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又到“5•12”

2016-05-10 11:02 作者:谈笑凯歌还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2008年天,省外办还在解放路上那处小院里办公,我也还在侨政处工作。日子平淡又重复。5月12日,午后两时半左右,才从走廊进到办公室,尚未坐下,看到椅子向后退,人也眩晕,楼内走廊、院子响起糟杂不安人声,愕然片刻,待奔到院内后,才意识到确是地震发生了。

那一刻,手机线路堵塞严重,人们都忙着相互问讯。就是和父母矛盾很深,不太来往的,也是如此。在中学住校的儿子来电话报平安兼关心,使我在惶恐中感到一缕温暖,孩子真是长大了!

稍后,得知震中是四川汶川,距西安有600公里时,心里宽松了些。根本想不到地震的伤害会那样巨大,灾区被压在倒塌建筑物下人们正经受着炼狱般的煎熬。

大量灾情消息、图片在网络上出现,是救援队伍进入灾区一两天后。特别是在学校,那一张张教学楼的废墟、塑料布下孩子们躺着的躯体、家长们目光绝望的照片,让人震撼。我的心像被画面中的水淋过一样冰冷。那些天,除忙工作,就是在网上关注灾区的消息,眼睛常湿润。

5月21日,新华网上一篇这样报道深深刺痛了我:

这是一张看不出来字迹的白纸。只有极其细心地将它朝着阳光,转向一个角度,才能发现上面的刻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不是用笔写出的字迹,而是用细木棍之类的东西划在纸上的——这似乎是一张留给家人的遗言。

在地震重灾区北川,在完全坍塌的主教学楼边,北川中学的老师拿出了这样一张纸,在场的人心照不宣,没有一个人开口问,为什么不用笔写啊。

写作这张便条时的场景,结合毁灭性的地震,几乎可以还原:作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没有笔,身负重伤或已知自己处于绝境,又想跟家人交代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便条”。

纸上划着:姜栋怀,高中一年级一班。妈妈对不起,愿你们一定走好。

老师随着我们的问话木然地点头:有这个人,男孩儿,条子是在停放遗体的地方找到的。

不敢再问了。

男记者们把目光转向别处,清清嗓子,用手背佯装推推鼻子;女记者捂着嘴,走开了......

那一,我不能入眠。身为人父,感同身受,我无法想象自己若失去孩子后的情景,郁积多日的情感像潮水破堤一样伴着泪水涌出,最终化作了下面的文字——为汶川失去孩子的父母们而作的一首诗

爸爸 妈妈 对不起 我去了高处

别在我破碎的躯体前再绝望地守候

那瓢泼的雨水是千万个家庭哭别的泪

你们扭曲的面容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爸爸 妈妈 对不起 我去了高处

漫天的星星彼此是那么的独孤

每时每刻我都在回望归家的路

无际的尘雾中处处是风凄雨苦

爸爸 妈妈 对不起 我去了高处

宁静了的故乡终亮起不眠灯火无数

我觅到了在风中你们那倚门伫立的单薄身影

挂着微笑 带着冀望 我们在中紧紧相拥

这首诗,5月26日,在国内最大的文学网站“起点”贴出一小时后,被编辑推到抗震救灾专版首页——“让我们流泪的文字”一栏,置前了好几天。也被一些网友转贴到自己的博客中,后还有人把它和地震期间《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等一些诗辑成最感动人的诗歌集锦。

汶川地震中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心,终生难忘。全省外事、侨务、友协系统在一个半月中,直接和间接接受的海内外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就达1亿元。在省内的抗震救灾和重建上,每个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让我们宽慰的是,地震中,没有一间侨爱学校的校舍倒塌。

五年过去了。时间改变了许多东西。省外办搬离了那座古色古香的小楼,我也换了处室,比以往要忙,白发增多。过去的文档,近日才有点时间清理,在一大堆文件和杂纸中,不经意瞥见了那首诗最初的手稿,纸已泛微黄,有些地方字迹斑驳,水痕依稀。

又到“5·12”了!鲜花开遍了原野,孩子们坟头的草也早都青了。他们永远定格在花样的年华,永远纯真善良。那无忧无虑的稚气面孔和格格的笑声,带给过父母和家人多少欢乐。这么多生命,这么多不幸,让十三亿人淌下滚滚热泪。在时间的流逝里,“5·12”从我们记忆中会渐渐淡去。但对孩子们的父母、亲人来说,他们的悲伤将永无止歇。孤独痛苦和无尽的思念,仍将继续刺痛他们未来漫长的日子。

蓦然觉得,经此“大难”,幸福的概念,在我心中有了新的认识。人生中,我们对幸福总有太多期望、太多追求,往往忽视了身边许多东西。它或许是周日早上醒来,一抹阳光落到枕边,躲在被窝里听妈妈在厨房里轻手轻脚地忙碌;或许是探亲回到自家那条老街,远远看见熟悉窗户的温暖灯光;或许是多年未见,头发都已斑白同学们相聚时童心大萌地尽情欢笑;或许是扶着步履蹒跚的父母在春日里散步,他们像孩子般依偎着你﹒﹒﹒﹒﹒﹒这平凡的点点滴滴,也或许只有当我们永远失去时,才能感受到它的甘甜、珍贵和美好,感受到什么是最可留恋的幸福。

五月的风,五月的阳光,五月的鲜花。在我们有生之年,“5·12”每年都会伴着它们出现。注意到这个日子时,留在心灵上的阴霾,还是会让我们感伤。冥冥中,天地间也仿佛总响着无声地叮嘱。

是啊,生命最为宝贵,我们留不住自己的光阴。要好好儿活,活好每一天!

(写于2013年5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7451/

又到“5•12”的评论 (共 8 条)

  • 襄阳游子
  • 雪灵
  • 心静如水
  • 潇潇
  • 风残炫舞
  • 老夫子(熊自洲)
  • 一路阳光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