释爱的双肩

成了你欢乐之舟

在上学路上

他常是你遮荫避的大伞

任它汗水怎么滴怎么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为你思索过多少昼

苦皱眉头

你有了心头肉

掌上明珠

是他第二次再就业

送走了春

迎来了夏

把余热奉献给秋

老天爷

怎么这样不公

阎王爷怎么这样无情

大树倒了

父亲远行了

一年一度这一天

为他奉上美餐

斟上几杯酒

捧上几束鲜花

更有女儿的泪

如同弯弯的小河

一样流”

这首诗是盛老和一个叫紫云的年轻作者的诗。全诗的前半部分,夸赞原作者对父亲浓浓的情,后半部分,不露痕迹地在暗示原诗人要顺老人,老人走了,但作为孩子应该记得,在他的祭日时,去看看他,因为父亲是“你遮蔽风雨的大伞”。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但在盛老看来,这是阎王爷的无情,作为孩子,老人走了,这是远行,我们不仅要流下记忆的泪滴,还要送上美酒与鲜花,因为他是父亲啊!他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必须孝顺他。看到这里,读者都会有一个共鸣:那就是:百善孝为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个家,没他们就没有家,就像没有天就没有地一样。这个孝的主题,潜移默化地在读者的心田上开花结果。

其次,盛老借助别人的诗产生联想,抒发自己的感情

”《读冰冰「一米阳光」兼献父亲节》:“一米阳光

不觉得近

两米十米阳光

不觉得远

阳光,让我追忆从前

阳光,照亮我们近身

镜头:由远及近

69年前

在阳光照射下

我胸佩大红花

在千名师生的簇拥下

走出校门

登上从戎的列车

今天在阳光的灿烂下

我手捧军功章上的荣耀

在过八望的人生里程上

大写快意人生

走在喜迎“双百”的道路上

正是这不远不近的阳光

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

美妙和神奇

更享受着人生的花期四季

晨旭晚照

都入眼中

风雨彩虹

都入心底

阳光下

从前的从前

我曾是祖辈父辈的孙子

阳光下

今天的今天

我成为子孙的父辈祖辈

阳光——党啊

党啊——阳光

在嘹亮的东方红歌声中

我一步一步跨越

人生苦短

道路漫长

牢记宗旨

做个好党员

不辱使命

做个好公仆

融入社会

做个好公民

足矣!足矣!足矣!”

盛老看到青年作者冰冰的诗《一米阳光》立即产生联想,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读后感”诗。当你拜读后,你会发现,盛老由一米阳光爆发自己的情感,联想到自己的军旅生活,联想到自己80岁的时候还能用自己的笔大写快意人生,在迎接双百的大道上,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更主要的是,诗人不忘歌颂党,不忘正能量,诗人大声抒发:阳光,党啊,党啊,阳光,80多岁高龄的老人还在告诫自己,“牢记宗旨,做个好党员,不辱使命,做个好公仆,融入社会,做个好公民,足矣,足矣,足矣!”是啊,盛老觉得自己做到这些足矣!回过头想想,一个人的一生,是否能做到这样?盛老的足矣正是我们的不足。几句诗,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泰山般的高标,让那些在官位却不知其该怎样做公仆的党员失去了分量啊!

再次,盛老还用诗的形式,去帮助青年作者写评论。我的诗常在头条上发表,盛老是看到了必读,读了必写,他为了更好地鼓励我写作,让更多的人关注我,就用诗的形式为我写评论,无论他自己怎样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来写。

“人固有爱,而心宽如海,多少付出,都在所不怠,尧天舜日因有爱,而阳光四季,晨旭温照,缤纷五彩,大地因有爱,滋生和乳育万物,敞开母亲的胸怀,千花百草,因有爱,不计回报,只求出彩,平安因有爱,耕耘不止,乐此不疲,总是时不我待……”

这是评论吗?这是用心血和汗水抒写人间大美大爱;这是诗吗?这是座右铭,是用诗行来激励所有诗人去博爱。一个人在读了别人的诗后,能开掘得如此深刻,写出这样金子般的语言,足见盛老的所思所想,足见盛老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足见盛老对别人的勉励,足见盛老对祖国的爱戴,对祖国河山的爱戴,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愿。这一切,哪一点不是正能量?那一句不是重如千斤?哪一点不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盛老的诗很多,如果都说说的话,恐怕十天十夜都说不完,此时的我,真恨笔拙词漏,才疏学浅,盛老在我心里的高大形象就像一座雕像,可我就是表达得不确切。无论我怎么想把话说透,去感染更多的人,就是做不到。

只待盛老的作品出版后,有幸欣赏到的人去体味其中的深意,去领略其中的主旨,去了解盛老的伟大人格吧!

快捷回复给:布衣天子

上一封 下一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9744/

诗词明心志,以笔绘人生的评论 (共 10 条)

  • 雪灵
  • 荷塘月色
  • 雨袂独舞
  • 心静如水
  • 歪才(卢凤山)
  • 12w
  • 大嘴乌鸦
  • 一鸣
  • 龑
  •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